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类的药物是指全国基本统一的、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这类药物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2.乙类的药物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部分能力支付费用的药物,这类药物先由职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3.甲类药指100%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
4.乙类药指要先自付一定百分比,剩余部分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
5.但现在随着参保人员的扩大和全覆盖,对某人群的甲类药,可能对别的人群就是乙类药,丙类药,比如说,有些地方离休干部所有治疗性西药都是甲类药,但职工就医所用的西药就分甲乙丙,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分甲、乙类。西药部分甲类品种有315个,乙类品种有818个;中成药部分的甲类品种有135个,乙类品种有792个。工伤保险药品不分甲、乙类。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作为医疗保险运行的关键支撑,在医疗保险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是指保证职工临床治疗必需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给付范围内的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
药品目录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分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三部分。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西药品种分别为1133个和1137个,中成药品种927个,民族药品种47个。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中药饮片127种及1个类别。其中,单方不予支付的有99种,单、复方均不予支付的有28种和1个类别。
参考资料: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百度百科
区别:
1、“甲类药品”的药物是指全国基本统一的、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甲类药品100%按照报销比例报销。乙类要自付一部分,报销一部分,具体的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而有所不同。
2、“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的,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较低的药品。
“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
3、甲类必须在药店销售,乙类除可在药店销售外,还可在普通商业企业等地方销售,但必须经过当地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登记,符合条件的颁发乙类非处方药准销标志。
扩展资料:
甲类药指100%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乙类药指要先自付一定百分比,剩余部分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
但现在随着参保人员的扩大和全覆盖,对某人群的甲类药,可能对别的人群就是乙类药,丙类药。
比如说,有些地方离休干部所有治疗性西药都是甲类药,但职工就医所用的西药就分甲乙丙,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参考资料: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
报销比例不同,甲类药品100%按比例报销。乙类要自付一部分。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价格较低,而乙类药品价格较高。otc标识:甲类的为红色标记,乙类为绿色标识。甲类全国统一制定,乙类具体由各地方制定。
甲类药指100%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乙类药指要先自付一定百分比,剩余部分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但现在随着参保人员的扩大和全覆盖,对某人群的甲类药,可能对别的人群就是乙类药,丙类药,比如说,有些地方离休干部所有治疗性西药都是甲类药,但职工就医所用的西药就分甲乙丙,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甲类药是临床治疗的必需品,而乙类药则不是。
2.甲类药医保可以100%报销,而乙类药在报销之前则必须要有一定的自付比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