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龄 (四至五天):全身都是黑色的,长约四五毫米。
2、二龄 (三至四天):蚕上半身为灰白色。
3、三龄( 四天):全身变为白色。
4、四龄(六天):身体灰白色,且体型变大变胖。
5、五龄( 七至九天):身体呈半透明状,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
扩展资料:
养蚕防病注意事项:
1、预防细菌病:首先选采桑叶,避免采摘虫粪污染的桑叶;其次要防止桑叶变质,不采露水桑,错开午间高温时段采桑,采桑做到轻采、松装、快运,采回的桑叶要倒出抖松,可上盖浸水的湿布,不要用塑料布密封。
2、预防中肠型脓病:对采取蚕棚地面育的蚕户,要控制好棚内湿度。地面尽量硬化,没有硬化的要全铺地膜,防止地面 “返潮”加深棚内湿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蚕
辨别蚕是几龄:
1龄:全身黑,长3-5毫米。
2龄:部分蚕上半身变成灰白色,尾部颜色变得淡一些。
3龄:全部白了。
4龄:胖了,长4-5厘米。
5龄:长到6-7厘米才能吐丝结茧,吐丝前便便会变成叶绿色,比较软,身体半透明,不怎么吃桑叶。
桑蚕以卵繁殖,蚕卵生产上又叫蚕种。蚕种的单位是张,按标准每张普通种的有效卵数达2.5万粒。经过催青处理后,刚孵化出来的幼虫,体色呈黑色或褐色,形态似蚂蚁,故称蚁蚕,幼虫经过五个龄期,四个眠期,就吐丝结茧。蚁蚕经过吃桑叶不断生长,蚕的角质皮肤伸展性小,妨碍其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必须脱去旧皮,换上新皮,其过程叫“蜕皮”。在“蜕皮”期间,不吃不动叫做“眠”。刚脱皮的蚕称起蚕或眠起。眠是划分蚕龄期的界限。蚕虫每眠一次就生长一个龄期,孵化后经过吃桑到一眠称一龄,第一次蜕皮经过吃桑叶到二眠称二龄,依此类推。
第四次蜕皮到熟蚕称为五龄。蚕发育到五龄末期逐渐停止食桑,排出绿色软粪,蚕体缩小微黄且稍呈透明,头部左右摆动吐丝缕,称熟蚕。通常在生产上把1-3龄的蚕虫称为小蚕,4-5龄称为大蚕。蚕虫在桑叶正常供给和标准温度下饲养,一般蚕期经过20-25天。
一零大约是三毫米,二零差不多,有的是二厘米,有的时候是二厘米多一点,三零是3.5,四零,四厘米,五零最多七厘米,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