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大多数“而”字的用法,要如何判断它们的意思和作用

是关于初二的文言文
2024-12-25 23:43:5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二十几个。 

下面我把古汉语首选的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译]:“凡是捕杀他物持物而咬这一类的,一定深雕它的爪,突出它的眼睛,振起它的鳞与颊毛。”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译]:“这儿,你的母亲曾经站立过”。 

三连词。 

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译]:“河曲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后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故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译]:“所以中国的画,在肖像画以外,多半用想象构成图画的内容”。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君子以说的多做的少为耻。”注:“言而”即“言之”。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译]:“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党政的那些人危险极了!”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译]:“那些都城的人士,衣带下垂飘左右,那些贵族的女儿,发如蝎尾翅在首。”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译]:“桀、纣、幽、厉,……不能够改正他声色的欲望。”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译]:“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 

两个读音,十六种用法,十六个例句和翻译,全打完了,你参考吧。我的水平只能如此。 

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或需要哪方面的例句,你可再发问,我知道的再做解答。 

我在《汉语大字典》中又查到了几个《辞源》没有收的“而”的解释。 补充出来,你参考吧。 

即,就是。常与“非”对用,构成“非……而……”。《战国策·楚策一》:“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译]:“大凡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国就是楚国;不是楚国,就是秦国。” 

代词 

表示指示,相当于“此”。《战国策·赵策一》:“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译]:“豫让拔出宝剑,三次跳起来,挥剑击刺襄子的衣服,喊着:‘天啊!这样,我可以报答知伯之恩了。’” 

副词。⒈表示时间,相当于“才”。《左传·襄公九年》:“有四德者,《随》而无咎。”[译]:“具有上述四种德性的人,占到‘随’卦才没有灾祸。” 

⒉表示范围,相当于“只”、“唯独”。《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不担心(财物)少,而担心(分配)不均匀;不担心贫困,而担心(人心)不安定。” 

⒊表示继续,相当于“犹”、“还”。《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活到四十岁还被人厌恶,他这一生也就没有希望了。” 

《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译]:“舜该算最孝的人了吧,五十岁还怀恋(父母)。”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回答2: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回答3:

1、而,一般用作转折:似是~非——看上去相似却又不是。
2、而,一般作为并列:而且的意思,学而时习之——学习并且经常复习
3、还有句末“而已”是“……罢了”或者同现在的“而已”的意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撤了屏障后看他,只不过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根抚尺而已。
4、古文“而”同“尔”的用法: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5、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人如果没有信誉,真不知道他还有何用处。

回答4:

而:
1【名词】颊毛
2【代词】你们 《史记.高祖本纪》:“此后亦非~所知也。”
3【动词】象,如 《荀子.强国》:“黭然~雷击之,如墙厌之。”
4【连词】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词组之间,表示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5【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无意 《庄子》:“担囊~趋”
6【连词】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含有“如果”“却”的意思 《劝学》:“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7【助词】表示语气,相当于“啊”“吧” “罢了” 《口技》:“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而”通假:
通“能”
1【动词】能够 《淮南子.原道训》:“行弱~强,用弱~强。”
2【名词】才能 《逍遥游》:“徳合一君,~征一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