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盘多久换一次比较好,如何判断刹车盘是否需要更换?
一般来说刹车系统由卡片加刹车盘组成。刹车盘更换,是以刹车盘磨损的程度来决定的,时间不是必须考虑的要素。
a
正常情况下,你的车去4s店做保养,技师会帮你检查刹车盘使用情况。
1、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更换刹车片,例如观察刹车片(凹型结构,卡住圆圆的刹车盘的设备)已经磨损到警戒线(小于50毫米),就一定要更换了;
2、如果刹车片安装不好或者质量差,导致圆盘(刹车盘)出现不光滑的划痕和凹槽,刹车时有异响并有抖动的异常情况,这个时候,就要换圆盘了(刹车盘)。
没有说多久换一次,看个人驾驶习惯,我车友群里,有的群友一年换一次,我自己6年才换一次;如果你平常喜欢急刹车,那刹车盘就磨损得厉害,更换频率也就高了。原则就是,磨损到安全线、有异常磨损时,就更换。
b
方法1:看厚度
一个新的刹车片厚度一般在1.5cm左右,随着使用中不断摩擦厚度会逐渐变薄。专业的技术人员建议,当肉眼观察刹车片厚度已经仅剩原先1/3厚度(约0.5cm)左右时,车主就要增加自检频率,随时准备更换了。
当然个别车型由于轮毂设计原因,不具备肉眼查看的条件,需要拆卸轮胎才能完成。每个刹车片的两侧都有一个突起的标志,这个标志的厚度在两三毫米左右,这也是刹车盘最薄更换的极限,如果刹车片厚度已经与此标志平行,则必须要进行更换。
方法2:听声音
如果在轻点刹车的同时伴随有“铁蹭铁”的丝丝声,此时刹车片必须立即更换。因为刹车片两侧的极限标志已经直接摩擦刹车盘,证明刹车片已经超过极限。
方法3:感觉力度
c
当刹车片变薄时我们的刹车效果会受到影响,此时需要更深的踩下制动踏板才能达到原先轻踩就能达到的制动效果,前半程制动效果明显减弱,很多人感觉自己的刹车变软,有点刹不住了,此时就要检查检查刹车片是否需要更换了。
一般正常情况下,行驶达到7万公里左右就要更换刹车盘,刹车片的话是在4万公里左右更换,因为它的使用时间更短一些。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记,大概换了两次刹车片之后,就换一次刹车盘。后刹车的话9万公里左右更换一次。
如果行驶习惯不良,刹车片更换比较频繁的车子,刹车盘也要提高更换的频率。这类人在使用车子时,多检查刹车盘的厚度,它的最大磨损极限值是2MM,到这个值之后就必须更换新的刹车盘了。我们可以借助螺旋测微尺来测量,尽量多测几次,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
除了正常使用造成的磨损外,有的刹车盘质量不佳或者行驶中的异物造成的刹车盘意外磨损,这种情况可能在刹车盘上发现一些深深的沟槽,或者厚薄不均的磨损,这样的情况也建议更换刹车盘。刹车盘轻微生锈的时候,可以依靠连续制动的办法,进行摩擦除锈。注意选择安全路段进行操作,锈的太严重,无法打磨处理,或许就只能更换了。
如果在轻微点刹车的时候,听到有尖锐的金属摩擦的声音,也应该首先检查刹车片和刹车盘。如果是新车的话,这种响声偶尔发生是正常情况。还有一些车型配置了更换刹车盘的指示灯,我们可以根据警示,及时更换刹车盘。
当刹车盘不能正常使用了,该灯就会亮起,修复之后灯就不会亮了。但是,这个灯亮,说明刹车盘磨耗已经过了极限值了,因此最好在此之前就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不要等着灯亮。
刹车盘正常情况下需要每隔5到8万公里更换一次,刹车盘的更换周期与个人的驾驶习惯和行驶路况有关系。刹车盘是刹车系统中的一个易损件,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刹车盘会不断磨损,在刹车盘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更换了。
刹车系统对于汽车来说是很重要的,刹车系统关乎到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刹车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刹车盘,刹车片,真空助力泵,制动总泵,制动分泵。
真空助力泵是提供助力的,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真空助力泵可以提供助力,这样驾驶员可以轻松踩下制动踏板。
踩下制动踏板后,制动总泵会通过制动液推动制动分泵,此时制动分泵会推动刹车片夹紧刹车盘,这样汽车就可以减速了。
刹车系统中的制动液是需要定期更换的,如果制动液长期不更换,就会导致制动力降低,制动距离延长。
制动液是一种比较容易吸水的液体,当制动液含水量达到3%时,就应该更换了。
在更换制动液时,应该将制动系统管路内的空气排空,否则也会影响制动力。
大家在更换制动液时,一定要去专业机构。
一般刹车片是3-4万公里就需要更换,而刹车盘是留到七万公里,就需要更换,换刹车片的使用时间比较短,而且一般更换了两次之后,就开始更换车的刹车盘。
正常情况下,原厂的刹车盘行驶八万公里换一次较好;非原厂的刹车盘需行至三到五万公里更换一次为好。若不换易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