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这酸痛

2024-12-13 00:21: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是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目的是解除关节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有:

一、理疗 局部热疗、热水浴、温泉浴、蒸发疗法及石蜡疗法等均可使疼痛减轻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适。急性渗出性病变可用冷敷来减轻疼痛。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环,促使炎症及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并以增强药物对局部的作用。

二、药物治疗

(一)水杨酸盐 阿斯匹林仍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具有退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用法每日3~4g,分3~4次服用。长期服用易发生恶心、呕吐、胃痛及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胃粘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大剂量服用数年可引起肾损害。

(二)消炎痛indomethacin非类固醇抗炎药,效果较好,其镇痛、退热及抗炎作用都较强,也有抑制肉芽形成的作用。夜间或睡前服用可抑制晨僵剂量25-50mg,口服每日三次,副作用,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皮疹及白细胞减少等。类似制剂有炎痛静bengydamine,用法,剂量同消炎痛。

(三)异丁苯丙本酸1buprofen,brufen抗炎、镇痛及退热作用均较阿斯匹林强10倍以上,副作用较阿斯匹林小。剂量0.2-0.3g口服每日三次。

(四)皮质激素 对急性炎症有显著疗效,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停药后极易复发。适应证为①严重活动性关节炎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或血管炎、肺、心及眼合并症。②严重关节炎应用其它药物治疗无效。③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明显增快,类风湿性结节阳性。在使用期间应注意副作用及并发症。开始应用时应以小剂量开始,如强地松5-20mg,口服每日1-2次,有效后再调整到最小有效量,或改为隔日疗法。为了避免全身性副作用,可用关节内注射疗法;适应证为①少数关节患病,全身症状不明显。②全身约药后,症状基本控制,但残留几具关节症状不见好转。③关节急性症状明显,为缓解局部症状。常用醋酸氢化可的松10-20mg关节内注射,每周一次。膝关节或踝关节内注射后,应卧床休息,以防诱发无菌性坏死。应严密消毒、以防感染。

(五)青霉胺(d-penicillamine)作用机制为①离解类风湿因子。②抑制免疫反应,主要作用于淋巴细胞,③稳定溶酶体膜。④通过络合铜和铁,使单氨氧化酶、赖氨酸酶和脯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防止胶原纤维的交叉联结;抑制可溶性胶元纤维的生成。应用青霉胺治疗,除使关节症状缓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降低,类风湿因子转为阴性。疗效较金制剂好,用药后一个月以上显示疗效。因此,开始用药时应与其它抗炎药并用。开始用0.125g,每日一次,一周后每周增加0.125g,四周后0.25g,每日2~3次,共用6个月为一疗程,本口副作用较多,如皮疹、骨髓抑制及肾脏损害等,应定时查血及尿常规,也引起消化道症状,如味觉丧失、恶心、呕吐,少见的副作用为肌无力、肌炎、goodpasture综合征,毛细支气管炎及狼疮样综合征。

(六)疏甲丙脯酸(captopril) 与青霉胺分子结构相类似,具有抑制胶无纤维成熟,养活关节腔滑膜增生的作用,且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也有免疫抑制作用。用法,25mg口服,每日三次。2周后加大到25mg,每日4次,4周后改为50mg,每日3次。最大可用到50mg,每日4次。3-6个月为一疗程。6个月后逐渐减量,25mg每日1-2次长期维持。治疗4周关节肿消痛减,3-6个月达显效。副作用,血压下降,皮疹。

(七)雷公藤 具有消炎、抗菌、调节免疫、活血化瘀、杀虫等作用。剂量每日1-1.5mg/kg,分3次服。或有雷公藤合剂,20-30ml,一日三次。连用3-6个月,有效率83.7%。副作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月经紊乱、精子生成受抑制、肝肾损害、白细胞减少,色素沉着等。

(八)金制剂 可能干扰细胞的生化反应。对关节疼痛及晨僵有明显疗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好转,有效率可达70-90%。目前常用金制剂有硫代苹果酸金钠gold sodium thiomalate myochrysine,一个疗程总剂量1.5-2.0g,用药后3个月或总量达0.3-0.5g时,方见效果。副作用:口炎,皮炎、胃肠反应、肾损害及造血系统损害等。金制剂疗效肯定,但副作用也很多,可慎用。

(九)免疫抑制剂 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常用者有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开始100-200mg,稀释后静脉注射,隔日一次,有效后改为50-100mg,每日一次,维持治疗。应注意观察白细胞变化,以防白细胞减少,副作用还有毛发脱落、卵巢功能障碍及出血性膀胱炎。硫唑嘌呤(afathiprine),剂量与环磷酰胺同、副作用较轻,50mg,每日一次即可见效。

(十)免疫增强剂 由于本病多有t细胞功能低下,故可用免疫增强剂,常用者有左旋咪唑(levamisole),每周或隔周给药3日,50mg口服,一日3次,胸腺素(thymosin)。可使未成熟的t细胞分化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尚在试用阶段。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能将致敏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能力转移给未致敏的淋巴细胞,使之获得免疫能力。它是一种淋巴因子,t细胞接受特异性抗原刺激后释放的一种物质,能促使t细胞成熟,增强细胞免疫能力,每1~3周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一次注射一单位(4×108淋巴细胞所含的量)。注射后可使正常淋巴细胞转变为免疫淋巴细胞。

(十一)手术治疗 急性关节炎严重疼痛,局部有渗液时可抽降渗液,并注入类固醇抗炎药,再使用夹板固定关节。腕及足下垂时可夹板固定及理疗。持续性滑膜炎可考虑行滑膜切除术。肌腱破裂及神经受压迫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后期关节畸形及严重障碍者也可手术治疗,如关节成形术、关节固定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及伸侧肌腱重建术等。

回答2:

一、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溶血性链球菌所致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的炎症疾病,以心脏和关节受累最为显著。由于本病发病急,病初多以全身发热和显著的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但会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还会延误病情,使之成迁延难愈之势,造成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一些患者从而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约50%的患者病情可发展至心脏,甚至危及生命。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简称类风湿,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变性小关节炎症和关节外病变(心包炎、胸膜炎、肺炎、周围神经炎、皮下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尚无特异的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感染、遗传、免疫、内分泌代谢、营养及物理等因素有关,除此之外,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外伤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本病初起以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畸形,并有骨骼肌萎缩、骨坏死等,以致丧失关节功能,失去生活和自理能力,致残率高,危险性大。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大多数病人不能记起具体发病的时间。最初只是少数关节局部疼痛,病情发展较慢,疼痛呈交替性的缓解和加重。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受累关节增多,在两侧肢体呈对称性分布。
(一)关节炎表现:
1、晨僵:晨僵是指早晨或睡醒之后出现关节发紧、僵硬、活动不灵或受限,轻者起床或温暖后即可缓解或消失,重者甚至整日不缓解。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衡量病变活动程度的标准之一。晨僵是所有患者的重要症状,是一个危险信号,也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的证据之一。
2、关节肿胀与疼痛:关节疼痛也是所有类风湿患者的症状。关节疼痛程度常与关节肿胀轻重相关,肿胀越明显,疼痛越重。
3、受累关节:类风湿可侵犯人体滑膜、软骨、骨及肌腱、韧带、滑囊、肌膜等。各关节受累的频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及腕、肘、肩、踝、髋关节等。
4、游走性与对称性:早期关节的游走性比较明显。游走性间隔期比较短,除早期游走性疼痛外,关节炎的游走经常是对称性的。
5、活动受限:受限程度与肿胀、疼痛、关节及周围结构损坏程度相关。约90%的患者累及手指关节,尤以近端指间关节炎为著,一般远端指间关节极少受累。
6、关节畸形或强直:由于炎症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破环,关节呈现某种特殊的变形,如鹅颈畸形、扣眼畸形等。

(二)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皮下结节:此病约有20%左右有皮下结节。多见于类风湿高度活动期,并常提示有全身并发症,为判定病变、活动度和提示预后的指标之一。
2、类风湿血管炎:可累及血管、皮肤、肌肉、眼、心脏、神经等组织,是关节外损害的基础。
3、心肺损害:类风湿可累及心包、心肌和心内膜,其中心包炎较常见。
4、神经系统表现:轻者感觉异常或迟钝,触觉减退。重者导致活动障碍。
5、其他表现:眼损害、干燥综合症之表现、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表现。

类风湿药物用得越多越好吗?
俗话说“病急乱投医”,有些病人得知自己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后,到处寻医问药,甚至偏信某些未经证实疗效的“秘方”或“偏方”,殊不知,其中不少药物作用类似甚至完全相同,这样悉数服下的结果,不仅疗效不佳,经济开支大,更重要的是可能因为各药物的副作用累积而造成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药物用得越多越好,正确的是合理使用药物。
冷水浴会引起关节炎吗?
冷水浴锻炼会不会引起关节炎?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先对关节炎这个病有所了解。关节炎分两类:一类是风湿性关节炎,一类是非风湿性关节炎。与冷水浴可能有联系的是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病毒或链球菌所引起的变态反应。这种病菌多在扁桃腺上寄生,如果扁桃腺经常红肿、疼痛,就可能感染了这种病菌,如不及时治疗,这种病菌的毒素就可能随血液流向全身,特别是侵犯关节,引起关节变态反应性炎症,即“风湿性关节炎”。
由此可见,风湿性关节炎与链球菌的感染有关,而链球菌的感染多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往往与寒冷有关,但与冷水浴锻炼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冷水浴锻炼与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如其它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一样,正确的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反之,就会损害身体健康。所以,只要按照科学方法进行冷水浴锻炼,就能增进身体健康,不但不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而且还有预防作用,因为冷水浴锻炼可以增强机体的抗寒力和抗病能力,对预防寒冷刺激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特别有效。
至于有的人在冷水浴后关节感到酸痛,是由于冷水浴时体表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循环不畅所致。由于关节部位的软组织较少,血液供应不良,加上寒冷刺激,使局部更为缺血,这样就刺激了该部神经而出现酸痛。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在浴中和浴后,多在关节部位按摩,尤其是浴后,应及时将全身擦干,对关节部位要擦至稍红微热,并适当进行一些全身性运动,如深蹲起、俯卧撑、高抬腿、哑铃操等,促进全身肌肉关节的血液循环,即可避免。
风湿病可以用饮食进行治疗吗?
人类的饮食会导致风湿病吗?还是恰恰相反,饮食可以治疗风湿病?多年来,广大临床医生和风湿病患者一直关注着这个问题。他们一直寻求通过饮食而改善病情,减轻症状。直到现在他们的努力才部分地得到科学上的支持。
?? ?风湿病的饮食治疗是指通过调整、控制患者饮食以求减轻、改善病情,防止或减少复发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①补充疗法:在患者饮食中添加某种(些)物质的治疗方法。 ②排除疗法:把某种(些)特定的食物由饮食中加以清除。
血沉快说明类风湿病活动吗?
血沉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经常做的一项检查。80%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活动期血沉增快。因此,血沉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的一项实验室指标。患者病情恢复时,血沉可以下降。但是临床观察说明,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关节疼痛、肿胀及晨僵等症状和体征改善的同时,血沉可以下降(不一定降至正常),但另有部分患者尽管临床上关节症状已完全消失,而血沉仍不降,并一直持续在较高水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各个患者不同的临床情况、不同的并发症及不同的药物治疗等因素都有关,既不能简单说血沉增快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一定处于活动期,也不能说血沉不快的患者绝对没有病情活动。关键在于医生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了解和仔细分析。
类风湿病人为何常有贫血?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贫血的发生率为16%—65%,是关节外表现的最常见症状。贫血的程度常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与否有关。病人往往无自觉症状,多数是通过化验检查才发现。但在某些病人,贫血可为首发症状。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贫血属慢性病性贫血。一般为轻度至密度的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有的以低色素性、小细胞性为主要类型。缺铁性贫血约占类风湿关节炎贫血中的25%,这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铁代谢障碍有关。
???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也合并有其他类型贫血,包括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这些均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功能缺陷直接有关。偶尔可见巨幼细胞贫血;而且叶酸缺乏所致的较维生素B12缺乏者更常见。???
???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为什么常发生贫血?虽经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①从单核巨细胞系统动员铁有障碍,使铁的利用率下降。⑧红细胞寿命缩短,正常人为114-120天,而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成为80—90天。有学者观察过,当将慢性疾病贫血病人的红细胞输给正常人时,红细胞寿命是正常的,若将正常的红细胞输给这类贫血病人时,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说明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病人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因素在红细胞之外。正常情况下,骨髓对这种红细胞寿命中等程度缩短是可以代偿的,而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则不能正常地伐偿。③骨髓对贫血反应不足,不能有效代偿性增加造血能力。
??? 贫血的治疗依赖于有效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贫血往往不太严重,而且不再进展,极少需要输血。病人一般对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反应不好,除非有证据表明属缺铁性贫血,一般不主张常规补充铁剂,因大剂量铁剂可使关节症状加重 。
类风湿能用激素治疗吗?
糖皮质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及地塞米松等,是目前已知最强的抗炎药物。尽管如此,仍不能阻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进展和关节破坏,而且长期应用还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细菌或病毒感染、无菌性骨坏死等,这些危害并不小于类风湿关节炎本身的危害,因此,这类药物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并仔细观察临床反应。激素对控制类风湿关节炎还是很有帮助的。激素应用的适应症如下:
①有关节外症状,如类风湿血管炎、心包炎、心肌炎、肾炎等;
②急进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慢作用药尚未显效时使用,暂时控制症状;
③一般治疗疗效差,为改善生活质量,尤其在老年人。
日前倾向于使用小剂量,即小于每日15毫克的强的松,根据病情在短期内可酌情增减。对寸:有严重关节外表现的,其激素治疗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似,采用中到人剂量,甚至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c病人应用激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格遵循医嘱,不能擅自改量或长期应用。

类风湿病人怀孕时注意什么?
目前资料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本身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然而母亲患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抗SSA阳性,可导致新生儿狼疮。约70%的类风湿关节炎妇女在妊娠期间病情可以改善,大部分在妊娠3个月病情缓解。尽管如此,妊娠期间病情仍会出现波动,而且大部分妊娠期间病情稳定的病人,多在分娩后复发。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妊娠时的关键是如何用药的问题。
对于非甾类抗炎药,妊娠前3个月及妊娠后期必须严格限制使用,妊娠中期必要时可以使用。哺乳期间最好使用半衰期短的药物,如布洛芬等。妊娠期间禁止使用细胞毒药物,如氨甲喋呤、环磷酰胺等,金制剂、青酶胺、雷公藤等也最好不用。
RA患者运动和饮食应注意什么?
患类风湿关节炎之后,患者应当积极、乐观、长期的对待它。急性期可以短期休息,一般在3周左右,因长期休息,过度限制活动,关节、肌肉废用的结果将造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反而于健康不利。在慢性缓解期,要加强关节功能锻炼,以保持和增进病变关节的活动功能,防止畸形和强直。总之,因劳逸结合,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认识到该病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需医患配合,坚持治疗。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饮食治疗,至今尚有争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为“补充治疗”,二为(取消治疗)。所谓补充治疗,即补充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体内缺乏或对缓解疾病有益的食物,如鱼油和夜樱草油。所谓取消治疗,是指去掉饮食中病人不能耐受的食物。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不必太着意于饮食,因尚无充分证据表明饮食治疗能改变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病程。

关节炎的常见问题释疑 ?
一、关节炎是由于肌肉撕裂而引起的?
长期使用某一特定部位的关节可增加这些部位发炎的危险,但周期性的肌肉用力并非致病因素。
二、草药或传统中医(如带铜手镯、磁疗、虎骨酒等)更加安全、有效?
现在没有科学证据证明中药毫无副作用,关键要在正规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三、关节炎是妇女在产后期间洗澡和工作过累而引起的?
妇女在产后期间可以安全地洗澡,不会引起关节炎。
四、关节疼痛就是得了关节炎?
关节疼痛是很常见的症状,一般来说不是大病,但若疼痛持续6个星期至2个月以上,最好找风湿科医生诊断。如果是关节急性疼痛,最好马上去就诊。
类风湿有哪两种发病方式?
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隐匿型和急性方式起病:
(1)隐匿型起病典型病例常于数周或数月内逐渐起病,此种方式起病者约占60%—70%,患者常常不易说明发病的具体时间,最初可有全身不适和乏力,偶有全身肌肉酸痛。有的表现为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疼痛、肿胀和晨僵。部分患者可有低热及周身大关节晨僵,晨僵常持续在1小时以上,伴体重减轻及食欲减退等。
(2)急性起病约有8%—15%患者为急性起病,患者能明确地指出症状出现的具体时间或在某几天之内,这些病人的起病与外伤、感染、手术或分娩有关。其病变进展很快,在短时间内可出现多个关节肿痛和活动受限。常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皮下结节等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有哪些神经系统表现?
RA的神经系统损害可涉及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损害。
(1)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小血管炎和坏死是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理基础。患者常感到受累神经分布区麻木、疼痛、触觉减退、肢体无力和肌肉萎缩。
(2)嵌压性周围神经病变:由RA引起的关节组织炎症、水肿、渗出、纤维样变性等病理过程导致神经受压或血运减少而产生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有①腕管综合征:手指麻木、疼痛、触觉减退、动作笨拙和不同程度的鱼际肌(手掌)的肌肉萎缩。②颈椎病或胸出口综合征:手腕无力、前臂、上臂麻木或无力。③跗管综合征:足跟内侧、足趾感觉异常、麻木或烧灼感,足部疼痛、无力等。④Baker囊肿压迫: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消失,脚趾肌无力和足下垂等。
(3)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血管舒缩障碍。常表现为肢体多汗,潮湿、手足心苍白、潮红、青斑及雷诺氏现象等。
(4)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主要由脑血管炎、类风湿结节、非特异性炎症并发的脑和脑膜病变以及颈椎半脱位引起的脊髓病变所致。常见的有智能低下、慢性进行性器质性脑综合征、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膜炎、脊椎和颈椎病变压迫脊髓和脊神经根的压迫性病变。
(5)药物治疗引起的有关神经病变:大剂量水杨酸可引起耳鸣、兴奋、欣快、幻觉、抽搐等症。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可有欣快、易激惹、颅压增高等。青霉胺大剂量治疗,部分病人可有味觉丧失、肌无力等症。
类风湿病人要不要“忌口”?
“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要不要忌口?”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少病人听说这种病与身体里变态反应有关,因而联想到是不是食物过敏会引起发病或加速病情发展,夏天不敢吃冷饮,平时鱼虾、豆腐、百叶都不碰,以致病人食谱单调,营养不全面,对疾病的好转、康复显然是不利的。
我们的看法是,过去吃过哪些食物曾明显诱发关节发病的,应该“忌口”,除此之外,其他食物都可以吃,要吃得丰富多样,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合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病,病人处在较长时间的慢性消耗中。这些病人由于疼痛难忍造成睡眠不足,进而影响食欲。因此,平时应当注意改善病人的营养摄入,促进病人的食欲。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还应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当然,趋于肥胖的病人,要适当限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能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症状加重的食物有哪些?
谷类(小麦、谷物、燕麦、黑麦)、牛奶、奶制品、茶、咖啡、柑橘属的水果等。病人吃这些食物后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反应,使RA的临床症状加重关于这些食物引起病人不耐受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包括过敏、肠道通透性增加和肠道菌群失调等。食物特别是未经消化完全的某些大分子物质,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可以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不同于一般的I型超敏反应,因为在大多数病人的血循环中,并没有大量IgE的产生和嗜酸性细胞增多。而大多数作者都报道了患者体内有IgG水平的升高。如对牛奶不耐受的病人食用牛奶后,血中抗牛奶的IgG4抗体及IgG牛奶免疫复合物的量增加。对谷类如小麦不耐受的病人食用小麦后,血中IgA型类风湿因子和抗谷蛋白I gG抗体增加,这可能与RA病人关节炎症状加重有关。有的作者提出一种“交叉耐受”假说,认为RA发病与HLA分子的交叉反应有关。如果某种食物成分与病人关节滑膜细胞具有共同抗原性,则在摄入这种食物后,引起血中IgG水平升高,IgG作用于滑膜细胞,出现一系列反应,即可导致关节炎的产生和加重。
肠道粘膜具有阻止肠腔内容物进入机体的作用。在RA病人中,这一屏障受到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肠道致病菌,甚至疾病本身的破坏。粘膜发生炎症,因而通透性增加,使许多未被消化的食物大分子、细菌抗原等进入血流,特别对有IgA缺乏的病人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进入体内的抗原,随血流到达关节,被滑膜细胞摄取,引起HLADR异常表达,将抗原递呈给T 细胞,从而引起免疫反应,可以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在严重腹泻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的病人,肠道中菌群发生变化,肠道的通透性可因细菌释放出毒素而增高,使细菌抗原进入机体。这些有害微生物的繁衍可能有赖于某种特定的食物。摄入这种食物,促使致病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而RA病人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不能产生足够的有解毒作用的酶,使毒素和细菌抗原容易进入体内,加重关节炎的症状。

回答3:

一般年龄大了,容易骨膜软化,疼的时候像针扎一样,我去医院看过,医生没有太好的方法。
1.打一种骨膜润滑剂,5天一次,打5次,效果应该还不错;
2.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每天做蹲起运动,要慢,刚开始次数要少,以后增加,对病痛有很大改观;
3.吃钙片。

回答4:

get必备生活常识

回答5:

老年退行性关节,去医院疼痛科治疗吧,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