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①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②
【作者】
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排行十二,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
十四年 (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 (806)中才识兼茂明于体
用科,补盩厔(今周至)县尉。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上书
忤执政,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
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终刑部尚书。早年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并称元、
白。晚年与刘禹锡酬唱,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全唐诗》存诗三
十九卷。
【注释】
①离离:形容野草很多。 ②萋萋:草色。《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贵族的后代,这里泛指远游者。
【品评】
《唐摭言》卷七云:“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
‘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
尽, 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 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
耳。’”《幽闲鼓吹》、《唐语林》、《北梦琐言》、《能改齐漫录》、《全
唐诗话》等都有类似记载,从而扩大了这首诗的影响。“赋得”,是“赋”诗
“得”题的意思。“得”什么题, 由人限定。 除进士科考试命题外,常见的
“赋得”诗有两类:一类是取成句为题,如骆宾王的《赋得“白云抱幽石”》;
另一类是咏物兼送别,如刘孝孙《赋得春莺送友人》。白居易的这一首,属于
后一类。
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扣题目甚紧:先写古原草,后写送别,但
写古原而暗寓别情,写送别而不离草色。第一句以“古原草”点题,前加“离
离”,状其稠密、茂盛,与次句的“荣”和末句的“萋萋”呼应。次句“一岁
一枯荣”虽“荣”、“枯”并举,却落脚于“荣”,表明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
“荣”是主要的、本质的。春“荣”冬“枯”,这是“原上草”的特点。诗人
倒置一岁之中先“荣”后“枯”的顺序,既表现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
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离离”,绿遍古原的画卷。次联“野火烧不尽”承“枯”,
“春风吹又生”承“荣”。就字面看,两相对偶,铢两悉称;但就意义言,却
一气奔注,上下贯通,讲的都是“原上草”,而重点落到下句,与第二句“荣”、
“枯”并举而重点归“荣”契合。第三联就“春风吹又生”作尽情描绘。出句
从嗅觉方面落墨:“远芳”,即播散得很远的“草”香。这“草”香,从“原”
上散发,直侵入伸向天边的“古道”。对句从视觉方面着笔:“晴翠”,即阳
光下闪亮的“草”色。这“草”色,从“原”上延展,直连接遥远的荒城。十
个字,把经过野火焚烧的“原上草”,写得何等色香兼美,气势磅礴!以上赋
“古原草”,似与“送别”无关。而读到尾联,便感到前面所写的“离离”之
“草”立刻充满“别情”。眼前是“古原”,而“王孙”一去,不是首先要穿
过那“古原”吗?“原上草”“远芳侵古道”,“王孙”不是也要随着“远芳”
踏上“古道”吗?“原上草”“晴翠接荒城”,“王孙”不是也要随着“晴翠”
走向“荒城”吗?诗中的两个“又”字,看来是有意重复。“原上草”“一岁”
一“枯”,而“春风吹又生”,循环不已。每当“原上草”“春风吹又生”,
就“又送王孙去”,也循环不已。就这样,作者把“咏物”和“送别”多层次
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前六句,以“原上草”为主语,一气盘旋,胍络分明。后两句以“又送”
转入“送别”,又以“萋萋”照应首句的“离离”,回到“原上草”。章法谨
严,通体完美。中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对仗工整而气势流
走,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优点。它歌颂野草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给人以乐
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蔑视“野火”而赞美“春风”,又含有深刻寓义。它在当
时就受到前辈诗人称赞,直到现在还被人引用,并非偶然。
编辑于 2012-04-11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12个回答
小孩唐诗三百首京东玩具乐器,见证成长!
值得一看的唐诗三百首相关信息推荐
小孩唐诗三百首-京东耐摔材质,操作简单,创意无限,妙不可言,成长快人一步!
m.jd.com广告
唐诗三百首全集钢笔字-淘宝家电,本季热卖单品大集合。
根据基础教育相关内容为您推荐
唐诗三百首全集钢笔字,上淘宝,百万家电产品,货品齐全。售后无忧,折扣天天有。淘宝网,必有你爱!
simba.taobao.com广告
白居易赞美小草的诗有哪些?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lanqiuwangzi 正在咨询一个法律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书法作品欣赏,名家真迹,限量抢藏,微拍堂捡漏0元起
书法作品欣赏,国画,书法,字帖,碑帖,种类齐全,名家真迹,直播拍卖,0元起拍!
广告2021-01-07
白居易一首赞美小草的诗
白居易一首赞美小草的诗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扩展资料: 《赋得古原草送别》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
287赞·13,293浏览2019-03-07
白居易的哪首诗是赞美小草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①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② 【作者】 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排行十二,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 十四年 (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 (806)中才识兼茂明于体 用科,补盩厔(今周至)县尉。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上书 忤执政,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 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终刑部尚书。早年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并称元、 白。晚年与刘禹锡酬唱,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全唐诗》存诗三 十九卷。 【注释】 ①离离:形容野草很多。 ②萋萋:草色。《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贵族的后代,这里泛指远游者。 【品评】 《唐摭言》卷七云:“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 ‘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 尽, 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 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 耳。’”《幽闲鼓吹》、《唐语林》、《北梦琐言》、《能改齐漫录》、《全 唐诗话》等都有类似记载,从而扩大了这首诗的影响。“赋得”,是“赋”诗 “得”题的意思。“得”什么题, 由人限定。 除进士科考试命题外,常见的 “赋得”诗有两类:一类是取成句为题,如骆宾王的《赋得“白云抱幽石”》; 另一类是咏物兼送别,如刘孝孙《赋得春莺送友人》。白居易的这一首,属于 后一类。 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扣题目甚紧:先写古原草,后写送别,但 写古原而暗寓别情,写送别而不离草色。第一句以“古原草”点题,前加“离 离”,状其稠密、茂盛,与次句的“荣”和末句的“萋萋”呼应。次句“一岁 一枯荣”虽“荣”、“枯”并举,却落脚于“荣”,表明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 “荣”是主要的、本质的。春“荣”冬“枯”,这是“原上草”的特点。诗人 倒置一岁之中先“荣”后“枯”的顺序,既表现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 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离离”,绿遍古原的画卷。次联“野火烧不尽”承“枯”, “春风吹又生”承“荣”。就字面看,两相对偶,铢两悉称;但就意义言,却 一气奔注,上下贯通,讲的都是“原上草”,而重点落到下句,与第二句“荣”、 “枯”并举而重点归“荣”契合。第三联就“春风吹又生”作尽情描绘。出句 从嗅觉方面落墨:“远芳”,即播散得很远的“草”香。这“草”香,从“原” 上散发,直侵入伸向天边的“古道”。对句从视觉方面着笔:“晴翠”,即阳 光下闪亮的“草”色。这“草”色,从“原”上延展,直连接遥远的荒城。十 个字,把经过野火焚烧的“原上草”,写得何等色香兼美,气势磅礴!以上赋 “古原草”,似与“送别”无关。而读到尾联,便感到前面所写的“离离”之 “草”立刻充满“别情”。眼前是“古原”,而“王孙”一去,不是首先要穿 过那“古原”吗?“原上草”“远芳侵古道”,“王孙”不是也要随着“远芳” 踏上“古道”吗?“原上草”“晴翠接荒城”,“王孙”不是也要随着“晴翠” 走向“荒城”吗?诗中的两个“又”字,看来是有意重复。“原上草”“一岁” 一“枯”,而“春风吹又生”,循环不已。每当“原上草”“春风吹又生”, 就“又送王孙去”,也循环不已。就这样,作者把“咏物”和“送别”多层次 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前六句,以“原上草”为主语,一气盘旋,胍络分明。后两句以“又送” 转入“送别”,又以“萋萋”照应首句的“离离”,回到“原上草”。章法谨 严,通体完美。中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对仗工整而气势流 走,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优点。它歌颂野草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给人以乐 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蔑视“野火”而赞美“春风”,又含有深刻寓义。它在当 时就受到前辈诗人称赞,直到现在还被人引用,并非偶然。
2赞·1,617浏览
白居易描写“小草”的诗句有哪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寒食野望吟》 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南湖早春》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望驿台》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漠漠凄凄愁满眼,就中惆怅是江蓠。——《江边草》 江边小草随风摇摆充满愁绪,所有的惆怅都洒落在江中。 罢草紫泥诏,起吟红药诗。——《草词毕遇芍药初开》 小草捣碎后变成了紫色的泥状,站起身来吟一首红药诗。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早冬》 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春题湖上》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12赞·146浏览2019-09-05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哪一首赞颂小草的古诗
在为你的美而陶醉、流泪。你的宇宙里,就是我失眠 的重地,所有爱的走失都在你宇宙的梦里,我在你艺 术的天地里遨游,象牛郎星和织女星在漂浮,我醉卧在你银河的梦里。
15赞·483浏览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句古诗句赞美了小草有旺盛的生命力,请你写下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0赞·359浏览2019-06-20
唐诗三百首全集钢笔字-淘宝家电,本季热卖单品大集合。
根据文中提到的白居易为您推荐
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唐诗三百首全集钢笔字-淘宝家电,本季热卖单品大集合。
根据文中提到的白居易为您推荐
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正在加载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①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②
【作者】
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排行十二,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
十四年 (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 (806)中才识兼茂明于体
用科,补盩厔(今周至)县尉。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上书
忤执政,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
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终刑部尚书。早年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并称元、
白。晚年与刘禹锡酬唱,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全唐诗》存诗三
十九卷。
【注释】
①离离:形容野草很多。 ②萋萋:草色。《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贵族的后代,这里泛指远游者。
【品评】
《唐摭言》卷七云:“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
‘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
尽, 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 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
耳。’”《幽闲鼓吹》、《唐语林》、《北梦琐言》、《能改齐漫录》、《全
唐诗话》等都有类似记载,从而扩大了这首诗的影响。“赋得”,是“赋”诗
“得”题的意思。“得”什么题, 由人限定。 除进士科考试命题外,常见的
“赋得”诗有两类:一类是取成句为题,如骆宾王的《赋得“白云抱幽石”》;
另一类是咏物兼送别,如刘孝孙《赋得春莺送友人》。白居易的这一首,属于
后一类。
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扣题目甚紧:先写古原草,后写送别,但
写古原而暗寓别情,写送别而不离草色。第一句以“古原草”点题,前加“离
离”,状其稠密、茂盛,与次句的“荣”和末句的“萋萋”呼应。次句“一岁
一枯荣”虽“荣”、“枯”并举,却落脚于“荣”,表明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
“荣”是主要的、本质的。春“荣”冬“枯”,这是“原上草”的特点。诗人
倒置一岁之中先“荣”后“枯”的顺序,既表现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
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离离”,绿遍古原的画卷。次联“野火烧不尽”承“枯”,
“春风吹又生”承“荣”。就字面看,两相对偶,铢两悉称;但就意义言,却
一气奔注,上下贯通,讲的都是“原上草”,而重点落到下句,与第二句“荣”、
“枯”并举而重点归“荣”契合。第三联就“春风吹又生”作尽情描绘。出句
从嗅觉方面落墨:“远芳”,即播散得很远的“草”香。这“草”香,从“原”
上散发,直侵入伸向天边的“古道”。对句从视觉方面着笔:“晴翠”,即阳
光下闪亮的“草”色。这“草”色,从“原”上延展,直连接遥远的荒城。十
个字,把经过野火焚烧的“原上草”,写得何等色香兼美,气势磅礴!以上赋
“古原草”,似与“送别”无关。而读到尾联,便感到前面所写的“离离”之
“草”立刻充满“别情”。眼前是“古原”,而“王孙”一去,不是首先要穿
过那“古原”吗?“原上草”“远芳侵古道”,“王孙”不是也要随着“远芳”
踏上“古道”吗?“原上草”“晴翠接荒城”,“王孙”不是也要随着“晴翠”
走向“荒城”吗?诗中的两个“又”字,看来是有意重复。“原上草”“一岁”
一“枯”,而“春风吹又生”,循环不已。每当“原上草”“春风吹又生”,
就“又送王孙去”,也循环不已。就这样,作者把“咏物”和“送别”多层次
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前六句,以“原上草”为主语,一气盘旋,胍络分明。后两句以“又送”
转入“送别”,又以“萋萋”照应首句的“离离”,回到“原上草”。章法谨
严,通体完美。中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对仗工整而气势流
走,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优点。它歌颂野草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给人以乐
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蔑视“野火”而赞美“春风”,又含有深刻寓义。它在当
时就受到前辈诗人称赞,直到现在还被人引用,并非偶然。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①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②
【作者】
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排行十二,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
十四年 (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 (806)中才识兼茂明于体
用科,补盩厔(今周至)县尉。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上书
忤执政,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
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终刑部尚书。早年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并称元、
白。晚年与刘禹锡酬唱,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全唐诗》存诗三
十九卷。
【注释】
①离离:形容野草很多。 ②萋萋:草色。《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贵族的后代,这里泛指远游者。
【品评】
《唐摭言》卷七云:“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
‘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
尽, 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 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
耳。’”《幽闲鼓吹》、《唐语林》、《北梦琐言》、《能改齐漫录》、《全
唐诗话》等都有类似记载,从而扩大了这首诗的影响。“赋得”,是“赋”诗
“得”题的意思。“得”什么题, 由人限定。 除进士科考试命题外,常见的
“赋得”诗有两类:一类是取成句为题,如骆宾王的《赋得“白云抱幽石”》;
另一类是咏物兼送别,如刘孝孙《赋得春莺送友人》。白居易的这一首,属于
后一类。
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扣题目甚紧:先写古原草,后写送别,但
写古原而暗寓别情,写送别而不离草色。第一句以“古原草”点题,前加“离
离”,状其稠密、茂盛,与次句的“荣”和末句的“萋萋”呼应。次句“一岁
一枯荣”虽“荣”、“枯”并举,却落脚于“荣”,表明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
“荣”是主要的、本质的。春“荣”冬“枯”,这是“原上草”的特点。诗人
倒置一岁之中先“荣”后“枯”的顺序,既表现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
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离离”,绿遍古原的画卷。次联“野火烧不尽”承“枯”,
“春风吹又生”承“荣”。就字面看,两相对偶,铢两悉称;但就意义言,却
一气奔注,上下贯通,讲的都是“原上草”,而重点落到下句,与第二句“荣”、
“枯”并举而重点归“荣”契合。第三联就“春风吹又生”作尽情描绘。出句
从嗅觉方面落墨:“远芳”,即播散得很远的“草”香。这“草”香,从“原”
上散发,直侵入伸向天边的“古道”。对句从视觉方面着笔:“晴翠”,即阳
光下闪亮的“草”色。这“草”色,从“原”上延展,直连接遥远的荒城。十
个字,把经过野火焚烧的“原上草”,写得何等色香兼美,气势磅礴!以上赋
“古原草”,似与“送别”无关。而读到尾联,便感到前面所写的“离离”之
“草”立刻充满“别情”。眼前是“古原”,而“王孙”一去,不是首先要穿
过那“古原”吗?“原上草”“远芳侵古道”,“王孙”不是也要随着“远芳”
踏上“古道”吗?“原上草”“晴翠接荒城”,“王孙”不是也要随着“晴翠”
走向“荒城”吗?诗中的两个“又”字,看来是有意重复。“原上草”“一岁”
一“枯”,而“春风吹又生”,循环不已。每当“原上草”“春风吹又生”,
就“又送王孙去”,也循环不已。就这样,作者把“咏物”和“送别”多层次
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前六句,以“原上草”为主语,一气盘旋,胍络分明。后两句以“又送”
转入“送别”,又以“萋萋”照应首句的“离离”,回到“原上草”。章法谨
严,通体完美。中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对仗工整而气势流
走,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优点。它歌颂野草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给人以乐
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蔑视“野火”而赞美“春风”,又含有深刻寓义。它在当
时就受到前辈诗人称赞,直到现在还被人引用,并非偶然。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②,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
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排行十二,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
十四年 (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 (806)中才识兼茂明于体
用科,补盩厔(今周至)县尉。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上书
忤执政,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
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终刑部尚书。早年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并称元、
白。晚年与刘禹锡酬唱,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全唐诗》存诗三
十九卷。
【注释】
①离离:形容野草很多。 ②萋萋:草色。《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贵族的后代,这里泛指远游者。
【品评】
《唐摭言》卷七云:“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
‘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
尽, 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 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
耳。’”《幽闲鼓吹》、《唐语林》、《北梦琐言》、《能改齐漫录》、《全
唐诗话》等都有类似记载,从而扩大了这首诗的影响。“赋得”,是“赋”诗
“得”题的意思。“得”什么题, 由人限定。 除进士科考试命题外,常见的
“赋得”诗有两类:一类是取成句为题,如骆宾王的《赋得“白云抱幽石”》;
另一类是咏物兼送别,如刘孝孙《赋得春莺送友人》。白居易的这一首,属于
后一类。
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扣题目甚紧:先写古原草,后写送别,但
写古原而暗寓别情,写送别而不离草色。第一句以“古原草”点题,前加“离
离”,状其稠密、茂盛,与次句的“荣”和末句的“萋萋”呼应。次句“一岁
一枯荣”虽“荣”、“枯”并举,却落脚于“荣”,表明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
“荣”是主要的、本质的。春“荣”冬“枯”,这是“原上草”的特点。诗人
倒置一岁之中先“荣”后“枯”的顺序,既表现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
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离离”,绿遍古原的画卷。次联“野火烧不尽”承“枯”,
“春风吹又生”承“荣”。就字面看,两相对偶,铢两悉称;但就意义言,却
一气奔注,上下贯通,讲的都是“原上草”,而重点落到下句,与第二句“荣”、
“枯”并举而重点归“荣”契合。第三联就“春风吹又生”作尽情描绘。出句
从嗅觉方面落墨:“远芳”,即播散得很远的“草”香。这“草”香,从“原”
上散发,直侵入伸向天边的“古道”。对句从视觉方面着笔:“晴翠”,即阳
光下闪亮的“草”色。这“草”色,从“原”上延展,直连接遥远的荒城。十
个字,把经过野火焚烧的“原上草”,写得何等色香兼美,气势磅礴!以上赋
“古原草”,似与“送别”无关。而读到尾联,便感到前面所写的“离离”之
“草”立刻充满“别情”。眼前是“古原”,而“王孙”一去,不是首先要穿
过那“古原”吗?“原上草”“远芳侵古道”,“王孙”不是也要随着“远芳”
踏上“古道”吗?“原上草”“晴翠接荒城”,“王孙”不是也要随着“晴翠”
走向“荒城”吗?诗中的两个“又”字,看来是有意重复。“原上草”“一岁”
一“枯”,而“春风吹又生”,循环不已。每当“原上草”“春风吹又生”,
就“又送王孙去”,也循环不已。就这样,作者把“咏物”和“送别”多层次
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前六句,以“原上草”为主语,一气盘旋,胍络分明。后两句以“又送”
转入“送别”,又以“萋萋”照应首句的“离离”,回到“原上草”。章法谨
严,通体完美。中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对仗工整而气势流
走,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优点。它歌颂野草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给人以乐
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蔑视“野火”而赞美“春风”,又含有深刻寓义。它在当
时就受到前辈诗人称赞,直到现在还被人引用,并非偶然.
还有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①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②
【作者】
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排行十二,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
十四年 (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 (806)中才识兼茂明于体
用科,补盩厔(今周至)县尉。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上书
忤执政,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
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终刑部尚书。早年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并称元、
白。晚年与刘禹锡酬唱,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全唐诗》存诗三
十九卷。
【注释】
①离离:形容野草很多。 ②萋萋:草色。《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贵族的后代,这里泛指远游者。
【品评】
《唐摭言》卷七云:“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
‘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
尽, 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 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
耳。’”《幽闲鼓吹》、《唐语林》、《北梦琐言》、《能改齐漫录》、《全
唐诗话》等都有类似记载,从而扩大了这首诗的影响。“赋得”,是“赋”诗
“得”题的意思。“得”什么题, 由人限定。 除进士科考试命题外,常见的
“赋得”诗有两类:一类是取成句为题,如骆宾王的《赋得“白云抱幽石”》;
另一类是咏物兼送别,如刘孝孙《赋得春莺送友人》。白居易的这一首,属于
后一类。
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扣题目甚紧:先写古原草,后写送别,但
写古原而暗寓别情,写送别而不离草色。第一句以“古原草”点题,前加“离
离”,状其稠密、茂盛,与次句的“荣”和末句的“萋萋”呼应。次句“一岁
一枯荣”虽“荣”、“枯”并举,却落脚于“荣”,表明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
“荣”是主要的、本质的。春“荣”冬“枯”,这是“原上草”的特点。诗人
倒置一岁之中先“荣”后“枯”的顺序,既表现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
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离离”,绿遍古原的画卷。次联“野火烧不尽”承“枯”,
“春风吹又生”承“荣”。就字面看,两相对偶,铢两悉称;但就意义言,却
一气奔注,上下贯通,讲的都是“原上草”,而重点落到下句,与第二句“荣”、
“枯”并举而重点归“荣”契合。第三联就“春风吹又生”作尽情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