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的命运极其悲惨,她三岁丧母,七岁别父,被抵债当童养媳,十七岁守寡。在社会面前,她是十足的弱者,令人凄然,但她对此不明就里,时代给她规定的观念使她默认了不公正的命运,她承认了这一社会秩序。这从以下两支唱词可以看出:
[油葫芦]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须知道人心不似水长流。我从三岁母亲身亡后,到七岁与父亲离久。嫁的个同住人,他可又拔着短筹;撇的俺婆妇每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瞅?
[天下乐]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她不怨天尤人,只怪命运不公,说是“八字儿载着一世忧”、“前世烧香不到头”造成的。此时的她只想恪守妇道,苟安于人世。诚如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民在历史上只有两种命运: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第二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此时的窦娥,虽遭生活不幸,却安于现状,可谓“暂时做稳了奴隶”。
在古代,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这种题材的作品多之又多。而且女主角为相国千金,侯门小姐的也不少。崔莺莺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既然这类作品如此甚多,为什么百年来崔莺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是如此深刻,甚至是别的千金小姐的形象所无法取代的呢?
我认为是由于崔莺莺的形象所表现出的不温不火,收放自如的“真实”所致。
至于这一点,表现得最出色的莫过于“赖简”。她爱张生是无疑的,但是母命难违,男女授受不亲啊。然而,爱情的力量使她产生了对封建礼教“叛逆”的思想。让她在那个时代作出大胆的“写信约会”的举动。这是合理的,乃人之常情,即遇到真爱,便一心想得到。只是由于那个封建的时代,有些人有这个想头却不敢为,有些人有这个相想头大胆而为了。崔莺莺就是如此,且抛开了她深受封建礼教教化很深的贵族身份。正是这种叛逆精神显示了她的可贵。
可是既然如此又为何要赖简呢?是她退缩了吗?我觉得这个描写正是崔莺莺的真实之处。因为崔莺莺看到越墙而过的张生,当时并无“赖简”之举,而且当时对张生的一句话正说处了她内心最大的顾虑:“红娘在这里呢!”这也就是她后来“赖简”的直接原因,——她从张生那儿得知红娘早已知晓她和张生私会的事。问题是她为什么怕红娘知道这件事?红娘是她的贴身丫鬟,难道这还信不过她?恐怕不是怕红娘“泄密”这么简单。无论如何,崔莺莺是一个从小受封建礼教“教化”很深的女子,对于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她无论是对还是不对,基于这是人们当时普遍的观点,她内心都不敢加以直然的否定。强烈的“社会舆论”使她举棋不定,而红娘知道了这件时,更增加了她内心的由于和恐惧。这正是对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压制极深,想突破她又犹豫不决的封建贵族女子的真实写照!
相比起来,白朴的《墙头马上》中所描写的李千金,和崔莺莺一样,都是侯门千金,并和裴少俊一见钟情,李千金不顾封建礼教的压迫在没有明媒正娶的情况下与裴结合,并在离家出走,金屋藏娇的情形下和裴育有两子。或许有写人会认为李的做法反封建反得更彻底。可放到当时的背景下,似乎有写不大现实,因为李毕竟接受过封建礼教,她虽有此想头末叶未必真敢如此。更何况像她的这种情况在今天也未必让所有人都接受。所以,我总觉得有点假。
因而,崔莺莺的传简,赖简更显得真实一写,也正是由于这种真实,不温不火,重视细节的刻画,才使《西厢记》这部传统剧目经久不衰!
她们有可比性吗?
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