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结果和实际调查均显示,根据时间的变化,个体往往会改变选择偏好。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符合”双曲线“模型,或与之近似。也就是说,当延迟比预期提前发生时,个体的延迟折扣率较高。本文通过选择实验法对这一假说进行了验证。在该试验中,被试给出的问题不涉及何种数量的金钱会淡化既得和延迟获得的时间差别,而是涉及相隔多长时间会淡化既得和延迟获得的数量差别。结果,许多被试做出延迟折扣的反应。这一发现与已知的结论相反。由于在实验中,实验对象并没有受到风险损失的影响,因此可见,延迟折扣不仅是偏好问题,还可能受选择框架的影响。
这应是一篇论文摘要吧。主要是研究延迟折扣效应的问题。由于本人并不具备这方面专业知识,因此为保证内容的准确性,还需你本人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从逻辑上思考一下。
最后进行一点有益的提醒:在提供需要翻译的材料时,最好一并提供材料的背景信息。如是哪个专业哪门学科的材料,本段材料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的中英对照,以及相关解释等。这个是你们作为本专业人士的优势,能够极大减少译者的工作量,提高效率和准确率。就我个人而言,这段话翻译用了十来分钟,但调查背景资料和了解专业术语的含义等等就花了两小时,且尚不能保证正确性。所以我想提一下这个建议还是很有必要的。我想,像这类材料,其实网上有许多翻译爱好者是愿意提供帮助的,一来帮助了别人,而来也锻炼了自己的翻译能力,只是往往由于材料太过专业化,同时又没有提供背景材料、专业辅助知识,如果帮忙的话就意味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是就不得不放弃了。综上所述,译者只具备翻译技能,不一定具备某专业的知识,所以更有效的方法是向其提供相关专业支持。这也算是一种合作吧,哈哈。
实验和实际教学中已经表明一个人常常表现出时间。这往往是在向“双曲”或准。那是,个人有一长度更大的折扣率时,延迟地。本文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选择任务的一个测试这个假说。而不是问多少钱今天让他们冷漠之间的一些量后,要求被试多久他们愿意等待被冷漠的一定数量的早晚和一些较大的金额后之间。在这个新的任务,许多受试者表现出“双曲贴现”的对立面,标准的发现。这个结果似乎不是一个后果风险。结果表明,双曲线贴现可能有选择的框架,因此不是纯粹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