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发源地是安徽省当涂县详解如下: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流传久远,也是最为生动感人的民间神话传说之一。那么,"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中的丹阳就是安徽当涂丹阳镇吗?而丹阳镇的黄塘村董山里姓董的董氏家族与董永有无关系?
20世纪的50年代,戏剧作家陆洪非根据《织锦纪》、《槐荫记》创作了黄梅戏《天仙配》。故事是说:董永卖身葬父,来到傅家湾给傅员外帮长工。勤劳而善良的董永,被天上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七仙女)所感动,因而七仙女向往人间自由的生活和纯真的美好爱情,来到人间与董永在"槐荫树"下结为夫妻,并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该剧在全国上映后,一时"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著作当涂县董山里董氏家族的人说:董永就是他们的先人。其实,"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的发源地在当涂丹阳早已流传开去。去 年,笔者随政协调研组调研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机会,就丹阳董山里为《天仙配》故事发源地一说,进行了一些了解和考证。
在丹阳镇政府负责同志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自然村董山里,这里青山秀水,景色怡人,更使我们感到一些神秘感。
经过几番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保管《董氏宗谱》的董氏家人们,使我们看到了很难看到的修纂于民国三十四年、被董山里董氏家族人密藏完好的一部《董氏宗谱》。宗谱的编撰者是《安徽通志》当涂联络站主任陈鹏飞。谱中有关于董永的记述和"千乘董永失母养父之贷资以葬"句(《中国人名大词典》董永条目有注:"董永,后汉千乘人"。"千乘",地名,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北)。
眼下,我们所看到九点多平方米面积的白布做成的"董氏宗图",虽然年久变色,但图案清晰可见。"宗图"的最上方,有四幅彩画,董永携带一把红雨伞与七仙女的"路遇",栩栩如生。"雨伞"使人"萦绕"起黄梅戏《天仙配》董永的唱词"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的情景。
天仙配据董山里董姓人的口述和文化站工作人员朱志文的介绍,"丹阳"究竟在哪里?江苏、安徽等地都在寻找。蹊跷的是:2005年12月4日的《扬子晚报》上的一篇文章说,位于江苏偌大的一个董永村竟然无一人姓董,但村里大部分人都知道,董永村原来有两个非常大的家族,一个姓董,一个姓陈。董、陈两家因为家大业大,人口众多,传说以"陈家锣、董家鼓"来通知吃饭。大惑不解的是,不知何时,董氏大家族突然消失了。而我们了解的,安徽的当涂县丹阳董山里董氏后人占全村人数的百分之八十。每到农历三月初一,是董姓家人吃宗酒的日子。此时他们悬挂董氏宗图顶礼膜拜,显然是祭奠董永和七仙女。
"丹阳"地理位置独特,安徽、江苏两省的省界线穿镇而过,街巷相连。从距离、位置看,分别位于安徽、江苏两省交接的董山里和七仙山在地理意义上是属于一个丹阳。近几年,当涂县丹阳镇在对"天仙配"故事发源地的挖掘和考证上,做了不少的工作,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我们希望"深藏闺中人未知"的"董永与七仙女"这段美丽凄婉的民间故事发源地,柳暗花明。而在由政府主导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问题上,如何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
天仙配讲的是发生在孝感的故事,孝感古时候称为丹阳,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孝感是全国惟一一个以孝命名、又以孝传名的地级城市。
“七仙女与董永”故事就发生在现在的安庆市境内——天柱山
电视剧“天仙配”就是在七仙女的故乡——安庆天柱山风景区拍的
我就是安庆人 本答案绝对属实 希望能帮到你!
其实是在 镇江丹阳 中国古代三大爱情神话全部和镇江有关: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发源于镇江丹阳,槐荫村, 白娘子“水漫金山”就不用说了。丹阳金山 梁祝故事雏形起源于镇江丹徒。
据说是湖北孝感,因为董永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所以有孝感这一地名,在孝感还有一墩七女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