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派别和风格(至少三个)

2024-12-20 04:59: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由有机主义建筑和理性(功能)主义建筑组成。
盛期的现代主义建筑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它主要由理性国际主义、粗野主义、典雅主义和有机功能主义四个流派组成。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一、产生原因:
1、 工业革命带来的建筑需求量和建筑类型增多。
2、 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新材料为现代建筑提供了物质基础。出现了钢筋混凝土,为建筑的高层和大跨度提高能够了可能。
3、 结构科学的发展,为建筑结构的多样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使建筑师能够有目的的去进行优良的结构设计。(埃菲尔铁塔)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观点:
1、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格罗皮乌斯说:“我们正处在全部生活发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最要紧的是跟上不断发展的潮流。”
2、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针对学院派建筑师轻视实用和经济问题。密斯•范•德•罗说:“必须满足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又说:“我们的实用性房屋值得称之为建筑,只要它们能以完善的功能真正反映所处的时代。”勒•柯布西耶则号召建筑师要从轮船、汽车和飞机的设计中得到启示:“一切都建立在合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3、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密斯•范•德•罗认为:“建造方法的工业化是当前建筑师和营造者的关键课题。”他一生不倦地探求钢和玻璃这两种材料的建筑特性。勒•柯布西耶则努力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4、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密斯•范•德•罗说:“在我们的建筑中使用已往时代的形式是没有出路的。即使有最高的艺术才能,这样去做也要失败。”格罗皮乌斯说:“我们不能再无尽无休地复古了。建筑不前进,就要死亡。”
5、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6、完全废弃建筑外附加的装饰,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就是“形式服从功能”。密斯•范•德•罗说“少就是多”。

三、W.格罗皮乌斯: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1883年5月18日生,1969年7月5日卒。
  格罗皮乌斯原籍德国,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52 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1、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展览会办公楼正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露出来。这些作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广为应用。上述两座建筑不仅提出了新的功能和表现出新的美学观点,并且说明功能和美观是同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分不开的。
  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
  2、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
欧洲传统建筑大多室内幽暗,阳光很少,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房屋有较大的窗户,有阳台。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屏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这些观点在格罗皮乌斯1929~1930年和H.沙龙等人共同设计的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40年代初和布劳耶 M.L.合作设计的美国匹兹堡的铝城住宅区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3、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

四、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富兰克•劳埃德•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也是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
  * 底层架空; 下设立柱,把地面留给行人
  * 屋顶花园;
  * 自由平面;
  * 横向的长窗;
* 自由立面。
萨伏伊别墅:
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由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
特点:
1、 简单的装饰风格--相对于之前人们常常使用的繁琐复杂的装饰方式而言的,其装饰可以说是非常的简单;
2、 纯粹的用色--建筑的外部装饰完全采用白色,这是一个代表新鲜的、纯粹的、简单和健康的颜色;(勒•柯布西耶曾在自己的一本书中这样写道)
3、 开放式的室内空间设计;
4、 专门对家具进行设计和制作;
5、动态的、非传统的空间组织形式--尤其使用螺旋形的楼梯和坡道来组织空间;
6、屋顶花园的设计--使用绘画和雕塑的表现技巧设计的屋顶花园;
7、车库的设计--特殊的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使得车库和建筑完美的结合,使汽车易于停放而又不会使车流和人流交叉;
8、雕塑化的设计--这是勒•柯布西耶常用的设计手法,这使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一种雕塑感。
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
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如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香教堂建成之时,即获得世界建筑界的广泛赞誉。它表现了勒氏后期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娴熟的驾驭体形的技艺和对光的处理能力。无论人们赞赏与否,都得承认勒•柯布西耶的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祈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五、密斯•凡•德罗
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1、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
2、 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3、 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
4、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这归功于他父亲对其技术的教导。虽然他从未受过正规的建筑学习,但他很小随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
5、 密斯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单元里面。由他所设计的郊外别墅、展厅、工厂、博物馆以及纪念碑等建筑均体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密斯也重新定义了墙壁、窗口、圆柱、桥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6、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现在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在芝加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之际,由他设计的湖滨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时代的建筑天才。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一直孤身呆在芝加哥公寓里从事设计工作。

六、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1867年6月8日,在威斯康星州的RichlandCenter出生;1959年4月9日,在亚利桑那州的Phoenix死去,享年91岁。他的父亲WilliamCaryWright是一个音乐家、传教士;他的母亲AnnaLloydJones来自一个位于威斯康星州的SpringGreen附近的威尔士家庭,是一个老师。
1893年开设事务所,直至去世,其间共设计出800余座建筑物,其中建成的约400处。1909年爱上一位顾客的妻子,与第一任妻室分居。同年赖特到欧洲与日本旅行,以躲避社会各界对其的指责。 1914年赖特情人与他的孩子在塔里埃森被意外的大火烧死。
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houseonthemesa)的梦想,悬空的楼板铆固在后面的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的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个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它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坐落在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流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有机设计
有机建筑
  建筑的结构、材料、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有机设计其实就是指的这个综合性、功能主义的含义。
  有机建筑提出六个原则,即:
  1)简练应该满足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2)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3)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他说:“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里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
  4)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
  5)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6)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有机建筑的观点并不是呆板的,而是充满了灵活性的方法。赖特曾经表示喜好用钢筋混凝土仿照植物的结构来设计建筑,结构中间是一个树干(trunk),深埋在地下,每层楼好像足在树干上长出来一样,层层加上,阳光从上至下穿过天窗进入室内,造成自然照明的感觉,日光与月光都有类似的效果。赖特称这为有机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