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分4个阶段:
1、水泥加入水后,水泥颗粒外表会发生剧烈的水化反应,开始生成水化物。
2、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不断进行,水泥颗粒表层会形成一层半透明的膜层,减少了外部水的渗入,降低水化反应速度,这一过程被称为休止期。
3、水化反应不断增加,膜层厚度也不断增加,水泥颗粒之间相互年节,形成了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浆体的可塑性也降低,逐渐失去了流动性并且开始凝结,但是没有强度,这一过程被称为凝结期。
4、在整个胶凝体和晶体发展过程中,水化反应促使网状结构中的细孔不断被填充,结构逐渐紧缩,当具有了一定的强度,也就是水泥凝结开始,知道完全收缩,凝结终了,这一过程被称为硬化期。
扩展资料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龄期与强度的关系
在正常养护的条件下,砼强度将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发展,最初7~14d内强度发展较快,以后逐渐缓慢,28d达到设计强度,并根据28d抗压强度确定砼的强度等级。28d后强度仍在发展,其增长过程可延续数十年之久。
普通水泥制成的砼,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砼强度的发展大致与其龄期的常用对数成正比关系(龄期不少于3d)。
由所测砼早期强度,估算其28d龄期的强度。由砼的28d强度,推算28d前后砼达到某一强度需要的天数,如确定砼拆模、构件起吊、放松预应力钢筋、制品养护、出厂日期。一般情况下,普通砼在35d后的强度增长极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龄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分4个阶段:
1,初始反应期,由于水化物尚不多,包有水化物膜层的水泥颗粒之间是分离着的,相互间引力较小。
2,潜伏期,凝胶体膜层围绕水泥颗粒成长,相互间形成点接触,构成疏松网状结构,使水泥浆体 开始失去流动性和部分可塑性,这时为初凝。
3,凝结期,凝胶体膜层破裂,水分渗入膜层内部的速度大于水化物通过膜层向外扩散的速度 而产生的渗透压,水泥颗粒进一步水化,而使反应速度加快,直至新的凝胶体重新修补好破裂的膜层为止。
4,硬化期,形成的凝胶体进一步填充颗粒之间空隙,毛细孔越来越少,使结构更加紧密,水泥浆 体逐渐产生强度而进入硬化阶段。
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是水和水泥之间发生化学和物理作用的结果,对这一复杂变化过程可用时间发热率所描述的量热曲线(图1)来加以说明。按阶段来分:产生快速放热期(第一阶段)大约15 min停止,随后为相对不活泼期即潜伏期(第二阶段),这就是硅酸盐水泥为什么能在几小时内保持塑性状态的原因,2~4 h出现初凝,此时潜伏期结束,进入第三阶段,C3S再出现激烈反应,硅酸盐继续水化且速度加快,直到末期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亦即达到最大放热率,4~8 h产生终凝并开始早期硬化,以后反应速度再慢下来(第四阶段),在12~14 h内达到稳定期。由图2可知,初凝相当于第二阶段结束,终凝相当于第三阶段结束而达到最大的化学反应速度,相应达到最大放热率。对于新拌和的混凝土来说,其结硬和硬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都是逐步形成的,我们可以把凝结看作是真实的液性与真实的刚性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混凝土混合料初凝之后大体上被认为不再能正常操作和浇灌,而终凝是接近硬化的开始,并在之后将获得一定的强度。
初凝、终凝、强度正常增长期、28天后的强度缓慢增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