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路上有许多条歧路,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的确,成功路上都是坑坑洼洼,只有靠自己的正确的态度,才能获得成功。
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由于船翻了,只能靠一块木板漂浮在水上,每天抓活鱼吃、喝海水。由于自己坚强的意志,终于在两个月后被海岸巡逻队发现了,救上了岸。这是个平凡人的传奇故事,他能靠自己的意志和对困难的态度,从而获得了与死亡交战的胜利。也其相反,有些人则对自己没有丝毫的信心,从而使自己事业失败、友情失败……最终使自己遗憾终身。
清朝的郑燮写过这样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写的正是竹子那种坚强的意志,以及对困难的态度。天底下像竹子这样的人有很多,鲁滨逊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鲁滨逊在和船队失散后,在孤岛上靠着一点点可怜的物资活了下来,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支路过的船队把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的鲁滨逊救了回去……
成功,莫过于就是自己的态度了,只要态度端正,成功自然会降临到你身上
“态度决定一切,积极自信结缘成功。”在历史和我们的现实中,,由于对生活、学习、工作、事业抱消极态度,最后碌碌无为者,不计其数。而抱积极态度,不懈奋斗,最终成功者,比比皆是。这是人生态度决定的。一个人成功与否,就看他的态度,所以说,态度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在别人灰心沮丧,有气无力,精神不振的时候。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别人因困难而放弃时,他们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别人止步不前,摇摆不定时,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拚搏;在别人松懈懒惰,无精打采的时候,他们全力以赴,不找借口,专心致志。前者一事无成,后者一片辉煌。机遇因态度而产生,命运随态度而改变。态度是成功的密诀。要改变命运须从改变态度开始。
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当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或团体出现某种变化时,会引起个人某些态度的转变;当个人在群体中所担当的角色发生改变时,也会引起某些态度的改变;当有威信的宣传或强烈的舆论工具作用下,也会引起某些态度的变化。有时谬论说上一万遍也成“真理”。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需要自己的打拚。
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个歌名叫《爱拚才会赢》。要自立、自强、自信,自己的态度就决定着自己的人生,悲观的人生态度影响制约着自己的发展。
成功的基础是态度,态度比能力更重要。要从细节中去感悟态度,要有正确认识自我的态度。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天赋、才能、所处的环境等不同,我们所要做的,是要认真分析自己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做的事情,而不是抱怨自己,更不能抱怨别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对待,体现出你的宽容、自信、乐观、开拓、进取和忠诚。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需要自我激励,要认可自己,鼓励自己,正视自己,正视困难和挫折,要有必胜心要看到光明。
学习也是一种态度,只有谦虚的人,才能真正学到更多的东西,善于学习,善于交流是人生应有的态度,对你的成功是有益的。总之,大凡成功者,他们始终用最自信的心态、最乐观的精神,积极地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有了积极的态度并不能保证事事都成功,凡事心想事成。但积极的态度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使它充满生机。相反,消极的态度则必败无疑,必定不能成功。
摘要:以391名高中生为研究被试,以高中物理学业成就归因调查问卷为工具,探讨了高中学生物理学业成败的归因倾向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成败总体上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2)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存在差异,自我评价成功者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自我评价失败者则倾向于作内部的归因;(3)自我评价成功者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不大,自我评价失败者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学习;成就归因
一、引言
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归因理论作为一种情绪和动机的理论,为说明、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在教育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归因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活跃的课题,国内外研究者对学业成就领域的归因现象进行的大量研究证实,学生对学业成败结果的归因影响其成就动机、焦虑水平、自我评价等变量,从而影响他们的成就行为和学业成绩乃至自信、自尊、自强等个性心理品质。[1]
综观国内目前学业成就归因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大多数归因研究都是针对学生一般或总体学业成就的,对具体学科学业成就的归因研究尚为少见,而一些已有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又表明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间存在差异;[2-5](2)已有归因研究针对高中生的很少,国内目前系统的有关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成就的归因特点的研究还没见到。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具体探讨高中学生物理学业成就的归因特点:高中学生把物理学习成败主要归因于哪些因素,学习成功者与失败者在归因上的差异;成败归因在性别和不同年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若有差异,差异何在。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取兖州市不同层次的3所高中的8个班共427人作为被试。具体抽样为:在兖州一中(重点学校)从高一至高三各取一个班,在兖州实验高中(重点学校)高二年级取两个班,在兖州六中(一般学校)从高一至高三各取一个班。考虑到高一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体验尚少,高三学生又面临高考,对高二学生增加了抽样数目,同时为下一步归因训练实验作准备。
(二)测查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高中生物理学业成就归因调查问卷(见附录)。
作者依据韦纳的原因分类模式,结合高中生物理学习实际,参考有关研究资料,[6-8]编制了高中学生物理学业成就归因调查问卷。在编制正式问卷之前,先在被试所在的三所高中通过师生座谈和向部分学生发放开放式问卷,了解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并选取部分学生(与上面被试不重复)对试编问卷进行了试测和修订。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成败自我评价部分:学生首先对自己的物理学习成绩作“成功”或“失败”的价值判断。
原因知觉部分:提供有关成败结果的备选原因,让被试逐个评定等级。分为A组和B组两种类型,A组调查学生在取得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成绩即学习成功时主要归因于哪些因素,B组调查学生在取得不很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成绩即学习失败时主要归因于哪些因素。学生根据物理学习状况和对成绩的自我评价自由选做其中之一。各组均由12题组成,内容相同,分别为:1.努力程度;2.兴趣;3.学习策略;4.能力因素;5.教学水平;6.试题难易;7.技能发挥;8.运气因素;9.他人帮助;10.学习基础;11.师生关系;12.学习难度。对每一因素进行五点评定,采用五点计分,在很符合(5)到很不符合(1)中作出唯一选择,分数越高表明这一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越重要。
由于对学生物理学习成败归因的因素没能做到具体、细化,如学习策略可包括很多方面,在统计时可把学生列出的其他具体原因尽量归入上面的12题中。
原因排序:要求被试回答“你认为上述所有原因中,影响你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对主要原因排序”,从另一角度考察被试者的物理学业成绩归因,以便与备选原因的五点评定作对比分析。
(三)测试
在2002年11月中旬,即新学年第一次期中考试后不久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391份。391人中:男生248人,女生143人;学业自我评价成功者为116人(男86,女30),失败者为275人(男162,女113);高一94人(成功者25,失败者69),高二211人(成功者64,失败者147),高三86人(成功者27,失败者59)。
三、调查结果
(一)高中物理学业成败归因的总体差异
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归因因素的评定等级见表1。
总体上看,高中学生认为影响物理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前7位)为: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学习基础、学习难度、能力、技能发挥、学习兴趣。高中学生把物理学习的成败主要归因于内部因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等内部、可控的原因。
物理学习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归因评定等级,经t检验,学习基础因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项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可见,成功者对各原因因素的评定等级较高,表明更看重所有原因对学业成败的影响;失败者除学习策略因素外,对各原因因素的评定等级较低,表明对学习失败的归因较为模糊。从成功归因看,前7个因素排序依次为:教学水平、兴趣、考题容易、学习内容不难、努力、考试技能发挥水平、师生关系;成功者比较倾向于作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从失败归因看,前7个因素排序依次为:学习策略、努力、学习基础、能力、学习内容难、考试技能发挥、他人帮助;失败者比较看重学习策略和努力因素,较倾向于作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但学习基础、能力和学习难度往往被他们视为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二)高中物理学业成败归因的性别差异
高中物理学业成败归因的性别差异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