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的关系,还有他们的简介

2024-11-25 21:37:3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人家要的是 关系
不是他们的简介
《人间四月天》电视剧基本真实反映三人的关系
徐志摩也出身望族,按现在的说法是资本家家庭。他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硖山镇巨富,经营银行,是有名的银行家。按照父亲的意愿,徐志摩应该子传父业,因此,到西方留学时,他读的是经济系。但不久他就觉得经济学与他无缘,他经常与文学家交往,渐渐荒疏了经济学,不久即辍学到欧美各国游历。在伦敦,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林徽因,当即坠入爱河,且为后世文学史研究者们提供了更多一个研究课题。
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大哥哥辈的人物了。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在徐志摩发动多次猛烈攻势之后,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线最后决了堤,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徐申如听说儿子如此对待妻子,气愤之下宣布断绝父子关系,并停止供粮,且将银行业务及财产交由张幼仪主管。此后这位徐家大公子就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张幼仪的大哥叫张君劢,是民国初政坛风云人物,二哥张嘉敖则是当时政府中央银行总裁)林徽因就这样当了第三者,这一插足后果比较严重。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父亲的林长民竟然也同意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浑忘了自己已经把掌上明珠许配了梁家大公子。
然而,林、徐好景不长,因为不久后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她只得随父亲归国,等徐志摩赶回国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了。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除了克制自己外,还能做什么呢?但在遇到陆小曼之前徐一直怀念着林,且总是梁、林家里的常客。
梁、林到美国留学后经常有矛盾,激烈的时候,林就给国内的徐志摩写信,因为这样,徐志摩对林一直心存幻想。梁、林学成归国后任教于东北大学,后因林身体欠佳,曾在北京西山养病一段时间,梁未在身边。这一时期,徐经常去西山看望林。因为这样一段经历,后世研究者总以为徐、林之间的关系已经越过雷池了,然而谁也拿不出证据来。因此,徐、林的感情到底到了哪一步,至今恐怕是个悬案。不久,徐在北京的舞会上认识了有夫之妇陆小曼,徐再次插足并与陆结婚。徐婚后并不幸福,甚至很不幸福,又常向朋友倾诉,对象主要是胡适、林徽因和凌叔华等,直到1931年遇难身忘。林在1931年和1934年分别写过两篇纪念徐的文章,真情流露。
应该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徐志摩,林徽因是不会搞文学的。还在伦敦刚相识之时,徐就经常写诗给林看,林的儿子梁从诫在《林徽因文集》中说到,林徽因曾对子女们亲口讲过,徐写过很多诗送给林,最有名的是《偶然》,但是,我们现在看《偶然》这首诗,怎么都不像是写给林的,因为徐对林的存在从来没有这么洒脱过。当然,如果没有徐的影响,林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也许要大得多,她兴趣大广,无论在哪方面都未能留下传世之作。

回答2:

不是这样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才是真正相爱的,有共同的爱好与愿望~对徐志摩只是少女时期的迷恋~

回答3:

简单的说,徐志摩和林徽因互相喜欢,但梁思成才是林徽因的老公

回答4:

二十世纪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时势造就了很多杰出人物,但有谁知道,爱情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塑造了三个在建筑、文学、哲学方面的巨匠,他们是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而塑造这三个巨匠的爱情却都和一个女人有关,她的名字叫林徽因。
梁思成和林徽因
林徽因于一九0四年出生在福建侯官一个官宦世家,她的父亲林长民是二十世纪初出名的政治言论家和政治活动家,曾经当过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林微因天资丽质,聪颖淑慧,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十六岁随父到英国读书一年,后又和梁思成一起到美国学习建筑。梁思成于一九0一年出生在日本,父亲梁启超是著名的维新运动领袖,也是著名的政治言论家和政治活动家,当过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梁思成小学在日本读书,后来在清华读中学,受父亲的影响国学功底较深,而且有非常好的美术基础,后来和林徽因结伴到美国留学学习建筑。梁启超和林长民在政治派系上同属研究系,两人关系密切,友情笃深,同有结为儿女亲家的愿望,便私下为梁思成和林徽因订下了婚约。但两人都是开明人士,表明等儿女长大成人,再由他们自己做出最后的决定。梁思成十六岁时按照父亲的指示过府到林家与林徽因见面,两人从此开始认识和交往,及至林徽因从英国回来,两人关系进一步确定,并于一九二四年共同到美国留学,一九二八年毕业后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从此,林徽因协助和伴随梁思成开始了建筑教学和古建筑研究工作,共同成为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他们的足迹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进行了大量的古建筑考古工作,写出了《中国古代建筑史》这一宏篇巨著。他们是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爱祖国。八年抗战期间,他们在四川西南部的乡村居住,在贫病交加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古建筑研究,美国友人劝他们到美国去治病和治学,他们没有同意,向友人表示:死,也要死在中国的土地上。新中国成立前,许多美国友人劝他们到美国定居,他们也没有同意,而是留下来,以饱满的热情,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和建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梁思成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林徽因任教授,他们还同时兼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职务。国旗方案的确定,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都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梁思成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的三宝之一。
作为一代才貌双全的女性,林徽因影响了梁思成的一生。梁当时只所以决定学习建筑,是受林徽因的引导。林在英国学习时从英国一位女同学那里了解了建筑学的内容,便喜欢上了集造型艺术和实用相结合的建筑学,回国后也引导梁思成确定以建筑学为学习的方向,从此一同走上了建筑研究的道路,塑造了中国建筑界的泰斗人物。

徐志摩和林徽因

徐志摩于一八九七年出生于湖北硖石,其父是金融家。一九二0年,二十三岁已婚的徐志摩赴英国剑桥准备学经济,正值林徽因随父亲也在英国读书。徐志摩久仰林长民才名,便去林在英国的寓所拜访,认识了林徽因,一见而不能忘,开始痴狂地追求林徽因。林徽因当时年纪还小,非常敬佩徐志摩的才华,但对他的感情并不懂。为了躲避徐志摩的痴迷追求,林长民于一九二一年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国,并和梁家进一步商定了女儿的婚事。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未果,便赶回国内,发现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确定婚姻关系,大失所望,愁怅满怀。为了记述自己的失落,从此开始了诗歌写作,自此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大量表达个人情绪的新诗,并和爱好新诗的文友创办了刊物《新月》,成为文坛独树一帜的派别,对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徐志摩摩回忆,在认识林徽因之前,他还不知道诗是什么东西。爱情未果,友谊还在,后来,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回国后,徐志摩是梁家的常客,他们成了朋友,并影响林徽因也开始了诗歌的写作。林徽因的诗不多,也不是新月派诗人,但她的诗带有明显的新月派的痕迹。

金岳霖和林徽因

金岳霖认识林徽因较晚,他与徐志摩是好朋友,年令比徐志摩还大。梁思成和林徽因回国后住在北京,徐志摩经常带金去梁家作客,经过长时间的交往,金岳霖也喜欢上了林徽因,但那时林徽因不但已经结婚,而且女儿已经三岁,儿子也在当年出生。金岳霖是学哲学的,他那种纯粹的爱情追求是不可能实现的,深知象林徽因一样的女子他再也无法遇到,于是决定终生不娶。他和梁思成、林徽因也成了要好的朋友。后来,金岳霖就长期住在林家,再也没有分开,他成了梁家的一分子。直到梁思成和林徽因去逝以后,他仍然和他们的儿子梁从诫一家生活在一起。金岳霖比较长寿,八十年代初去逝,活了九十多岁。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为他养老送终。金岳霖用毕生的精力研究哲学和从事哲学教学工作,是北京大学著名的哲学教授,哲学著述较多,影响深远,是大师型的哲学家。
爱情的故事总是喜剧少悲剧多,林徽因和梁思成上演了喜剧,徐志摩和金岳霖上演了悲剧,但这三位科学与文化的巨匠,没有因为幸福而陶醉,也没有因为失意而沉沦,他们把心中的爱情化为力量,演绎了自己更为丰富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个人档案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 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 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 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 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 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 、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 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 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 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 《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 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 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 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 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 、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 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 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 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 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 《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 《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 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 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 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 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 ,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 《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梁思成的简介

梁思成( 1901——1972),建筑学家。广东新会人。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1928年入美国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回国后,曾任东北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一至四届副理事长,北京市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1946年创设清华大学建筑系。对中外古建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造诣颇深。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设计了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营造法式注释》、《APictorialHistoryofChineseArchitecture》(英文版)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徽因的简介

林徽因 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 。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参考资料:
http://hi.baidu.com/shuijingjianianhua/blog/item/30ae8d8fc7e5c2eff11f3647.html

http://blog.sina.com.cn/u/4a89095c010007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