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心理的自我调节
所谓不良心理,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是十分复杂的,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人格、智能等诸多方面。一般来讲,个体心理的各方面的活动与发展是比较均衡、全面的,但是由于社会及心理的原因,其中某些方面就可能出现异常。比如,有的中年人因更年期来临而出现烦躁不安、失眠、乏力、易怒等情绪障碍;有些青少年因为自己的愿望一时得不到满足而变得垂头丧气、忧心忡忡等。如果一个人的某些心理活动与正常人相比,出现一些反常的、特殊的,或过于亢奋,或过于低沉的行为反应,我们就称之为不良心理。
不良心理形成后,如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认识到它的危害,并且运用正确的方法,是能够自我调节的。
还自己一个健康心理
现实生活中的不良心理类型很多,下面选择五种有代表性的不良心理,谈一谈其表现和自我调节。
1. 自我封闭心理。
“封闭”本义指严密盖住。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什么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环境不适的不良心理现象。
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1)普遍性。即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性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居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年度都可能存在这一现象。过去有所谓“隐士”,当今有孤独无友之人。
(2)非沟通性。正常人都相互沟通交往的需求。据统计,人除了8小时睡眠外,一天中其余70%的时间被用来交流信息与情感。而有封闭心态的人,则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被动型,后者属主动型。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交谈,如写日记、撰文咏诗,以表志向。
(3)逃避性。自我封闭行为与生活挫折有关,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受波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第三,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4)有孤独感。因为自我封闭者把自己与世隔绝,他也就没有什么朋友,时常感到很孤独。
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节
(1)乐于接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面对许多挫折,有些人习惯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总是自怨自艾。他们十分关注别人的评价,遇事忐忑不安。我们应学会将成功归因于看书,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曾有一个长相有缺陷的青年,因害怕别人讥笑而不愿见人,后来他努力发掘自己的优点,如聪明、成绩好等。优点发掘得越多,他就越自信,最后完全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圈子。
(2)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还要“交八方友”。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交流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
只有开放自我、表现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享受到人间的快乐和温暖,而不再感到孤独与寂寞。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谁敢于开放,谁敢于表现,谁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要改变封闭状态。
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如果沉浸在“自我否定”、“自我封闭”的消极体验中,就会闭目塞听、思维狭窄、阻碍自己去积极行动。故有心理学家将这种自我封闭的心态称为“自我监禁”。
(3)精神转移法。即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例如有一位嗅恐怖症的女孩子,身上本无异味,但总是心怀疑虑,认为有味,如口臭、狐臭、汗臭等。只要精神一紧张,自己就能“闻到”臭味,由此害怕见人。但精神放松或转移注意力,这臭味便消失了。这种情况可用精神转移法缓解,例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
2. 空虚心理。
“空”,虚敢,指一无所有;“虚”,空也,与“实”相对。空虚心理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元聊赖。
论其特点。首先,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某些人无所适从时,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极易出现这种不良心理。
其次,精神空虚的危害性非常大。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也即是说,一个人要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才能迎接一切挑战,有为于世界。然而精神空虚者往往萎靡不振,缺乏社会责任感。如果社会上这类人多了,“国乏强兵邦无壮丁”,我国的经济发展岂不是一句空话?就连他们的家庭及个人生活都会无法正常维持下去。社会上游手好闲之辈、酗酒嗜毒之徒会充斥于大街小巷,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危害。
精神空虚有碍于社会发展,也有害于人类发展,必须慎而待之。坐享其成,“混混儿”心理自然也是空虚的。
由于精神空虚,一损国家,二害集体,三害自己。必须认识到这一危害,通过社会努力与自我调适加以克服。
从空虚心理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只要个人主观努力,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精神空虚是可以克服的。
(1)对社会存在抱有一种较为现实的认识。社会是由许多组织、群体、个体组成的,社会的跨地域性、跨时空性,决定了它存在着许多亚文化。主体文化与亚文化构成了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复杂化。换言之。社会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这就要看主流、看社会发展的方向,绝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社会的消极面,从而不求上进、萎靡不振,而应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接受现实,正视现实,改造现实。
(2)磨练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事要有恒心,做人要有理想与抱负,正确对待失误与挫折,在逆境中锻炼成长。顺境中的人们也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不能只停留在经济追求与享乐上。
(3)多读名人传记。以名人的奋斗史作为人生的楷模,正确认识自我,不时反思自我,记录自我的人生轨迹与心理变化轨迹。从中感悟人生的奥秘,了解困惑与决择的得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确立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除去无精神追求的心态。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者学习琴棋书画。实践长才干,实践出成绩。成绩能强化个人价值,满足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的需要。能强化成就动机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要求,从而为个体行为不断增添新的动力。
3. 压抑心理。
“压”为积压,应该送出的东西搁置不发。“抑”为抑制、控制约束,使不能为所欲为;还有一义指“抑抑”,即郁郁不乐。压抑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心理学上专指个人受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转出去,而是将其抑制在心头,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压抑能起到减轻暂时焦虑的作用。但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得消极和古怪起来。
心理压抑有如下特点:
(1)内指性。当个体与外界现实发生矛盾时,个体不是积极地调整与外界的关系,而是退缩、回避矛盾,退回到个人的主观世界,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宁人息事,以求得心灵上的安静。
(2)消沉性。回避矛盾不等于解决矛盾,只要矛盾存在,就不可避免地使个体体验不愉快的情感。这种感情与日俱增,逐渐使整个心理消沉下去,心理压抑者自我感觉往往是不好的。
(3)潜意识性。受挫的思想与情感压抑在心头,久而久之,就会转化为潜意识
她可能是个完美主义者 和一个人待久了就会发现对方的缺点 继而看不顺眼 我认为这是病态的表现 虽然现在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但还是因该咨询下心理医生 毕竟这样对她自己将来没什么好处
多劝你朋友到大自然中去散散心,多关心关心朋友,相信你朋友会快乐起来的。
我想我也是属于跟他同类的,孤独没什么不好的,我是那样认为的
.......难道有心理疾病就要排斥他么。。。真是的。。
况且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嘛。。!~~多找他沟通。。或者是带他出去参加些集体活动啊~~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靠他自己~!
心是莲花
我有一朵美丽的莲花
送给你好吗
花瓣上有一颗晶莹的露珠
捧在手里看看吧
那是一颗生命的精华
你要好好地珍惜它
那朵莲花正在开放着
你要好好地爱护它
你闻到花香了吗
你还有什么放不下
就象一场梦总要醒来
只是梦里多了一次感慨
你看到七色阳光了吗
那是你曾经的期待
请把莲花露珠放在阳光下感悟吧
这爱究竟是什么
这情究竟是什么
花开花落
四季轮回之中
你究竟明白了什么
这恨究竟是什么
这愁究竟是什么
心是莲花
心是宇宙
你的心中还不能盛下了什么
看了这首歌的歌词什么都能克服和想开的.我就是听了此歌走出抑郁走向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