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大卖场联合做好库存管理

2025-02-06 13:16: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面对损耗的情况,大卖场通常会想尽办法让供应商承担损失,在本就严苛的合作条件制约下又给供应商造成了成本的压力。供应商们无不为各超市库存管理的不透明化而感到苦恼,库存管理对大卖场而言也是个难题,怎样利用各自的资源和经验把库存管理共同做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是供销双方都关心的问题。我们来看看大卖场的库存管理中的问题与切入机会。     一、 管理水平低下——困扰供应商大卖场库存管理的主要问题     尽管对于卖场而言,库存管理是基础的工作之一,是每天、每个部门都要做的工作,但因为管理技术落后、信息平台闭塞,人员素质的不足,致使库存管理的水平也处在很低的水平,传统卖场中进、销分开,各自为政,半年盘一次点,盘点等于没盘点的情况屡见不鲜,大卖场的库存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但对比实际的现状,我们却发现大多数的大卖场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只要是有生意在做,那么对于库存管理就要持续不断的保持重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导致库存管理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 零售商内部库存管理紊乱。   绝大多数的零售商在仓库的管理中没有按分类商品的编码原则存放库存,没有按回转速度决定仓库大小,也没有对每样商品做库存卡进出管理,基本上来讲,随意堆放,混乱堆放,进出账无登记管理,这是目前很多本土企业的做法。这就导致连营业人员自己都搞不清真实的库存是多少,所谓库存管理几乎是形同虚设。明明电脑里有库存资料,就是在仓库找不到东西,等某一天又在无意中翻出来,可是已经过期了。因仓库管理不善造成的过期、破损商品是发生退货的重要原因。面对过期商品的损失许多卖场都将之强行转嫁到供应商头上,要求供应商必需按原价将货物退回,这是令大多数供应商最为头疼的问题。     2. 不科学的订货,造成缺货或大量的库存积压。导致销售损失和供应商资金周转不畅通,且后期的大量退货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处理。   因此,不科学的定货是库存管理的很大隐患。 一般来讲,卖场在下订单的时候是参考了商品前期的平均销量,并考虑因季节的更替、天气的变化、节庆等种种原因来确定的,但预估总有它不能够精确的一面,尤其是国内很多零售商的订货大都还停留在手工补货的阶段,需要人工凭借经验和感觉逐一查询手工下定单,因为效率低、工作量大极易出现漏订,少订和晚订,导致库存不合理,出现缺货和高库存。如春节之前的白酒屯货订单, 采购多会依据前一年的历史销量下订单,同时因为考虑到供应商的休假状况,他们宁可大量压货也不愿损失业绩,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就会导致节后的大量退货。供应商在面对年节备货的时候尤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进行理性分析,千万不要在厂家和卖场的高压下,放松警惕,不然就有资金链紧张和大量退货的危险。     3. 工作人员责任心的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