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音词指的是声、韵、调完全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语言的音节是有限的,要表示越来越多的客观事物就必然会产生一些同音词。
同音词是读音相同而意义上毫无联系的一组词,例如:“张”和“章”、“逝世”和“世事”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即普通话)中,音节总数只有407个,如果按照GB2312 80《信息交换用汉语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收录的6763个汉字进行统计,音节总数只有397个,加上“四声”的变化,现代汉语的音节总数也不超过1500个。用这样少的音节去表达数十万个词构成的现代汉语词汇,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数目众多的同音词。
大量同音词的存在有它积极的一面,它使得汉语的表达多了同音双关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好,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涵义丰富。毛泽东同志的《蝶恋花·游仙(答李淑一)》的起句“我失骄杨君失柳”,就是用同音双关的形式表现了作者对杨开慧、柳直荀二位烈士的无限追忆怀念之情。再如上海市第一食品公司的广告词“食新食异、食全食美”,也是用同音词的特点,仿拟成语“实心实意”和“十全十美”而成,使其入眼明快,联想迅疾,过目不忘。
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量同音词的存在,也给汉语的应用带来了很多障碍。
同音词常使语义表达不明。著名相声小段“送钟”里所描述的一连串令人捧腹的故事就是对同音词造成的生活中的误解的最生动写照。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诸如对数字的迷信等不良现象,许多也是由同音词(包括近音词)引发的。
同音词的大量存在也使得许多人在汉字的书写上出现众多的别字。例如将“唉声叹气”写成“哀声叹气”,将“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将“川流不息”写成“穿流不息”等,这自然与书写者对词语语义的理解不明有关,而这种理解不明不能不说很大一部分是由同音词造成的。
同音词的大量存在更给信息的现代化带来困难。在计算机处理汉字方面,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汉字进入计算机的方法问题。最早出现的汉字输入方法就是汉语拼音输入法,它无需编码,只要学会英文键盘的使用方法,会汉语拼音,就可以向计算机输入汉字。可是,这种输入法也最先被贬入“备用输入法”之列,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同音重码率太高。由此,十多年来使得许多专家学者不得不花费无数宝贵的时间付出巨大的精力去探索研究新的汉字输入方法,至今已经产生了一百多种方案,上机使用的也已近二十种。走了近二十年的曲折道路,总结各种经验教训,专家们发现,最方便、最实用的汉字输入法还是汉语拼音输入法。于最诞生了“双拼双音”输入法,进而又诞生了“智能abc”输入法。这两种输入法一是用构成双音节词级的语言环境来减少单字同音重码;一是用语句级语言环境来减少同音重码,使得同音重码率再度降低。
---------------------来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