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的读后感。

2024-11-23 14:55: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染着无奈的色彩,有人老别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这或许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许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说。
  母亲最伟大,同时也最痛苦,尤其是作为一个被“命运击昏了头”的儿子的母亲。她面对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儿子,她总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儿子最终的幸福。甚至,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在心灵上有一份宽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灵上的“痛苦”与“惊恐”。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天底下的母亲最明白。伟大是一种无私的爱无私的承受。可,造化总在弄人,人世的无奈正在此。在史铁生第一次获奖的日子里,在希望能给母亲一个安慰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用自己的成绩给她一个小小的安慰,那怕是让她有一个微笑,但是她却熬不住了,人世艰难,事与人违。
  多少的日子里,四季的风,四季的雨,从没有停过。无论春夏秋冬,总有些凄凉之意。春夜有淅淅沥沥的雨,夏日有黄昏入暮的斜阳,秋夜有纷纷凋零的落叶,而冬天则有漫无边际的大雪。
  但是无论怎样,只能独自慢慢地品味,慢慢地感受。苦也好,酸也好,随它去吧,人生就是这样。
  眼前,落日的黄昏,永恒与变迁的对比,使爱情更无常了些。夕阳下携手同行的老人,也不知道曾经有过多少的日日夜夜,度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种素朴的,风雨无阻的真情,不会随时光流逝,但时光却把人从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无奈,友谊无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离去。而其中总有些味儿,奈人寻觅,或许是甜的,或许是苦的。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时光的流逝中,有些随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闲适;有些消散,如鸟儿不知何去何从。总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阴如飞的日子里,给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静的安逸。或许更好。
  人生总逃不过无奈,岁月飞逝,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面临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谓的哀号,永不如无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因为无言的背后,有一个人世的无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没有人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好像一出戏,各有各的角色。然而,扮演何种角色,“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人世“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惶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他的话不难令人想到叔本华的悲剧哲学,所谓人生是一个悲剧,更何况无常。然而,人生的悲剧却是美的,因为,人总是面对它,并且给自己生的勇气,给自己思索的空间,所以才有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而活着的遐想。
  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说尽,所以人生的关键还是用心灵品味人生的美。
  死亡是崇高的美,降临则是新生的美。而人生是从降临之时就走向了死亡,或许有一天“跑出来玩得太久了,便想起了它”,或许不必想,自然而然,该来的总会来。
  命运的神秘、深奥,时常以无常的形式让人感到困惑迷茫。然而,命运却也洁白如水,时常感到一切本如是,不必多想,自寻烦恼,远不如漫步夕阳下来的美

回答2:

古园里的生命哲学——《我与地坛》赏析

记得小时候就读过是铁生的《我与地坛》,那时候也许是阅历不够,只是觉得写的很优美。而今,重读了他的这篇文章,我竟被深深地震撼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史铁生不仅承受住了,而且还在人生苍白的纸上画出了绝美的风景。这是他在古园里的思索,这是生命的哲学。

二十岁,本是一个狂妄不羁的年龄,像风一样奔跑的年纪,可是史铁生却再也站不起来了,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只能选择逃避,他潜逃在这个荒芜但不破败的古园里,思索着生与死的问题。他曾说,他要用几个小时来专心致志地思考死的问题。在园子里,他最多的时间就是冥想,关于生与死,关于怎样活。这有点像莎士比亚说的:“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就是这个问题,他思索了好几年。最后他还是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能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看透了生死,也就没有什么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了,剩下的只是如何活着。

这一个问题,史铁生竟然思考了15年。他在一部小说中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怎样活着,这并不是一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事情,也不是一次性解决的事情,怕是或者多久就要想它多久,就像是伴你终身的魔鬼或恋人。

地坛是仁慈的,它并没有给这个不幸的人以任何打击,相反,她温柔慈爱的接受了他,并冥冥之中指引着他,渡过眼前的难关,走向成功的彼岸。它将生命最美的活力展现在他的面前,让他点燃活着的希望。

史铁生看到地坛的落日,每个坎坷都被照得灿烂;暴雨过后,引吭高歌的燕子;地坛的四季更替;在傍晚散步的夫妇;爱唱歌的小伙子;快乐单纯的智障女孩;被埋没的长跑运动员……这些都是活着的生命,尽管他们的身份地位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精彩的活着。也许生命是不完美的,但是在这些不完美的地方必定有一个完美的角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个角落,并且把它变大。这些人,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可是,他们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活得更精彩,这难道还不足以使史铁生明白什么吗?是的,他明白了,于是他开始了写作的旅程。

也许在写作中,史铁生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但是他有多少有点失落,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也可能做的事,所以他戏谑的说自己专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他在这个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的对他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这是他眼中的生活,每天摇着轮椅走进园子,然后拿起纸和笔,苦思冥想,再写出自己对生活、生命以及人生的思索。他想到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要是没有了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命运?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康是否会因为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这一切,都因为他的敏感而细腻的情感,深刻而又独特的感受到了。因为要活下去,所以他不得不接受上帝的安排。既然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就只能决定生命的宽度。既然不能决定生命的开始,就只能决定生命的过程。正因为自己残疾的躯体,才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以便获得完整的生活。尽管这一路会走的辛苦,可是毕竟不会辜负活下来的心愿。

一个人活着是不容易的,在这里爱便是一个支撑人们活下去的信念。史铁生的母亲,更是付出了比一般母亲更多的苦痛与折磨。儿子的残疾,这对一个母亲是多么大的打击。儿子的苦闷、迷茫,她又何尝不是呢,只是当时的他被命运的打击冲昏了头脑,自顾不暇的人怎么还想到别人?以至于史铁生后来回忆自己的母亲充满深深地歉疚,他不在家的时候,母亲是怎样心神不宁,兼着痛苦与惊恐和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她又不能跟着儿子,儿子的人生之路要需要他自己开拓,而这条路谁能保证他的儿子就一定你能找到。——这样的母亲,注定是活的最苦的母亲。这个大园子不仅留下了他的车辙,也留下了母亲焦灼的步履与汗水。

人生,就是一部厚厚的哲学书。史铁生正是在地坛里认真的读完并且进行了思索,这哲学的思考,使他明白了活着的意义。他不是一个人活着,他活着是对母亲的报答,他活着是对地坛母亲的回报,他活着,是为千千万万个像他这样遭受生活打击的人活着。也许,史铁生不再是一个人,他是一种符号,一种精神,一种信仰。那就是勇敢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努力地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现在,史铁生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笑着走下去,不论生命给了我们什么,我们都勇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