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在心脏和大血管中流动时,并不产生异样的声音。但当血液在流动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会在障碍物的边缘形成漩涡,并且引起心脏的瓣膜及血管壁的振动。这时,在正常心音之外,就产生了杂音。借助于听诊器,医生可在人体体表的心脏各听诊区听到它。
杂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区分。生理性杂音可出现于正常人,尤其是青少年。病理性杂音则不同,它们在不同的部位,以不同的音调、强度、频率向医生“诉说”心脏的种种“毛病”。例如,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或瓣膜口狭窄,或者心脏内有固体的漂浮物存在,或分隔左右心的房间隔、室间隔上有了“通道”,或心脏血管的骤然扩大,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杂音。
医生通过听杂音,能了解心脏的许多秘密。在二尖瓣区的收缩期杂音,总是气呼呼地模仿风吹或拉锯的音调向医生报告:二尖瓣已关闭不严了。若在心室收缩期中有血液从心室返流入心房,二尖瓣区就会在舒张期出现隆隆如雷鸣般的声音,这表明:二尖瓣环口已狭窄了,血液已受到影响。这多为风湿性心脏病引起。有一种音质和谐、音调较高、音量也较大的杂音,常常模仿着哨笛声、提琴声、鸟叫声对医生“讲”:心脏瓣膜已有穿孔或心室内乳头肌或腱索已经破裂、室间隔有了孔洞等。这些情况往往表明心脏患了严重的疾病--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风湿性瓣膜病、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梅毒性心脏病等等。这类杂音,就是所谓“音乐性杂音”,它虽然好听,可含义却不妙。
还有一种很难听的杂音,就是“心包摩擦音”。听起来就像人们踏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的那种嚓、嚓、嚓的声音。这种干涩、沙哑的声音是在告诉医生:心包膜因风湿、结核、化脓性或病毒性感染,使壁层和脏层都已增厚、变得粗糙了。尿毒症病人的心前区如果有这种心包摩擦音,说明病人已合并有尿毒症心包炎,这是病情危重的特征。所以,医生有时把它说成是“送葬的钟声”
医学上把心脏杂音区分为“器质性杂音”和“生理性杂音”两种。前者说明心脏有病,需要查找原因并积极治疗。后者就是正常人也会有的生理现象,不视为病态。
区分两种杂音主要是凭医生经验。一般生理性杂音音调都较低,音质柔和,最关键的一点,病人平时不会有任何主观症状,经心脏系统检查也找不到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
你这个只是体检偶然发现的杂音,体检医生也根据经验说没什么大问题,应该就只是个生理性杂音。若实在放心不下,可到正规医院做个“心脏彩超”,如证明心脏确实没什么问题,就真的是没有问题了。
正常心音呈柔和、清脆、有节奏。而杂音则是在心跳的某一个时期出现呼呼吹风声、或是隆隆声音。心脏有杂音并不一定代表有心脏病,绝大多数心脏有杂音者是健康的,只有极少数人心脏有问题。心脏杂音的产生可能和心脏的正常变异有关,有的人成年之后心脏杂音会自动消失,但很多人的心脏杂音伴随终身,没有任何危害,这叫无害杂音,又叫生理性杂音或功能性杂音。有这样一句话叫: 九成心脏杂音无大碍,根据人的情况肯定是属于生理性杂音,不需要治疗。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312386.html?si=1
心脏杂音:指心音、额外心音以外的异常声音。它来自心壁、血管壁的震动
特点:性质特殊 持续时间长 可以遮盖心音 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正常血流在血管内为层流状态,不产生杂音。
杂音形成的机制
1.血流加速
2.管径改变 导致血流成湍流,产生杂音。
3.血液性质
一、血流速度
各种液体有一个临界速度,超过这一速度时,液体就变为湍流。
雷诺常数Re=RDV/γ。R—血管半径;V—血流速度;D—密度;γ—粘度系数。
V (血流速度快),Re增加趋势 ,产生湍流。
液体粘度减低,越容易形成湍流;因γ ,Re增高趋势明显 。故贫血者易有杂音。
二、瓣膜或通道的狭窄
血流通过狭窄的(或相对狭窄的)瓣膜、通道而产生杂音。
血流经过时,在狭窄前后形成湍流。
三、关闭不全
原理同狭窄
四、异常通道
血流通过心腔内、或大血管的异常通道时,形成湍流。
五、心腔内的异常漂浮物
心腔内漂浮物在漂浮时,干扰血液层流。
六、血管扩张
病理情况下也可以有杂音,但生理情况下也可以有杂音。
心脏杂音统计并没有必然联系。
我记得我高中有一次体检医生也听出我的心脏有杂音,当时医生也说这个是没事的,我后来放心不下就去大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也是没事,医生说你没事,应该没有问题了,要不你去医院检查一次吧,做的好像是彩超,好像是200块左右,我不是医生说的只能是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