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GDP预期是7.5%,实际增长了11.2%。那时也是说要转变经济结构,但最后结果和我们的期望差很大。现在中央继续降低速度,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转到主题和主线上——即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速度不下来,经济结构没办法调,中央的意图已经非常明确。7%根本不是问题,现在已经看出来,20多个主要城市自己定的今后五年增幅都是两位数。从中央来讲,把这个数字往下降是对的,一再给大家信号,我们要转到主题和主线上就是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信号非常明确。
文理学院的还真多==
主动调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就是说,在今后五年以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
真正使中国的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经济发展速度高,就业人数就会多,但通胀的压力也会大。
经济发展速度低,就业人数少,但很容易使经济走向衰退。
我们必须在这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的路,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适应。
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大家注意到,我们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7%的速度使经济增长也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基数大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谈到就业,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特别应该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主要是科技型的小企业。
重视发展服务业,包括生产服务业,这些都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我们一定想办法,在比过去低的速度下还能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问题,这对政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完全有决心能够办好这件事情。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整个“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中,经济增长依然是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在入世后连续多年保持了年经济增长两位数的百分比,堪称世界奇迹。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世界,中国也不例外。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实现了年经济增长破7的目标,究其原因,政府的宏观调控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十二五”中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年均增长7%,不仅是对于前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发展成果的延续和夯实,更是在整个五年计划过程中对今后发展的铺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指出,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所以坚持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是必要的。但在经济发展上升的同时,社会弊端就会随之而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更需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这就体现了实现经济发展指标的重要性。
作为“十二五”的开篇之年,我们必须总结“十一五”规划中的经验与不足,结合中国国情,将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
中国经济是投资带动增长的,很多都是政府投入带到经济增长,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世博,奥运,等等。但是有一个问题,中国政府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必须征税。中国人的税负是很重的。超发货币也是一种变相的征税。这样的发展有一个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是人民的生活更加窘迫。我觉得房地产不可能垮,垮了中国这种模式的发展就出现了问题,政府收不到利润,超发的货币不能被消耗掉。所以必须提高消费,逐渐从这种模式走出来。医改,个税改革等等都是为了提高国内的消费。只有没有了后顾之忧,才可能增加消费。这样政府投资减少,货币紧缩政策等等,当然维持不了GDP的告诉增长了。朱镕基时代就是7%以上,8下
7%是目标一般都会超过8%的 现在转变增长方式了主要看增长的质量而非速度!
把GDP的增长控制在7%左右标明的中央今年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向的转变,但是GDP增长应该会在8%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