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点时间,我来详细回答下上面的提问。
亲子鉴定不存在相似度的说法。专业上,判断亲子关系的定量或者说统计学指标是父权指数或父权概率。前者属于统计学似然率概念,基于两种假设:
假设1:被检父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的可能
假设2:随机无关个体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的可能
父权指数=被检父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的可能性/随机无关个体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的可能性。根据检测的基因数据和群体频率资料,就可以计算出父权指数。
由于父权指数是一个相对数字,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根据统计学引入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父权概率,即被检父是孩子生父的概率有多大,以百分比表示。一般地,父权概率=父权指数/(父权指数+1)。专业上,一般要求父权指数达到10000,即父权概率达到99.99%才可以认定父权。相应的,如果从量化指标,父权概率小于0.01%即可排除父权。国内外一般以3个以上基因座违反遗传规律判定非父子关系。实际上,对于无血缘关系的2个人,通过检测15个以上STR基因座(单亲需要18个以上),能发现4个以上基因座违反遗传规律。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出现误差的可能,尤其在以下情况下更应慎重:1、仅检测15个STR基因座的单亲鉴定:因为缺乏生母信息,15个STR检测系统效率降低,目前业内大机构开始提倡至少检测18个STR基因座;2、被检父跟孩子生父有近亲属关系:这种情况正是需要解答楼主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被检父跟孩子生父有近亲属关系,那么他们存在较大机会有相同基因;如果恰好孩子生父把这个相同基因遗传给孩子,则表面上,被检父和孩子也有相同基因而符合父子关系的遗传规律,从而导致错误判断。请关注前面说的两种假设中的假设2,假设2是随机无关个体,这是对于一般案件普遍采用的假设。但对于被检父可能跟孩子生父有近亲属关系时,假设2则不适用。当然,通过检测更多基因座可以降低这种误判风险,但这类案件一般建议当事人都要进行检测。
从全基因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人和其他人的基因都不相同,包括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但是亲子鉴定检测的只是某些具有多态性的基因座而不目前也不可能是是全基因组,因此同卵双生双胞胎的STR分型数据一般是一样的,尚无不一样的报道。因此,对于被检父和生父是同卵双生双胞胎情况下,暂时还无法解决。对于非同卵双生的同胞,基于随机遗传的规律,是完全可以鉴定出来,只是可能需要检测较多基因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