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问题学生要坚持激励性原则,用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动力。
众多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问题学生"容易出"问题",表现在行为上,易惹是生非;表现在学同上,学习效率低、学可成绩差。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这些学生往往学习心理状态差,学习环境不好,或学习方法不科学。久而久之,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争取成功的自信心,在思想深处背上了包袱,存在沉重的自卑感。
对这些人的教育决不能采取简单的批评与训斥,而要采取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法,去进行教育疏导。
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对他们要寄予较高的期望,相信他们也是"明天的太阳",相信他们经过努力会有较大发展,乃至成为优秀学生。
其次,在行动上,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选用一些曾一度受挫而处于后进地位、后经奋发努力而成才的名人,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本校的由后进变先进的典型的人和事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用知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兴盛、对社会的进步和自身修养的作用去激励他们,帮助这些"问题学生"确立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即学习的动机、信心、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意志力,促使他们一步步进取。
对于问题学生,家长或者老师是在没办法,可以求助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像豚海心理咨询咨询在青少年问题这块就做的挺好的,对于青少年厌学、叛逆、暴躁等问题都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
我是看到广告到店后可以领取免费心理测评,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体验一下,没想到老师和蔼可亲、也非常专业,首先了解了我个人情况,还签了保密协定,这个非常赞,确实效果不错,老师引导我去探寻内心真实的想法去认清自己,然后给予意见和建议
分析问题学生的特点
1、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比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表现为校内不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低下。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听课习惯和效果不佳,作业书写不规范、质量较低,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长期的学习不理想或受教师、家长和同学的歧视,使处在“阴冷”环境和氛围中的问题学生出现自卑心理障碍。
2、问题学生离校后没有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有效的监督,绝大多数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有所缺失,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加大了学生出现问题的几率。
3、因为缺乏起码的是非善恶观念的引导,加上校内外交友不善,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容易沾染不良习惯,一旦教师和家长引导不当、措施不力,极易引发突发事件。
4、长期的心理不健全,为人偏执,遇事没有冷静思考、冲动,一些学生会产生极强的逆反性心理障碍,造成严重后果。
5、问题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有要求得到别人尊重的强烈愿望,他们有较强的个性,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
6、问题学生很爱面子,自己做错了也不敢承认,不敢面对现实,总想别人给台阶他(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