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周期长短不一,最长周期减去最短周期其差超过120毫秒,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年轻人,尤其是心率较慢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例如服洋地黄或吗啡之后)。窦性心律不齐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临床表现:
窦性心律不齐很少出现症状,但有时两次心搏之间相差较长时,可致心悸感。
诊断依据:
1.心电图上心律是窦性心律,即P波是窦性P波。
2.同一导联最长P-P间隔与最短P-P间隔之差大于120毫秒。
治疗原则:
窦性心律不齐本身一般不必治疗。 活动后心率增快则消失。
专家提示:
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年轻人,通常不必治疗,活动后心率增快则消失。对有症状者使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从医学上讲,窦性心率不齐分两类,一类是呼吸性、一类是非呼吸性,前者主要是与生理性变化有关属于正常的,不需要进行治疗。后者多半出现在某些心脏病中,同时伴有心电图的其他改变容易发现。单纯的呼吸性窦性心率不齐是属于正常的,但是不能够代替所有的检查,如果其他的检查都正常的话就可以不用管它。
年轻人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可以出现:
(1)生理性的心律失常:如年轻人易激动、兴奋,从而交感神经兴奋而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如过度劳累,激动,饮酒过量,还可出现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能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而出现功能性的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2)出现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如无明显病史时,往往症状不重,或明显疲劳后出现症状,多见于心肌炎病人,有的无明确病史。据症状体征考虑是较严重心律失常时,由心肌炎遗留的后遗症所致,或经辅助检查而确诊为先天性的心脏传导系统存在附加束所致。亦有个别患者年轻体壮,心肌炎病史不明确,或有感染,发烧,未引起重视,心脏已存在潜在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但症状不突出,因突然剧烈运动而突然死亡,尸体解剖发现心肌炎症存在。因此,年轻人也应当有病及时治疗,定期体检有利于健康。
窦性心律不齐一般并不出现什么危害性 ,不需特殊治疗 ;早搏如果是偶然发生 ,也毋须治疗 ;如为频发早搏 ,且本人有自觉症状 ,应请医生检查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 ,以便对症治疗 ;
在窦性心律失常还得分开是过缓还是过速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指挥。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每分钟约为60—100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即心率就是由此而来。但这个频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呼吸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我们称其为心律失常。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数跳,呼气时又可减慢数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因此,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减速跟呼吸之间有没有关系。只要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正常人没有特殊体质(如:运动员)的话,窦性心律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心律不齐的危害主要有:可使血液循环失常;心律不齐较严重可致窦性停博、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出现心动过速综合症;心律不齐可导致猝死。发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最高。所以建议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