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有那些景点?

2024-12-30 04:10: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江华八景”之说源于宋朝,其时人类活动集中在岭西一带,所以八景之中没有列入岭东更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随着江华人生存空间的拓展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江华的风景线也在延伸。如穿岩通幽、天河瑶池、豸山凌云、西佛拱秀以及大瑶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又岂止八景。江华,以其充满魅力的旅游资源,期待更多的世人认识它,开发它。
  之一:阳华胜览
  ? 阳华岩,位于县城东五公里的竹园寨村回山脚下。岩口向东敞开,洞中怪石嶙峋,岩下有清泉从石缝流出,泉水晶莹透澈。江华县名就是因为唐朝时县城在阳华岩附近的河边而得名。因风景之胜,历代文人墨客在岩壁留下诗文题刻四十多处。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阳华岩铭(有序)》石刻。这是唐朝大文学家元结于公元766年任道州刺史时游阳华岩所作,文中赞道:“吾游处山林几三十年,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而可家者,未也。”并称:“九疑万峰,不如阳华”。铭文由时任江华县令的名书法家瞿令问用隶书、小篆、大篆三种字体书写,刻之岩壁。因景绝、诗绝、字绝,一千二百多年来传为名迹。现为江华县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之二:寒亭秋色
  ? 寒亭在县城沱江镇东南两公里左右的老县村蒋家山上,为唐朝县令瞿令问所建,地势险峻,风景秀美,水石相映,自成一绝。亭成后,著名文学家元结至江华,慕名来游,因感其“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遂为之取名“寒亭”,并作《寒亭记》刻在亭背石上。每当秋高气爽之时,入亭眺望,“阶栏凭空,下临长江,轩楹云端,上齐绝顶”,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明朝教谕滕元庆曾到此游览,写下颂寒亭诗云:“乾坤辟混沌,洞口列亭幽。独秀云山里,清风万古秋。”因年久失修,现寒亭已毁无存,但旧址仍留有历代摩崖题咏碑刻数十处。
  之三:暖谷春容
  ? 暖谷,又名朝阳谷,与寒亭同在一山中。位于寒亭西面,相距不过数十米。此地峭壁悬崖,幽林盘绕,即使数九寒冬,游人进入谷中,仍觉温暖如春。宋治平四年(1067年)江华知县蒋祺在一个初春时节与人同游寒亭,在亭旁发现一洞。立于洞前,顿觉一股暖气驱走春寒,不由称奇。于是命人将洞拓宽,并起名“暖谷”。遂成江华名胜景区。历代均有诗词题刻于谷壁,诗曰:“四时代谢咸依序,到此寒暄顿反常。”“我愿天下无冻妥,有如此谷安生灵。”
  之四:浪石清流
  ? 此景位于县城南郊原鲤鱼井乡政府驻地。唐天宝元年(724年)在此建浪石寺,相传宋朝蒋永雄在此辟谷好道,坐石化去,其身不坏。明朝时此寺毁于兵火。寺旁有一条小溪,溪水之上有座石拱桥,溪水经桥下流入潇水河。溪内另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涌出,泉水晶莹透澈。如遇雨季,四周溪水混浊,此泉水独清,溪泉相连而泾渭分明,因此得名“浪石清流”。现泉水被当地百姓筑围成石井(即“鲤鱼井”)。石井四周古木成荫,环境幽雅,酷暑漫步其间,凉风沁人心脾,令人心神爽朗,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之五:奇兽虚明
  ? 在距县城东南两公里的喜鹊塘村,与寒亭暖谷一路之隔的田野上,有一座高不过五十米的石山。山下向东向南有两个相通的洞口,南洞叫奇兽岩(又名狮子岩),东洞叫虚明洞,合为一景,称“奇兽虚明”。奇兽岩口原有伏石,状如蹲狮。虚明洞内悬一石乳,击之冬冬作响,当地人称为“石鼓奇音”。自宋以来,历代有文人来游,留下碑刻无数。其中奇兽岩内有一南宋年间碑刻《狮子岩诗》,石面打磨光滑,平整如镜,书法苍古奇逸,流畅秀丽,可算碑刻上品。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此地,称“此景三湘绝有”。
  之六:洄溪寿域
  大路铺镇虾塘村附近有一条“不老泉”,因溪边盛产兰花,幽香馥郁,士人珍之,谓之洄溪。传说泉水因乳石松膏所渍,清洌甘甜,宜饮宜稻,常饮可以长寿。唐朝张子厚在此居住,年八十如少壮,自号洄溪翁。当时的大文学家元结闻其名造访,题七言古风一首《赠回溪翁》:“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檐下。……语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暑。屠酥宜在水中石,回溪一曲正当时。……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当地人常饮用回溪水,附近长寿老人甚多。故名“洄溪寿域”。
  之七:秦岩深处
  ? 秦岩在白芒营镇秦岩村秦山脚下。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有些读书文人避难岩中,故名“秦岩”。有石犀向岩,俗称“犀牛吸月岩”。有阴河自岩腹流出,从岩口下行数十米,称百步险。洞深约五里,行至深处,豁然开朗,可容数百人。洞中岩浆钟乳千姿百态,奇状怪景不可胜记,有犀牛望月、八仙飘海、狗望腊肉、马鹿衔花、老鼠偷桃、麻拐吃水、无字天书、擎天玉柱、杨梅落地、金山玉岭等最为有名,称为“秦岩十景”,尤以“仙人田”奇特,胜似瑶池仙境。历代刻碑题咏甚多,洞口有“秦岩”二字,相传为汉代大文学家蔡邕所书。
  之八:梧岭南屏
  ? 河路口镇秀鱼塘村一带,与广西贺州市毗邻处,是江华县的西南门户。此地山势绵亘,高峻险阻,有如屏障,南与苍梧岭相接,故称“梧岭南屏”。高耸入云的姑婆山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峭壁摩空,奇峰连绵。登临远望,可眺广西钟山、富川以及本省宁远、道县。俯视江华,山峦激川尽收眼底,海天风物一览无余,视野极为辽阔。明朝道州刺史韩子祁曾有诗云:“南关尽处耸重峦,绝顶登来眼界宽。屏障三湘雄万仞,道通百粤绕千蟠。”清朝诗人滕元庆也曾赋诗:“为爱青山好,开屏四野横。平分楚与粤,两地倚长城。”

回答2:

  阳华胜迹
  江华古八景之一,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处的竹园寨回山之下,岩上小山矗立,岩面向南宽敞,目前又发现了长达1000余米的洞内通道。洞中怪石嶙峋,泉水晶莹透澈。唐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多次游于此,作《阳华岩铭并序》。著名书法家县令瞿令问将《铭》以隶篆籀三种书体命人刻于崖壁上,世称名迹。自唐代以后,历代游人咏题甚多。1989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介到海外各地,从此,来阳华岩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于今,它已成为人们寻胜探幽、观光游览的好地方。
  寒亭秋色
  江华古八景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县城约3公里。寒亭与暖谷同在一山之中,相辅相成。亭址水石相依、古树盘绕、四季如秋、气候清爽宜人,即使是盛夏,也能感受到丝丝凉意。为唐时道州刺史元结、县令瞿令问所建。唐永泰丙午年(766年),元结至江华,登此亭,因感其“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故名“寒亭”,作《寒亭记》刻之于亭背,遂出名。它是一个内蕴丰富的人文景观,其多姿多彩的石刻艺术堪称“江华一绝”。今亭虽已毁,但摩崖石刻尚存,历代游人留下题咏碑刻71方,数量超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阳华石刻,是江华境内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石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诗词铭赋文齐全,行楷隶篆草俱备,时间跨越自唐至清一千余年,可谓江华第一“石刻书法长廊”。其中,年代最早、艺术价值最高的当属唐代大诗人元结所作的《寒亭记》。
  暖谷春容
  此景位于县城沱江东部、距城区1.5公里老县村蒋家山。从山势险峻、古树郁郁葱葱、小溪环绕的蒋家山之北麓涉水登山,穿过一露天石洞,就可见到一自然山洞——暖谷。它在寒亭西面,1067年被人发现。宋治平四年,邑尉李成凡,知县蒋祺游寒亭,于亭之西得一岩,命人锄之得一洞,深数尺,忽觉“虽户外峭寒,其中莫能测,燠如也”。陪同者蒋之奇命名为“暖谷”。此洞虽与寒亭相距不远,但气候却截然相反,隆冬时节,这里依然温暖如春,因而形成自然景观——“暖谷春容”,它是冬日避寒的胜地。现尚存部分碑刻,属江华古八景之一。
  凌云古塔
  位于沱江之滨的豸山之巅,南悬崖下有豸山寺,塔寺相互辉映,谓之“豸山凌云”,系江华古八景之一。该塔由江华籍抗法名将王德榜捐资独修,同治八年(1869年)始建,光绪四年(1878年)竣工。距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塔系楼阁式砖石塔,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建筑风格于一体,七级八方四门,内分五层且每层收分度较大,中空,穹窿顶,顶置铁刹,直插云霄,号称“凌云塔”。1994年重修,1996年定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奇兽岩
  江华古八景之一,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喜鹊塘村。它以岩口有伏石,状如狻猊故名。与之相连通的虚明洞内有一石乳高悬,击之咚咚,当地称之为“石鼓奇音”,二者统称“奇兽虚明”。里面景物姿态殊异,瑰奇诡秘。岩壁碑刻甚多,镌刻精美。此洞为一万多年前古人类居址,在洞内发现众多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物,如石刀、石斧、石环、石凿等。在二岩相通的洞口之间还有十余块古碑刻,其中一块《狮子岩诗》石刻的石面光滑如镜。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慕名游览,赞叹不已,称此景三湘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