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失灵可以熄火吗 危险步骤谨慎操作

2025-02-05 20:00: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行驶过程中熄火,刹车到底会失灵。刹车总泵采用了真空助力器,发动机熄火后不能形成真空 刹车就瞬间失灵。
开车过程中,突然刹车失灵了,这对驾车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造成刹车失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违章操作,下长坡空挡滑行,使得车辆失去了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或频繁刹车使刹车系统出现高温,刹车油气化,刹车出现疲软。另外,加注了不同型号、不合要求的刹车油或刹车系统有渗漏,车体底部的油管刮碰断裂等,都会造成刹车突然失灵。
刹车失灵后,可用手刹来进行刹车,但要操控得当,不能猛拉手刹。如果猛拉,可能会导致手刹的钢丝绳绷断,使手刹失效。拉手刹过猛还会使车辆的后轮抱死,车辆也很容易失控。 正确的方法是缓缓地拉起手刹的手柄,不能用力过猛,分几次拉紧、松开,再拉紧、再松开,使车辆减速停下来。
需注意的是,拉手刹手柄时要摁进上面的保险按钮,这样可以使手刹的手柄在拉紧、放松的过程中操作自如,防止拉紧时手刹锁死。 手动挡车也可通过抢挡减速停车。抢挡一般直接抢入二挡,抢入后再松油门抬离合器,这时车辆会有一种急刹车般的感觉,说明抢挡成功了。然后再伺机推入一挡,可以把电门关掉,利用发动机气缸压缩的作用使车辆停车。有时候也可以把上述两个方法并用,以达到更好的紧急避险的效果。
在行驶的过程中除了要降低车速外,更要避免急起步、急刹车,防止车辆失去控制能力。不同车型的排气筒安装在不同位置,一旦水进入发动机汽缸内,轻则导致发动机熄火,重则出现发动机捣缸事故,给发动机造成严重损坏,因此在经过积水路段以后,要连续轻踩刹车以便将刹车盘内的水分排除保证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