为什么 吃桃子 会上火???

2025-02-01 06:34: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桃子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宜多吃,尤其在上火的时候。从中医的角度讲,桃肉性温热而味甘酸,有消积润肠、生津解渴的功效,但对于实热体质的人,吃桃子无疑是“火上浇油”。因此,如果有口干、咽喉痛、流鼻血等上火症状,最好少吃或者不吃桃子,以免加重上火症状。健康人每天食用桃子的量最好保持在半斤以下。
  桃子的营养价值
  桃子,性味平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果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它的铁含量为苹果和梨的4-6倍。桃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桃的含铁量较高,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理想辅助食物。
  一般人认为桃子并没有特别的营养价值,然而把没有争端或疾病的理想境界称为世外桃源,而古代的中国人更认为桃子具有延命的效果,而视其为仙药。而现在,也将桃子做为药方来使用。
  每100克桃子的可食部分中,能量为117.2-7.7千焦,约含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各种糖类10.7克,钙8毫克,磷20毫克,铁10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 60微克。维生素B1 30微克,维生素B2 20微克、维生素C6毫克、烟酸0.7毫克,另含多种维生素、苹果酸和柠檬酸等。
  桃子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而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含量较少,但是属于纤维成分的果胶颇多,其有整肠的功用。将桃子做为汉方药使用是由于蓓蕾中含有的配糖体,对于利尿或便秘颇具效果。而桃子的叶郡,据说可用来沐浴并可去除痱子。
  桃子的适用人群
  以下四类人最好少吃或不吃桃子:
  1、平时内热偏盛、易生疮疖的人,不宜多吃。
  2、最好不要给婴幼儿喂食桃子,因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婴幼儿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
  3、多病体虚的病人以及胃肠功能太弱的病人不宜食用,因为它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4、吃桃会引发过敏的人群,当然也要忍住诱惑啦。
  桃子的食用禁忌
  1、未成熟的桃子不能吃,否则会腹胀或生疖痈;
  2、即使是成熟的桃子,也不能吃得太多,太多会令人生热上火;
  3、烂桃切不可食用;
  4、是桃子忌与甲鱼同食;
  5、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时应少食桃子。
  桃子的正确吃法
  桃子最大的特征是在于其香味及甘味。如果要充分将此香味发挥出来,不应放在冰箱中。在干燥的冰箱中,会使桃子的甘味不断挥发,因此,应该把桃子存放在室温中即可。桃子的甘味来源并非果糖、因此不像其他水果会愈冷冻甘味愈强,而在30℃左右会产生较多的蔗糖。酸味也会随着温度而提高,因此存放在15℃-20℃时,能抑制酸味,但果糖仍会发生作用,而且会具有蔗糖的味道,因而最适当的方法是放在冰水中10-20分钟。

回答2:

桃子虽好,却不宜多吃。

中医认为桃子味甘性温,具有生津、润肠、活血、止喘的作用。桃子虽然具有通便的作用,但仅适用于老年体虚与肠燥便秘者。对于实热体质因上火而导致便秘的人,大量食用桃子后不但不会缓解,反而会“火上加油”。这是因为桃子性温,热性体质者食用后,会诱发或加重上火症状,因此,凡是受舌质红、舌苔黄、口干、口渴、便秘、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困扰的朋友,最好少吃或不吃桃子。

回答3:

多吃上火 作用: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的果肉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维生素C及大量的水分,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纤维化、肺不张、矽肺、肺结核等出现的干咳、咳血、慢性发热、盗汗等症,可起到养阴生津、补气润肺的保健作用。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

回答4:

这种说法有意思,在杭州的时候听说是这样,不过回沈阳以后又听说吃桃子降火,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回答5:

那就别吃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