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天气变冷时,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得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进而导致人体血压升高,而老年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对血压的调控能力又稍微差一些,因此,血压的波动会更加明显一些,这就使得原本挺管用的降压药在寒冷天气时就变得不太管用了。如果这时候不及时调整药物,血压持续升高后,患者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严重地威胁健康。
人体在外界干冷的环境下受到明显影响。在寒冷的冬季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儿茶酚胺分泌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率增快等因素导致血压增高。血浆和尿液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增加是有力的佐证,肾尿钠排泄也可见到冬季减少夏季增多的周期性变化。
有些人的血压的确存在类似的一些情况,冬天会高一些,夏天就会低一些。表现在某些患者身上,可以表现为冬天血压高,夏天血压正常。其实,对于很多健康人来说,血压也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只不过那是在正常范围内的变化,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超出了正常范围,走向了异常。
我们通常都知道血压的晨峰值最高,所以早上测血压都多,而清晨正是全身在睡眠苏醒后绝大部份激素分泌最活跃的时侯尤是在寒冷的冬季,有人研究过夏季和冬季清晨的各种内、外分泌激素水平,发现冬季明显高于夏季。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主要就是热胀冷缩的问题,很多物质都会热症冷缩,而血管也不例外,在冬天的寒冷天气下,人体的血管会收缩,在相同的血容量下,血管受到的压力也会更大,而夏天天气炎热,血管会有一定的舒张,在舒张状态下,血管的所受的压力就会降低,反映在血压值上,就是血压测量值有所降低,甚至有的患者朋友会恢复正常值。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会使人体的血容量有所下降,这也是夏天血压有所降低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