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现状及前景如何?

2024-12-23 07:19: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我国GPS的市场应用状况和市场需求分析
自从GPS问世以来,就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和优质价廉吸引了全世界许多用户。目前,国内GPS应用发展势头迅猛,短短几年间,GPS在我国的应用已从少数科研单位和军用部门迅速扩展到各个民用领域,GPS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十五”期间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和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智能交通(ITS)已经写入我国“十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能有效地规范交通行为,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现代化,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从而使人类拥有一个高效、悠闲的生存空间。因此,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市场在我国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需求。

国内市场状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我国GPS车辆跟踪系统市场现在已到了可以进入规模发展时期,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北京市申奥及物流配送推动的GPS车辆跟踪市场的发展,同时及加大公司切入这一行业,若干较为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数千台车的项目和几万辆车的计划也在出台。一旦各城市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项目有所启动,特别是长途运输车辆的应用的实施,将有可能出爆发性增长的势头。以长途运输为例,我国有430万辆的货运车和170万辆的客运车,这是GPS在物流运输管理上能发挥重大作用的领域,其应用市场需求迫切,潜力巨大。从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运输市场持续升温,各种物流系统均显示出对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的明显需求。估计2001年车辆跟踪系统装车总量会接近和超过10万台。在“十五”末期每年新增加量至少能达到30-50万辆。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从GPS整个应用而言,我国所有的GPS芯片和OEM接收板几乎都是靠进口,也没有开发出高水平的整机和系统。在GPS车辆跟踪方面,所使用的GPS核心定位产品主要来源为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目前国内商家鲜有人开发核心定位产品,基本都是在这些核心产品上进行二次开发,生产车载终端、自导航和手持定位仪等产品。而国外GPS生产商能长期立足于我国GPS市场,显然与其产品技术分不开的。就拿美国GARMIN公司来说,在中国GPS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其GPS手持机系列,无论是机器性能、内部功能、用户接口、接收灵敏度,还是机器封装、尺寸、视感及手感等各个方面,无一不是精心设计。

另一大GPS国外生产商JAVAD也不甘落后,其OEM产品是目前技术性能最好的GPS/GLONASS双星双频的高文件OEM产品,1PPS的精度可达25NS,具有带内干扰抑制功能。来自日本的ICOM公司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卓越的性能、完善的售后服务打入了中国市场,占领了无线电通讯市场的较大份额。加拿大的CSI公司、美国PCC公司同样也不会将这一块庞大的市场让给以上国际GPS巨头。CSI公司已成为信标接收产品的主导供货商,而美国PCC公司在GPS差分上有其独特优势,现已成为全球80%以上的GPS厂家的指定专用无线数传电台。

虽然目前GPS关键性零组件如GPS芯片组的供应仍掌握在几家国外厂商手中,国内厂家的机会不大,但由GPS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与服务提供仍然能够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资金和人力的新领域。例如,生产移动电话的厂商可将GPS功能纳入未来产品设计之中,而开发其它电子产品的厂商也可考虑将GPS与现有产品相结合,使得产品更符合功能多元化的趋势。GPS提供的地理方位是以经度与纬度表示的,必须有电子地图的配合才能发挥功效,这对于我国电子地图的开发商而言也意味着无限商机。目前GPS系统的成本已大大降低,GPS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出租车、430万辆的货运车、170万辆的客运车和各类船只90多万,铁路和航空方面也拥有相当数量的运输载体。国内物流业是朝阳行业,物流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各类运输载体的迅速增加。

随着人们对运输载体的监控、跟踪以及智能化管理的要求提高,GPS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如果GPS跟踪系统从特种车辆应用扩展到私家车辆和公众车辆应用,特别是长途运输车辆应用,则市场将迅速扩大,估计每年将会有超过10万以上的装车量,产值约为4亿元。

我国轿车普及率极低,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国内轿车市场容量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呈较快的速度增长。中国加入WTO后,由于汽车进口关税下降,轿车售价随之降低,市场需求更加旺盛。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1年汽车销售236.37万辆,同比增长13.29%。其中,轿车销售72.1463万辆,同比增长18.25%。由此可见,轿车的销售量增长率明显高于汽车平均增长率。轿车的市场需求日趋旺盛,据悉,2002年前6个月,轿车销量同比增长率达到约28%。

具有导航、定位、防盗等十分实用功能的GPS在日益增长的轿车市场中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如果新增车辆中有10%的装车量,则每年需求量将超过7万台。未来当GPS性价比进一步提高时,其市场需求将呈倍增趋势。

目前,国内GPS导航应用处于导入期,根据西方国家经验,从长远看,市场容量极大。GPS导航应用较为普遍的是北美、欧洲、日本等地,汽车导航销售额雄居各类GPS市场之首。根据统计,2000年汽车导航系统销售额占GPS销售收入的35.4%。而我国之GPS导航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GPS控制、定位、跟踪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导入期。如果与GPS紧密相关的电子地图逐步完善,并且不断丰富动态内容,提高GPS导航的实用性,则未来导航系统的市场前景相当看好,其市场容量将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而大幅度增加。

不成熟的消费市场
但是,GPS车载系统市场并没有像开发商们所预期的那样出现热销局面,离叫座尚有一段距离。

消费者对GPS缺乏了解。一位从事开发GPS软件的工程师说,现在之所以在GPS市场企业一直唱独角戏,是因为开发成本高,使GPS车载系统的价格居高不下,上万元钱的东西,要物有所值才会卖得好。这位工程师还表示,既缺乏对消费者有效指导,又缺乏实际应用的更多功能,生产及开发产品的企业一厢情愿,因此,消费者冷眼旁观的现象还将持续。

电子地图有待进一步开放。众所周知,在GPS导航系统中,最重要的就要算产品所提供的电子地图了。据了解,电子城市地图资源一直为国家严格控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普通老百姓所用,应该说是GPS面对的最大难题。当初,安装在丰田威驰上DVD语音及GPS车载系统软件,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4个城市的地图可供消费者应用。国家对电子地图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着GPS车载导航系统消费市场的大小,从现状看,目前国内所开放的电子地图还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全部需求。

消费需求不强烈。毋庸置疑,GPS的市场而今已经发展成型,但仍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面对。我们的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车载导航系统,恐怕是众多厂家所要率先解决的问题。价格不菲的GPS导航产品市场需求不足,也将成为该类产品不可能在中国市场迅速普及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在GPS导航产品市场发达的美国、日本,人们日常开车出行的半径里程都在数百公里,大多数的道路都是城际之间的,因此对导航设备有需求。而中国大多数车主的日常出行半径里程仅为其1/10,而且大多数是往返在所居住地固定的道路上。

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国外越来越普及的GPS综合管理系统在我国还处于各自为阵、零打碎敲的散乱状态,没有统一的平台支持,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如北京出租车采用的GPS系统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系统不能互通,难以升级。不同公司的GPS产品及运营系统不能通用、兼容、联网,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及质量标准方面存在着问题。此外,涉足该领域企业的实力、水平和信誉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上存在不足,收费标准尚待市场统一规范,这些问题妨碍了该产品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