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内部构造

2024-12-15 16:19:3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鸡蛋属于羊膜卵,也就是含有羊膜的卵,内部是这样的:

↑羊膜卵构造

由上图可以看出,羊膜卵外层有坚硬的卵壳做保护,一来保持卵内水分不被蒸发,二来保护胚胎的安全,三来卵壳上有很多气孔,可以保证胚胎的气体交换;羊膜卵内层的卵黄囊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部位,而胚胎所在的羊膜腔中充满了羊水,为胚胎发育提供了有水的环境。

拥有羊膜卵的动物都是卵生,卵生指的是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幼体的一切营养都来自封闭的受精卵,不会再从母体吸收营养,但是要经过孵化,简单来说,生出的是一颗卵的动物,都是卵生。

↑鸡的卵生过程:产卵-孵蛋-出生

——以上内容参考米莱童书《生命简史》

回答2:

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回答3:

我直接找的资料
完整的蛋壳呈椭圆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约占全蛋体积的11.1%~11.5%。蛋壳又 鸡蛋的结构
可分为壳上膜、壳下皮、气室。蛋壳在醋或一些酸性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蛋壳会消失 就变成无壳鸡蛋只剩下一层薄膜   壳膜(shell membrane)为包裹在蛋白之外的纤维质膜,是由坚韧的角蛋白(keratin)所构成的有机纤维网。壳膜分为两层:外壳膜较厚,即在蛋壳外面,一层不透明、无结构的膜;作用是避免蛋品水份蒸发;内壳膜约为前者厚度的1/3,为在蛋壳里面的薄膜,空气能自由通过此膜。内壳膜与外壳膜大多紧密接合,仅在蛋的钝端二者分离构成气室(air sac)。气室是待蛋产出之后才出现的,是体内外温差所导致的收缩而在壳膜间形成空隙;若蛋内水分遗失,气室会不断地增大;待受精卵孵化时,随胚胎的发育而增大。
蛋白
  蛋白是壳下皮内半流动的胶状物质,体积约占全蛋的57%-58.5%。蛋白中约含蛋白质12%,主要是卵白蛋白。蛋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钙、磷、铁等物质。   蛋白又分浓蛋白,稀蛋白。   浓蛋白:靠近蛋黄的部分蛋白,浓度较高。 稀蛋白:靠近蛋壳的部分蛋白,浓度较稀。
蛋黄
  蛋黄多居于蛋白的中央,由系带悬于两极。蛋黄体积约全蛋的30%~32%,主要组成物质为卵黄磷蛋白,另外脂肪含量为28.2%,脂肪多属于磷脂类中一的卵磷脂。对人类的营养方面,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且含有较高的铁、磷、硫和钙等矿物质。蛋黄内有胚盘。
胚盘
  在蛋黄表面的一白点,受精蛋的胚珠直径约3毫米,未受精蛋的胚珠更小。
满意请采纳。

回答4:

因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鸡蛋的相似:
地壳、地幔、地核相当于蛋壳、蛋白和蛋清

科学家们根据无数次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状态的分析,证明地球内部有圈层状的特点。由外向内分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之间就像鸡蛋分为蛋壳、蛋白和蛋清一样。

地壳 地壳是地球内部结构中最外的圈层,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固体外壳。地壳总厚度在5至70公里之间,大陆地区壳厚,如青藏高原地区厚度达70公里,大洋地区地壳薄,如大西洋地壳有的地方仅厚5公里。海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公里,仅占地球半径的二百分之一。地壳的上部主要由密度小、比重较轻的花岗岩组成,主要成分是硅、铅元素,称为“硅铅层”。地壳的下部是由密度较大、比重较重的玄武岩组成,主要成分是镁、铁、硅元素,称为“硅镁层”。在地壳的最上层,是一些厚度不大的沉积岩、沉积变质岩和风化土,它们是地壳的表皮。在地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物已有二千多种,其中尤以金、银、铜、铁、锡、钨、锰、铅、锌、汞、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地幔 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以上,亦称为“中间层”。其下界深2900公里。地幔约占地球总体积的83.3%。地幔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约到1000公里深处,一般认为,这里的物质处于局部的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上分布广泛的玄武岩就是这一层喷发出来的。下地幔在1000公里以下到2900公里,主要是由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组成。地幔的质量为4.05×1021吨,占地球总质量的67.77%,温度较高,上地幔约为1200~1500℃,下地幔为1500~2000℃。

地核 地球内部结构的中心圈层。可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自地下2900公里到5100公里,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的16.2%。由于地核在地球的最深处,受到的压力很大,外核的压力已达到136万个大气压,核心部分高达360万个大气压。地核内部的温度高达2000~5000℃,物质密度平均为10~16克/厘米3之间。地核主要由铁、镍组成并含少量其它元素,可能是硅、钾、硫、氧等物质。

回答5:

因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鸡蛋的相似:
地壳、地幔、地核相当于蛋壳、蛋白和蛋清

科学家们根据无数次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状态的分析,证明地球内部有圈层状的特点。由外向内分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之间就像鸡蛋分为蛋壳、蛋白和蛋清一样。

地壳 地壳是地球内部结构中最外的圈层,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固体外壳。地壳总厚度在5至70公里之间,大陆地区壳厚,如青藏高原地区厚度达70公里,大洋地区地壳薄,如大西洋地壳有的地方仅厚5公里。海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公里,仅占地球半径的二百分之一。地壳的上部主要由密度小、比重较轻的花岗岩组成,主要成分是硅、铅元素,称为“硅铅层”。地壳的下部是由密度较大、比重较重的玄武岩组成,主要成分是镁、铁、硅元素,称为“硅镁层”。在地壳的最上层,是一些厚度不大的沉积岩、沉积变质岩和风化土,它们是地壳的表皮。在地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物已有二千多种,其中尤以金、银、铜、铁、锡、钨、锰、铅、锌、汞、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地幔 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以上,亦称为“中间层”。其下界深2900公里。地幔约占地球总体积的83.3%。地幔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约到1000公里深处,一般认为,这里的物质处于局部的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上分布广泛的玄武岩就是这一层喷发出来的。下地幔在1000公里以下到2900公里,主要是由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组成。地幔的质量为4.05×1021吨,占地球总质量的67.77%,温度较高,上地幔约为1200~1500℃,下地幔为1500~2000℃。

地核 地球内部结构的中心圈层。可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自地下2900公里到5100公里,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的16.2%。由于地核在地球的最深处,受到的压力很大,外核的压力已达到136万个大气压,核心部分高达360万个大气压。地核内部的温度高达2000~5000℃,物质密度平均为10~16克/厘米3之间。地核主要由铁、镍组成并含少量其它元素,可能是硅、钾、硫、氧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