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也许有用。
(一)记叙文阅读
1考察要点
①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一些关键性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②能体会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③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
④能划分文章的层次和结构,看出文章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文章的基本思路。
⑤能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文章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⑥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
⑦能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⑧能初步领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并能分析其作用
……
有专家曾将阅读的步骤归纳为以下八点:①是整体感知,②是梳理文脉,③是筛选信息,④是代人问题,⑤是确定范围,⑥是前后推敲,⑦是磨练语言,⑧是得出答案
2几个容易混淆而考试时经常涉及的知识点(侧重艺术特色):
(1)文章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
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A照应、伏笔、铺垫
伏笔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指作者在叙述、描写过程中,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如管桦的《雨来没有死》中,先写雨来生长在河边小村,游泳本领高,为后来雨来潜水逃脱日本侵略者的枪杀做了暗示,就是用了伏笔手法。采用伏笔手法有助于作品结构的严谨和情节发展的合情合理。伏笔有时具有隐蔽性。伏笔是细节描写,一两句话。
照应指作品下文与上文相呼应,即“回应上文”。作品如果前面有伏笔或提示,后面则必有照应。前后映衬,有呼有应,使作品脉络相连,结构严谨。照应的方式有:首尾照应、内容照应、语言照应和线索照应。(照应按照内容上的关系有:概括与具体、同一关系,如《五柳先生》,正好相反,如《荔枝蜜》。
铺垫是作者对情节的发展事先做了交待,使后来发生的故事不让读者感到突然。一般是一段豁亮三段话,与伏笔比较篇幅较长。
B值得说的是比喻与象征的关系:
比喻用于句子,象征用于全篇。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是具体的事物,象征的象征物和被象征物却不同,一般被象征物是抽象的某种精神,人格,等,而象征物一般都是具体事物。
比喻中,喻体的名字肯定出现(无论明喻,暗喻,借喻等) 而象征中,被象征物的名称一般不出现,是通过文章的侧面表现和暗示来表达的,需要读者体会。
作用:比喻是通过喻体表现本题的特征等,而象征则是用象征物含蓄隐晦地表现被象征物的意义,作用,特点等,主要表达被象征物的内涵。顺叙 倒叙 插叙
C渲染 烘托 对比 衬托
(1) 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2)对比和衬托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例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以动衬静,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内心世界。
例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用骑马穿行林间能听到蹄溅起的水声,来衬托天山森林处人迹罕至、幽深僻静。
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善、以正衬正等 。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对比仅限于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而衬托还可以是相似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对比通过对照落脚点不在于相互对照的任何一方,而是从对照中昭示某种情感认识;衬托通过对照落脚点在于凸显相互对照的某一方。
(2) 衬托和烘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D想象 联想
想象是在原有的表象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表象的分化、重组和运动,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杜甫诗云:“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为苍狗。”诗人观看浮云,先想起白衣的形象,后想起为苍狗的形象,这是联想。联想是由知觉的一种事物想起另一种事物,或者由想起的另一种事物再想起第三种事物的心理活动。
想象和联想有区别,也有联系。想象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联想则把知觉的对象或表象同另一种表象联结起来。
E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对描写对象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作直接描写和刻画的手法。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相对于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而言。它主要是通过对与特定人物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特定人物形象,从侧面间接表现特定人物形象的思想、精神面貌和心理、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塑造典型,侧面描写烘托形象。两者互为倚仗,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是正面描写,“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是侧面描写;“一双含情目,两弯罥烟眉”此谓正面描写,“沉鱼落雁容,闭月休花貌”之谓侧面描写。
F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指不借助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情感,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接抒情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著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的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的坦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手法,往往显得坦率真挚、质朴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间接抒情
情感是抽象的东西,往往需要透过其他具体的事物,帮助表达抽象的感情。
如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等。
(2)表达方式
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A、描写
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1)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
外貌描写作用:烘托人物性格,突出主题;烘托人物情感;反映人物境遇。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B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
C推动情节的发展
D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E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F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3)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B、抒情(直接和间接)、
C、议论(事例论证,引用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D、叙述(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3)修辞方法
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A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法
借代: 设问: 反问 : 比喻: 对偶:反语: 双关:排比: 夸张: 反复: 拟人:
修辞方法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具体可感,可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富有感染力。也可以使说理更透彻。
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的作用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排比的作用是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答题思路及技巧指引
(1)怎样概括记叙文的主题?
概括记叙文的主题,也要根据文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无一不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分析小说的主题,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综合考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看人物生存的环境,看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动。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的分析,对其遭际的了解等来分析概括。如课文《孔乙己》便是如此。
概括散文的主题,可以通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途径来完成。如《背影》。记叙文中常常出现议论或议论兼抒情的文字,这些文字往往起着画龙点睛、解释或升华作品主题的作用,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托物言志的文章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的部分,一是议论抒情的部分,分别找出这两部分,综合起来把握文章主旨。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常常会忽略概括“本文的主题”与“本文的内容”的区别。后者仅仅是概述内容,重在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发展和结果。
(2)标题:应考虑其能否紧扣中心事件(主要内容),能否紧扣主旨,形式是否新颖别致耐人寻味,是不是线索等。
(3)怎样分析人物性格?
A分析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B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及心理等描写。
C抓住关键性词语。
D分析写作手法的作用。如对比手法,就是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如《故乡》中主要人物的性格。
文中次要人物(次要所托之物)或其他人物的作用。
烘托主要人物,从而突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4)怎样理解文中某些词语的含义?
“文中词语的含义”是指词语在文章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语本身的在词典中的释义。语境义具有动态性的特点,所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紧密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特定含义。
解答好这类试题的步骤是:首先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分析语言环境。先分析词语所在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再寻找和词语相关的语言信息,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语言环境除了联系上下文之外,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题目考查的重点词语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二是要注意文章中相关的提示性词语,如“这就是”、“因此”、“所以”等等
使用了修辞或象征手法的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应找准几个解释点,紧扣文章中心,一点一点解释,最后综合起来。
(5)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与含义
怎样分析某些句子的含义?
“句子的含义”,一般是指能够提示和概括文章中心或段意的、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论抒情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其方法是:
A抓主干的同时,注意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句子的内涵;
B抓关键隐隐约约有同样词语,如强有力的动词,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以及一些特殊的副词理解整句含义;
C根据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特征、功能,分析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D根据语境揣摩句子含义。
E抓住中心来理解句意,因为任何一个重要句子都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F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因为社会背景与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密切关系;
G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比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H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这主要指那些在文中起总领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怎样分析某些句子的作用
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与其在文章中的含义的答题要求也不尽相同,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而“含义”一般侧重从主题方面分析,也就是说,作用的内涵大于含义的内涵。请看例题:“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对“作用”的解答,我们从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二其内容上,说明他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人;三是主题上,说明当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如果将文题改为“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可答为“从孔乙己的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地位来看,说明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一句话、一段话在开头、中间、结尾时的作用。
如果在开头,内容上:开篇点题(主题或话题),或抒发一种情感。结构上:引出下文,统领全文,设置悬念,为后文的情节做铺垫。
如果在结尾,交代结局、真相,表现作者态度。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呼应开头。
如果在中间,通常是承上启下,为后文铺垫、伏笔。
(6)合理想象人物的表现,写一段文字。
首先要符合上下文情节,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然后根据特定的情境确立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神态。联系学生自身,读感受。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文章中心,从文中生发出来。
(7)记叙文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与读者没有距离。第三人称可以写得从容自由,无所顾忌。
(8)线索
记叙的线索有:以某个人物为线索的叫人线;以某一事物为线索的叫物线;以某一事件为线索的叫事线;以某个景物为线索的叫景线;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为线索的叫情线。阅读一篇文章,怎样才能迅速地找出线索呢?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和内容,表现手法,再多次阅读全文,再次要注意文章的标题;最后要还应该注意文章中从头至尾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和某个事物。
4、开放型试题
(1)评说类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答案多元化,一般不设惟一答案,允许和提倡答题者有个性化的认知。所评论的问题大多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在方法、技巧上还应该注意适当的点拨。
①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即尽量客观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其作用和影响。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事物的本质、主流。
②注意抓住要点,一语中的,可以分为几点来讲,这样会显示思路的清晰;但不提倡面面俱到,尤其是脱离重点的泛泛而论。一般来讲,评论不宜过长,要考虑时间、篇幅等因素。
③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明,它不同于仿写,不必刻意追求文采。
(2)心得体会类
这类试题的解答,要注意命题者所设定的具体要求,然后紧密结合阅读材料谈体会,谈所受到的启示。另外要注意确定切入点、即在要求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体会真切、认识深刻的一点来谈。
(3)联想、想象类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所写内容是非现实的,而是通过答题者的思维再创造的。它虽然是主观性极强的试题,但是无论是联想还是想象,都应该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即合于情理。
(5)探究问题类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在这里指的就是思考。解答这类问题,首先是离不开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和准确把握。无论是探究主旨或是写作特点方面的问题,都离不开这一点。其次,探究的结果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6)比较类
这类试题是近年来出现的比较新的题型。解答这类试题,也需要注意整体感知,除此之外,要注意比较的“点”,即从哪些方面作比较。有的试题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有的则需要自己去确定。如果是后者,要注意从宏观上去感受,切入点要明确。
(7)实践、运用类
要注意审题,明确问题的内容,然后注意它和选文有怎样的联系。一般来讲,运用类试题与选文的联系是一种“远距离”接触,既结合选文内容,又不受其制约。
(8)感受类
感受类试题的特点是与选文结合得比较紧密,无论是提出建议、陈述理由,还是谈认识说感想,都有一个源自选文的“触发点”,或者从全文的角度设题,或者是从局部内容设题。因此解读原文就显得十分重要。谈感想,往往要“联系生活实际”或“联系自己的生活”,不要面面俱到,只谈一点,谈明白、谈深刻,切合题意就可以了。
(二)议论文阅读
论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内容主要集中在人生的理想信念、人格修养、读书学习等方面,其中以人格修养的比率最高。由此可以体会到,命题者在选择考试材料时,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学识、阅读积累、生活阅历及感受等方面的特点,注意到对他们的人生理想、道德、心理、意志等方面的影响等问题。
1 考察要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对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
对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
对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
对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
对文或段的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
对词句含义的体味、理解;
揣摩语言、仿写(概括性关键性的句子);
结合谈自己的看法议论内容;
……
2答题思路及技巧
(1)找出或概括论点。
阅读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找准论点,
①从文章的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具体的方法是:
找紧紧围绕论题、表达看法、主张的比较完整的判断性语句。同属这一类的句子,要找那些概括性强的。
先看标题和开头,再看结尾和文中总结过渡性的句子。因为论点在题目和文章开头出现的概率最大。文章中没有论点,需要自己归纳时,一般采用简答题型。
②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来归纳论点,方法是:
从归纳段意、层意入手,尤其要深入研究文章主体部分的内容,然后再归纳出论点,最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论点。
表述时应注意论点的语言形式,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性的句子,不能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也不能用问句。标示、摘录或归纳出论点之后,还可以用论据来验证,看看论点和文章中的论据所要证明的是不是吻合,因为论点以论据为基础,依靠论据来证明,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
③通过论据判断论点。
如果不能快而准地判断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可以从论据切入作出解答。因为论据唯一的作用就是支撑论点,分析论据,把握论据的思想内核,是确定论点的好方法,既简便,准确率又高。
④根据分论点归纳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的主旨是通过对问题多方面的论述揭示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把握分论点(每一部分的核心)的方法来把握中心论点。
⑤通过批驳的错误观点推导出作者的论点。
这种情况是针对驳论文说的。驳论文的特点是要亮出批驳的观点,然后展开批驳。在分析、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正确的见解与观点也就凸现出来了,于是我们就把握了作者的观点。
(2)辨别论据的类别,分析其作用。
考查论据知识主要采用填空和简答题型。阅读时要分清论据的类别,弄清哪些是事实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在分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那些简要概括的事实。辨别论据类别时常用填空题型,只要了解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特点,解答并不困难。
分析论据的作用常采用简答题型。要明确论据的作用是证明论点,要证明论点,不能只用一个论据,往往要用几个论据,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证明,所以分析论据的作用主要应从这三方面考虑。
这个问题的解答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训练、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把握解答问题的思维指向。我们知道,无论是哪一种论据,其作用都是为了证明论点,问题的区别在于论点是什么。所以,解答问题时重点放在确定论点上,因为论据有时候直接证明的是中心论点,有时候证明的是分论点,这一点必须搞清楚.
怎样补充论据
要求补充论据的试题在议论文阅读考查中已经频频出现,补充论据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论据要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另一点是事实论据的运用要简明扼要。有的典型事例,由于侧重点不同,其效果也不同。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它可以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观点,也可以证明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观点等,因此,在补充论据时应该注意侧重点,否则就可能出现游离于论点的现象。
(3)辨析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
这类题型是考查的重点,一般采用选择题型。中考议论文阅读对论据的考查,重点不在对论据类型的识别,而是集中在论据的选择和作用上面。对论据的选择、排列、作用的分析,其核心是论据支撑论点,与论点保持一致。题目往往因文而异,但能力考查的聚焦点并不分散。
解答这类试题主要是弄清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的特点,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一般采用简答题型。解答时,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例如:引证法的作用是可以使议论更有权威性、科学性,说服力强;对比论证法的作用是褒贬鲜明,使是非曲直一目了然;比喻论证法的作用是形象、生动,使所论证的内容易于被人接受。
(4)论证
除了作结构层次分析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两种测试,由于抽象,还由于思维强度大,是一个难点。这需要平时就加强思维训练,考前集中强化训练也很必要。其中,对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要归纳全文中心,需要概括段意;要分析段与段的联系,也需要概括段意。就是为了明确句与句之间有何联系,句子长了不便把握,也需要概括句意。
(5)划分议论文的结构。
这也是考查的重点,常采用选择和标示题型。无论采用哪种题型,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结构特点。议论文是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的。有的议论文先提出论题,再分析论证,最后总结阐明论点;有的议论文是在提出论题的同时提出论点,再分析论证,最后总结。把握住议论文的一般性结构特点,给议论文划分层次就容易多了。如果是议论性的语段,则要一句话一句话地仔细阅读,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划分层次。若是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选项来读文章或语段,排除错误的选项。
(6)分析议论文语言鲜明准确、严密有力的特点。
这类题型是考查的重点,也是答题的难点。议论文是说理的,讲道理就要有明确的观点、准确的判断、严密的推理、强大的说服力。这些特点都体现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中。考查的重点是关键性词语、修饰性词语和关联词语。题型多样,有选词填空、句子复位、填写关联词语和简答题等。解答这类试题,需要了解词语的意思,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根据上下句的内容进行选择;弄清句子的含意,联系前后文,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填写关联词语或将句子复位;解答简答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
议论文的阅读,一要具备一般的阅读能力,二要具备文体阅读能力,三是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四是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这几种能力,怎样命题,都可从容应对。
3发散思维型试题
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一般在开头和结尾,然后根据每段的中心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意思,以及作者的协作意图,这样节省时间和容易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