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初,由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广泛传
播,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测度收入差别的方法与指标的引入,开阔了我国
经济学家的眼界,关于城乡差别等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特别是实证
分析方法的采用,使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开始由“功能分配理论”的单线研究,
进入“功能分配”和“规模分配”的双线研究。关于城乡差别状况,有学者开
始从工农差别角度研究(李成瑞1986)[比如以1978年和1984年农民和职工的
收入和消费支出及增长速度的不同为依据,认为工农差距日趋缩小,并且图示
了农民和职工人口众数组由低收入向高收入移动的态势。另有学者根据抽样
调查结果,通过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比值及其变动,对体制改革过程中城乡差
距的变化作了初步研究(朱玲,1991)。这时期对城乡差别的研究大部分是包含
在对总差别的研究之中,并不是专门的研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米,由十可供研究的资料人人增加,对城乡差
别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化。
1、使用的指标和方法更加多样化
除了使用城乡人均收入比率、洛伦兹曲线及十等分组分析法、基尼系数外,
还使用结构相对系数、泰尔指数(Theil index)和计量模型法等进行研究(赵人伟
等,1994;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1996)。
2、实证分析更严谨,力求描述现实更科学
多数研究者已不满足粗线条的研究,对影响城乡差别及其变动的各种因素
考虑更全面,并目_通过数据“分解”、“重组”和“修正”等方法,分析各种因
素的影响程度。另外由于数据的可比性提高,有学者进行了城乡差别的国际比
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