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浦江县
浦江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流传甚广。它以戏剧人物和神话人物为主要题材,人物多用阴镂手法,既有南方剪纸细密秀丽善装饰的特点,又有北方剪纸浑厚粗犷的造型,在中国剪纸中独树一帜。建国后,出版了许多浦江剪纸画册,1960年还出版了《浦江民间剪纸集》。浦江县文化馆在收集整理浦江剪纸的基础上组织业余作者创作新剪纸,并在本地、杭州和日本展出。剪纸还作为中小学校教学内容。1988年,三幅传统剪纸入选《中国美术全集》。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江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青田县
青田有丰富的叶腊石矿产,石雕工艺起于六朝,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石雕业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飞跃发展,在国内外享有声誉。联合国大厦、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工艺美术馆、故宫博物馆等都藏有精品。青田石雕利用石料的原始色泽和质地,依势造型,因材施艺,雕刻以镂刻见长,圆雕为主,精美华丽。青田县拥有四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数十位高、中级工艺美术师。1996年,文化部命名青田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诸暨市
诸暨曾为越国古都,是西施故里,广阔的水乡湖区为珍珠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心灵手巧的西施后人得益于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积淀,开发了200多个系列品种的珍珠串缀造型艺术,独树一帜,因此被载入《中华之最》。改革开放后诸暨的珍珠加工形成艺术产业,珍珠年加工量达200多吨,从业艺人3.5万,并形成全国最大的珍珠交易市场,产品销往世界各地。1996年,文化部命名诸暨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象山县
象山半岛盛产毛竹,历史上有竹雕工艺流传,但始终未能发扬光大。改革开放后,一些山区美术爱好者研究传统,利用丰富的资源,开始创作新竹根雕,培养了许多竹根雕新秀。短短的十几年,象山竹根雕在全国获得"刘开渠根艺奖"金奖2个,银奖2个,在省级展赛上也获得许多大奖。竹根雕艺术创作逐步走向产业化,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百余件精品被国内外知名收藏家或机构收藏。1996年,文化部命名象山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奉化市
奉化布龙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从敬神、娱神活动发展而来,相传已有二三百年历史。龙身有九节、十二节、十八节、二十四节之分,都有一定的讲究,其中以条宅、周家两村的九节布龙最为典型。新中国成立以来,奉化布龙先后五次赴京表演,1955年获全国业余音乐舞蹈汇演优秀演出奖,1988年获国际旅游年中国龙舞大赛二等奖。1996年,文化部命名奉化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乐清市象阳镇
乐清市象阳镇有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其中以木雕、石雕和剪纸为最。乐清黄杨木雕是浙江三雕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乐清剪纸是南方细密风格的代表;乐清石雕品种繁多,创造性强。该镇拥有工艺大师3人,工艺师20多人,从艺人员2000多,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频繁。中共乐清市市委、市政府把工艺品和产品作为特色经济大力发展。2000年,文化部命名象阳镇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长兴县天平村
长兴县天平村有个古老的民间舞蹈叫"百叶龙",演示了粉荷碧莲瞬间化作烈性蛟龙的神奇故事。百叶龙龙头象荷花,龙尾由蝴蝶飞化,龙身用900多荷花瓣缀连而成。1957年,百叶龙获国务院颁发的特别奖,并参加世界青年联节。1980年又获全国一等奖,轰动京城。此后,全国大型活动盛邀频繁,获奖不断,算上县级重大庆典,足有百次之多。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1998年,浙江省文化厅命名长兴县天平村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
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仙居县
仙居皤滩花灯源于唐代民间的闹灯活动,也称"唐灯"、"神灯"。全灯没有骨架,由透刺有花纹的纸片(最多达58片)粘贴而成,花样繁多。花灯曾为清代贡品,外国人称它为"神奇的无骨花灯"。为抢救民间艺术遗产,研究和创作花灯,皤滩镇于1985年成立了花灯协会。此后,新作品参加全国许多各类大型民间艺术展览,获得"96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品博览会"金奖,电视台还播放了专题片。1998年,仙居县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
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桐庐县
民间剪纸在桐庐自古有之,广大妇女施展手艺,乐在其中。1989年,被著名画家直浅予先生推崇为"启蒙老师"的胡家芝老太太在文化馆展出剪纸作品后,爱好者纷纷前来交流。文化馆趁势举办各种展赛和培训,有好几百人参加活动,产生了大批作品。充满江南内韵的作品到陕西、俄罗斯展出,在省级以上获奖的有45件,其中全国金奖和银奖各1件,一位作者还到西班牙参加民间艺术交流。1998年,浙江省文化厅命名桐庐县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
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鄞县咸祥镇
咸祥镇位于东海之滨,自然形成彩船配乐踩街庆祝农渔业丰收的风气,清光绪年间形成规模。新中国成立后每逢重大节庆活动,这种群众性文艺样式自然不会缺少。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活动的群众日益增多,规模最大时可达12只彩船,4200多人参加,几十个曲目演奏。彩船制作也从过去的纸竹粘扎变成木雕彩漆,渐成奇观。1998年,浙江省文化厅命名鄞县咸祥镇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
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鄞县东钱湖镇
东钱湖集"西子风光,太湖气魄"为一体,是浙江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晋代起,龙舟比赛渐成重要的民间艺术和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经历代传承创新,形成独特的风格,规模越来越大。改革开放后,每逢传统佳节和重大庆典都要举行龙舟表演或比赛。全镇拥有十支龙舟队,队员达500多人。龙舟的制作日益精到,与龙舟比赛同时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更加丰富。1998年,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东钱湖镇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
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舟山定海区紫薇乡
定海流行两种木偶戏,较大的称"下弄上",较小的叫"布袋木偶"。1959年,40余木偶艺人加入舟山地区曲艺队,1963年成立木偶工作者协会,下属许多木偶剧团。最为知名的就是紫薇的"东升木偶剧团"。1965年以来,他们大胆改革,丰富了演出内容,使原先单人用简陋方法的表演变成了有舞台、灯光、布景,多人参与的表演。1998年,浙江省文化厅命名定海区紫薇乡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
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东阳
发源于一千多年前的东阳木雕、东阳竹编是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两朵绚丽的奇葩。
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自唐至今千余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清朝乾隆年间,曾出现400多位艺人同时应招进京,为故宫建筑雕刻和制作龙床、御座、宫灯等木雕作品的壮观场面,一时盛名传京城。
东阳竹编在殷商时代开始问世,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东阳竹编工艺历经千余年的洗炼,其作品已达美轮美奂的境地。早在1915年东阳竹纺工艺就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赛会上获奖。1984年创作完成的大型竹编屏风《九龙壁》,以其高超的编织技艺,获得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并被列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而永久保存。1994年,人物竹编《渔翁》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金杯奖"。
1995年,文化部命名东阳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