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语音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先秦到东汉时期为上古音时期。在我看来,一股脑归入上古音是很不科学的(我觉得华夏族、东夷族、吴蛮荆蛮的语音肯定会互相渗透,语音不变才怪),但这一时期的汉语究竟怎么念,已很难考证。上古音和普通话之间不但声母不同,韵母也可能不同。如果仔细读《诗经》,会发现原本押韵的字不押韵了,不押韵的字押韵了 ——这就是使用普通话阅读的结果。其实明清以前的一些音韵学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有些搞笑——一律叶(读 xie 阳平)韵改读,楞是把不押韵的都按他们的意思改押韵了。当然这是不科学的。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给上古音研究带来了一丝曙光。我举一个粗鄙的例子来说明:A与B看似没什么关系,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C,由是推断A与B有亲缘关系,C先于AB存在,比AB更古老。假设C1是C的原始形态,那么C就是C1的拟构态。
回过头继续说上古音的研究,既然有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那么也可对其进行拟构(尽管我觉得通过拟构来还原上古音真是玄之又玄)。具体方法是以《诗经》《老子》(注意:都是韵文)的韵部为依据,同时参考较古老的方言(北方方言不在此列)以及日语、朝鲜语中的部分借词(想想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找出其相同或相似点进行古音模拟(我总是不能信服)。
汉语语音流变问题(二)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打打杀杀,甚是热闹,老百姓没过几天安稳日子——8过换成历史书上的官腔就是民族大融合时期(这说法太霸道,汉人想融合,匈奴人想融合,鲜卑人想融合???)。民族一融合,语言就遭殃——一时我说你好你说HELLO,忙死了。于是语音学上就管这一时期为过度时期。
标志这一时期结束而中古音时代开始的是隋代陆法言写的《切韵》——这是中古汉语音韵研究的开山之作。8过我翻了翻这小子的底牌——他居然是鲜卑人!!!“陆”姓是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后改的(原姓很搞笑,大家自己去查《魏书》好了,偶就不在这里出他的丑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时期的汉族学者都干什么去了???
这本〈切韵〉比现在的高考参考书牛得多,风靡唐宋两代好几百年——为什么,科举考试要写诗啊!诗要押韵。陆法言把相同韵部的字归在一起,注音并解释,士子们是人手一册(啧啧,现在哪个特级教师有这本事)。唐宋时期的其他韵书,什么〈唐韵〉啊,〈广韵〉啊,〈平水韵〉啊,都以〈切韵〉为蓝本,是换汤不换药的东西。(要是那时人有版权意识就好了,小陆的后代能收几百年的版税啊~~~~~~~~~)
当然我是没陆法言那么好命,他写〈切韵〉也是有机缘的。话说隋朝统一中国后是高举汉文化大旗,可当时的汉语实在是备受摧残,尤其是语音。南北两派语言学家都坚持自己继承了汉语语音的正统(说来可笑,北方经历了五胡乱华,南方与吴蛮百越杂居,还有什么正宗的汉语语音)。一天晚上,南北八大语言学家齐聚陆法言家中,当然不是年轻的小陆请客,而是他老爸陆爽(此陆爽非彼陆爽,不是郑小姐事件中的那个未婚夫)请客。学者喝酒自然与俗人不同,喝着喝着就谈起了语音问题 ——偶滴偶像小陆GG就充当了这次谈话的记录员(换了偶肯定不乐意,凭什么你们吃香的喝辣的却叫我当义务记录员,老爸,劳务费拿来!——所以偶肯定成不了语言学家)
汉语语音流变问题(三)
这场宴席的结果自然是宾客们酒酣而归。若干年后,依稀记得那时老陆已经驾鹤西去(原来让儿子作记录纯粹是自娱自乐,一点也不想造福挣扎在高考战线上的莘莘学子,欠扁)。小陆GG倒是很有雄心壮志去编一本韵书,于是参考了当年的谈话记录,写成了〈切韵〉一书。
其实中古音产生的时间很难说清——决不是某个具体的时间点,〈切韵〉之前的南北朝时期也不是没别的韵书。但〈切韵〉解决了许多语音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将汉语分为四声(别跟我说阴阳上去,中古音8是这样的)——平、上、去、入。写诗时,平声自然还是平声,上去入归入仄声。
虽然我不能说切韵中所收的字的读音完全等同于当时的民族共同语,但〈切韵〉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古语音的珍贵资料,不会像研究上古音那样困难重重。
现在言归正传,实际上与中古音相似度最高的现存方言是粤方言,现在大家应该有一个感性认识了吧。而唐朝是典型的中古音时期。
所以,〈大明宫词〉里的武攸嗣那一口现代山西方言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产生的。所有的正统历史剧都竭力避免让古人讲现代语——可谁真正避免了呢?
汉语语音流变问题(四)
五代后的宋,相信唐风的大多数XDJM都不怎么喜欢,偶也不喜欢。对我而言,宋就像一只肥得流油的羊——无力保护自己,就只有挨啃的份了。语音自身的发展加上异族的入侵(官方说法叫民族融合),汉语语音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教育部只对高考参考书作了稍微的修订,士子们考试时押韵的依据还是〈切韵〉(让我想到前几年中国已经搞市场经济了,政治考试时考生们还得说计划经济如何好,典型的计划跟不上形势)。不过,宋朝的教育改革问题并没有前几年“计划”“市场”的问题严重,再加上中国人有祖先崇拜的倾向,也没掀起什么喧然大波。
总的来说,把宋也归入中古音时期是说得过去的——四声还是保持着的。
南宋灭亡后,汉人和汉语都大难临头了,人成了四等公民,还被逼着学蒙古语(北方地区尤其厉害)。这次民族融合(这几个字还真别扭)的结果就是四声发生了严重的变化,简单的说,就是“平分阴阳,入派四声”——北方方言(这可是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啊)里的入声全部消失(还好,是读音不是文字),伤心啊~~~~~~~
当然,写元曲的再也不能用〈切韵〉了(偶滴偶像小陆GG的畅销书自此退出历史舞台,5555555~~~~~~),取而代之的是〈中原音韵 〉,按凡是学过普通话的人都知道的阴阳上去四声划分。
不怎么愿意接受汉化的元朝最终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但消失的入声已无法恢复。事实上,明朝的标准语音和普通话已经很接近了。值得一提的是,入声在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里还是保留着的。
清朝入关后。满语对汉语语音的冲击并不大,只不过是增添或改变了个把词汇,没元朝那么大的“划时代意义”。
民国的国语是北京话,共和国的民族共同语是普通话(和北京话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汉语语音流变问题(尾声)
唠唠叨叨说下来,你可能不敢相信一向引以为豪的汉民族共同语竟是距离原本的汉语最远的,而这的确是事实。
我曾在网上看到有人呼吁学习粤语吴语而被扣以大汉族主义的帽子,这帽子扣得大了点,此公无非是想保护一下中古音罢了。
其实汉族经历了几千年而没灭族的原因无非是包容性的文化和统一的文字。无法想象假如中国像欧洲一样使用拼音文字会变成什么样子。
复兴中古音也好,普通话是胡音也好,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我们仍是中国人,我们依然使用着祖先传给我们的象形文字。如果我们用心,可以读懂先秦的散文、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人传达的是他们的心,而不是这些字的音。
不是,先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音,几乎是很不相同的~~~然后就由哪里的兴衰成败,哪个地方的发音就被别的地方融合~~~~~慢慢发展到现在的京腔被各个地方融合~~~~就算如此,现在每个地方还是有自己独特的发音,不过就跟京腔越来越近而已
现在方言分布不是巧合。古中原地区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方言可以互通不是巧合。古吴国地区的浙江、上海和苏南方言类似也不是巧合。湖南、湖北、四川方言类似和汉人南迁有关。而粤语是怎么来的呢?秦始皇时期,秦军攻占南越国及越南北部,那个地区说汉语最晚,粤语应该算是汉语中最新的一种方言。
可以参考近代英语的变迁。英国本土的英语相当于北方方言,(北京方言除外,因为北京方言算是辽东方言),江浙方言相当于美国英语,湖南湖北四川方言相当于加拿大英语,福建方言相当于澳洲英语,粤语于其他方言差别最大,相当于印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