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江苏教育出版社}

2024-12-04 17:06: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是苏教版的吧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复习提纲(一)第10章第3节——第13章
(请在图上自行标出相应的结构名称)

第10章 人体内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1、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系统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
鼻腔:清洁、温暖、湿润(比口呼吸好);
咽:空气、食物的共同通道—“交叉路口”(吃饭不要大声说笑)
喉:仅是空气通道,声带位于喉
气管、支气管:“痰”形成场所
2、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每个肺泡外面缠绕许多毛细血管
3、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
与呼吸运动有关的肌肉:肋间肌和膈肌
肋间肌 肋骨 膈肌 膈顶部 胸廓 肺
吸气 收缩 向上向外 收缩 下降 扩大 扩张
呼气 舒张 向下向内 舒张 上升 缩小 回缩

4、肺活量不是肺的总容量,是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大小与年龄、性别、身材、健康状态等因素有关。
5、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减少,二氧化碳明显增多,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气体交换和组织里气体交换。

6、呼吸的全过程:

7、人体能量的供给
人体由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处,一部分用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另一部分储藏在人体内。在细胞内,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氧气(来自呼吸系统)的参与下分解,释放出能量(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
8、体温:人体内部的温度,测量部位是口腔、腋窝、直肠。
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
人体被某些病菌、病毒感染时,体温会升高,即“发烧”,一定限度内的发烧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但过高或长期发烧,对人体有害。
9、P58实验:探究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要设计对照实验
注:鉴定二氧化碳的方法: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1、 ①肾 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排出代谢产物的主要器官
泌尿系统 ②输尿管 输送尿液
③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④尿道 尿液排出
2、 ①肾皮质
肾的结构 ②肾髓质
③肾盂
肾小球(内为血液) 滤过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3、肾单位 肾小囊(内为原尿)
肾小管(内为尿液) 重吸收作用:
吸收全部葡萄糖,大多水、无机盐,
4、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出球小动脉。
5、尿液的形成:静脉血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注:原尿与血液成分的区别:原尿中不含蛋白质和血细胞;
尿液与原尿成分的区别: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水和无机盐含量减少。
6、学会看尿液化验单(结合题目看)
7、人体排废物的方式:排泄和排遗
注:排泄是将人体代谢的终产物(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排出体外。
排遗是将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8、人体排泄器官:肾、肺、皮肤;
人体排遗器官:大肠和肛门
9、肾能够自动调节尿液的成分。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不得少于500毫升,否则体内产生的废物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积累在体内,伤害身体。
10、人粪尿处理:腐熟;沼气发酵;

第12章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1、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最大内分泌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睾丸或卵巢) 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
2、甲状腺激素作用: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3、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
4、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引发的疾病:
胎儿期不足—呆小症;成年时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成年时过多—甲亢
5、胰岛素是由分散在胰腺中胰岛细胞分泌的。(不是由胰腺分泌的)
6、胰岛素的功能: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7、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糖尿病
注:糖尿病的形成: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致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肾小管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从而使葡萄糖随尿排出,形成糖尿。
8、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9、人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
10、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11、神经元分为细胞体和突起(树突——长和轴突——短)
注:轴突和长的树突合称神经纤维
12、灰质——细胞体集中地方;白质——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脊髓的中央为蝴蝶状的灰质,周围为白质。
大脑的灰质位于表层,又叫大脑皮层。
13、脑:分大脑 、小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和脑干(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跳、呼吸等)
14、人类大脑皮层特有的中枢:语言中枢。
15、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接受的信息作出的反应)
注: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如先天性的,如哭、眨眼、呼吸、吮吸、膝跳反射等)和 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狗流唾液的实验等)。
16、人类特有条件反射: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
17、眼的主要结构是眼球。
角膜(前方)——聚光
外层  巩膜(后方,即“白眼珠”“眼白”)
虹膜(“黑眼珠”)——中间为瞳孔,
眼球 (虹膜调节瞳大小)
中层 睫状体——连接虹膜和脉络膜
脉络膜——营养
内层:视网膜——感光成像
注:眼球的内容物: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曲度可以改变,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18、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视网膜(形成物像,产生兴奋)→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19、近视眼的形成(真性):晶状体凸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可通过佩戴合适的凹透镜加以纠正;
儿童、青少年时期由于用眼过度或光线不好,晶状体的凸度增大,形成假性近视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传导声波

鼓膜——传导、放大声波
20、耳 中耳 鼓室
听小骨——传导、放大声波
咽鼓管——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内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声波信息

21、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2、鼻、咽、喉发炎时,病菌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3、皮肤中四种感受器:触压觉(盲人借此“读”盲文)、痛觉、冷觉和热觉;
感觉的灵敏性取决于感受器分布的多少,指尖和嘴唇对触压最敏感。

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1、pH值小于5.6的雨水叫酸雨。
注:(1)、酸雨的形成:煤和石油燃烧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空气中进一步形成硫酸和硝酸,随着降雨落到地面形成酸雨。(2)、酸雨的危害:刺激人的眼和呼吸道;影响农作物生长;影响鱼和水生植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雕塑。
2、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
注: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1)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 ;
(了解) (2)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少排放二氧化碳);
(3)开发新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尽量不产生二氧化碳);
3、生活垃圾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和废玻璃等
不可回收垃圾-果皮、菜叶、剩饭菜等
有害垃圾-过期药品、废灯管、电池。
4、垃圾处理:焚烧法;填埋法;堆肥法。
5、我们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生物圈
记得点我哦

回答2:

还有一天就要考试了,怎样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