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百家姓氏"倪"的相关的传说与相关知识

2025-01-04 15:31: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倪 JIN 倪姓修订 倪姓修订史 总修订史
  --------------------------------------------------------------------------------
  倪姓留言本 倪姓宗祠 倪姓纪念馆

  一、姓氏来源 来源于封地:春秋时期,邾武公将次子封于郧(在今山东滕县境),建立了郳国,其子孙以国名为姓,亡国后为了避仇,改郳为倪。

  二、郡望堂号 汉置千乘郡,现在山东省高青县。 《姓氏考略》记载:即郳氏,儿氏,避仇改为倪。望出千乘。

  三、历代名人 倪斑——字元镇,号云林。元朝江苏无锡人。善画山水,多为水墨之作。以天真幽淡为宗,对后人水墨山水画有很大影响。与黄公望、王蒙、 吴镇、并称为元末四大家。家有清闷阁,藏法书名画甚多。作有《清闷阁集》。 倪映典——字炳章。安徽合肥人。岳王会会员。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安徽任炮兵管带,与熊成基计划在安庆运动新军起义。事被清吏侦知,后南下广州,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宣统元年(1909年)同盟会南方支部成立,任运动新军总主任。宣统二年率新军在广州起义,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四、倪 思 传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倪文节公:南宋倪思,字正甫,谥文节.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曾任泉州知府,政声显赫,入祀泉州贤名祠。官至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后裔倪文节在宋代任礼部尚书,生有2子:长子倪祖信,后举家迁徙浙江,落户湖州市;次子倪祖义,在丹徒做官,即举家落户丹徒册田。
  倪思著有《经鉏堂》一书,影响甚至远,其中有不少佳句广为流传。如: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也,而读书声为最。闻他人读书声已极喜,更闻子弟读书声则喜不可胜言矣……]

  附:倪 思 传

  倪思,字正甫,湖州归安人。乾道二年进士,中博学宏词科。累迁秘书郎,除著作郎兼翰林权直。光宗即位,典册与尤袤对掌。故事,行三制并宣学士。上欲试思能否,一夕并草除公师四制,训词精敏,在廷诵叹。
  权侍立修注官,直前奏:“陛下方受禅,金主亦新立,欲制其命,必每事有以胜之,彼奢则以俭胜之,彼暴则以仁胜之,彼怠惰则以忧勤胜之。”又请增置谏官,专责以谏事。又乞召内外诸将访问,以知其才否。迁将作少监兼权直学士院,兼权中书舍人,升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同修国史,寻兼侍讲。
  初,孝宗以户部经费之余,则于三省置封桩库以待军用,至绍熙移用始频。会有诏发缗钱十五万入内帑备犒军,思谓实给他费,请毋发,且曰:“往岁所入,约四百六十四万缗,所出之钱不及二万,非痛加撙节,则封桩自此无储。遂定议犒军岁以四十万缗为额,由是费用有节。又言:“唐制使谏官随宰相入阁,今谏官月一对耳,乞许同宰执宣引,庶得从容论奏。”上称善,除礼部侍郎。
  上久不过重华宫,思疏十上,言多痛切。会上召嘉王,思言:“寿皇欲见陛下,亦犹陛下之于嘉王也。”上为动容。时李皇后浸预政,思进讲姜氏会齐侯于泺,因奏:“人主治国必自齐家始,家之不能齐者,不能防其渐也。始于亵狎,终于恣横,卒至于阴阳易位,内外无别,甚则离间父子。汉之吕氏,唐之武、韦,几至乱亡,不但鲁庄公也。”上悚然。赵汝愚同侍经筵,退语人曰:“谠直如此,吾党不逮也。”
  兼权吏部侍郎,出知绍兴府。宁宗即位,改婺州,未上,提举太平兴国宫,召除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
  御史姚愈劾思,出知太平州,历知泉州,建宁府,皆以言者论去。久之,召还,试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侂胄先以书致殷勤,曰:“国事如此,一世人望,岂宜专以洁己为贤哉?”思报曰:“但恐方拙,不能徇时好耳。”
  时赴召者,未引对先谒侂胄,或劝用近例,思曰:“私门不可登,矧未见君乎?”逮入见,首论言路不通:“自吕祖俭谪徙而朝士不敢输忠,自吕祖泰编窜而布衣不敢极说。胶庠之士欲有吐露,恐之以去籍,谕之以呈藁,谁肯披肝沥胆,触冒威尊?近者北伐之举,仅有一二人言其不可,如使未举之前,相继力争之,更加详审,不致轻动。”又言:“苏师旦赃以巨万计,胡不黥戮以谢三军?皇甫斌丧师襄汉,李爽败绩淮甸,秦世辅溃散蜀道,皆罪大罚轻。”又言:“士大夫寡廉鲜耻,列拜于势要之门,甚者匍匐门窦,称门生不足,称恩坐、恩主甚至于恩父者,谀文丰赂,又在所不论也。”侂胄闻之大怒。
  思既退,谓侂胄曰:“公明有余而聪不足:堂中剖决如流,此明有余;为苏师旦蒙蔽,此聪不足也。周筠与师旦并为奸利,师旦已败,筠尚在,人言平章骑虎不下之势,此李林甫、杨国忠晚节也。”侂胄悚然曰:“闻所未闻!”
  司谏毛宪劾思,予祠。侂胄殛,复召,首对,乞用淳熙例,令太子开议事堂,闲习机政。又言:“侂胄擅命,凡事取内批特旨,当以为戒。”
  除权兵部尚书兼侍读。求对,言:“大权方归,所当防微,一有干预端倪,必且仍蹈覆辙。厥今有更化之名,无更化之实。今侂胄既诛,而国人之言犹有未靖者,盖以枢臣犹兼宫宾,不时宣召,宰执当同班同对,枢臣亦当远权,以息外议。”枢臣,谓史弥远也。金人求侂胄函首,命廷臣集议,思谓有伤国体。徙礼部尚书。
  史弥远拟除两从官,参政钱象祖不与闻。思言:“奏拟除目,宰执当同进,比专听侂胄,权有所偏,覆辙可鉴。”既而史弥远上章自辨,思求去,上留之。思乞对,言:“前日论枢臣独班,恐蹈往辙,宗社堪再坏耶?宜亲擢台谏,以革权臣之弊,并任宰辅,以鉴专擅之失。”弥远怀恚,思请去益力,以宝谟阁直学士知镇江府,移福州。
  弥远拜右丞相,陈晦草制用“昆命元龟”语,思叹曰:“董贤为大司马,册文有‘允执厥中’一言,萧咸以为尧禅舜之文,长老见之,莫不心惧。今制词所引,此舜、禹揖逊也。天下有如萧咸者读之,得不大骇乎?”仍上省牍,请贴改麻制。诏下分析,弥远遂除晦殿中侍御史,即劾思藩臣僭论麻制,镌职而罢,自是不复起矣。
  久之,除宝文阁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嘉定十三年卒,谥文节。

  南宋倪文节是个爱读书的人,他不但自己读书感到快乐,就是听人读书也乐不可支。他写道:“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也。而读书声为最。闻他人读书声,已极可喜;更闻子弟读书声,则喜不可胜言矣。”他听人读书尤其听自己子弟读书声如此高兴,是因为他知道,读书使人高尚、使人知识丰富、使人进步。

  泉州人名录——倪思

  倪思,字正甫,南宋·湖州归安人。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历官秘书郎、著作郎兼翰林权直、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嘉泰元年(1201年)知泉州,新学校,修城廓,缮器械,训士卒,浚河渠,造桥梁,葺候馆,立养济院,百废俱兴,民不告扰。为政主张静以安民,俭以化俗。史称其屡触权臣,三黜不变。

  倪思:《经鉏堂杂志》简介

  古人云系列从书之一。倪思,字正甫,字号齐斋老人,宋湖州归安人。《经鉏堂杂志》是作者晚年的读书札记,也可以说是一本思想随笔。他关于人生的“穷”与“达”、顺境与逆境的辨证关系的认识,达到了当时极高的水准;他示儿的十条“子弟之职”和“遣女”的“十戒”,是数百年来长辈教育子女的标准的总结,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今以明万历刻本为底本以流行别本标点整理。
  《经鉏堂杂志》作为“古人云丛书”,2005年4月,由岳麓书社出版 。

  刻经鉏堂序
  (经鉏堂,倪氏堂号,汉大夫倪宽带经而锄,终学有所成。《经鉏堂》是南宋倪思所著,谥文节)

  潘大复

  夫吾人立身寓内、欲表表白见者,舍功业文章何居焉?垂绅正笏之士率谈功业,而视笔墨为敝帚;笈冠长衣之士率谈文章,而薄荐绅为尘饭。此皆见其偏、不睹其全者也,吾窃以臧获之亡羊而例视之矣。求之于古,工文章者如牛毛,而以文章兼功业者若兔角然,寥寥乎其不多见也。他姑不暇具论,即以吾湖言之,期中多丹山洞府、金砂银石,故石屋祖师隐于霞雾,葛稚川隐于菁山,范蠡、计然隐于大遮以谋霸业,遂号为计筹山,至今存焉。若颜、苏两君俱愿为此州刺史,欧阳公所谓“江外饶佳郡,吴兴天下稀”者,夫亦道其地之灵也哉。
  以故文章家代不乏人,今世诗宗沈约、孟郊,画宗子昂、叔明、徐贲,潇洒推叶苎翁,皆彬彬文彩,而胸中丘壑纵横万状,非若他郡章句之学、人趋之而人步之者也。而责诸人于钟鼎之业、太常之勋,则或起之九原而无以应我矣。乃于宋得一人焉,倪文节公是已。
  观其《经锄堂》一书,论朝事则有忠臣爱君之心,论家政则有君陈孝友之念,论山川则有遗世独立之志,论世味则有藻鉴人伦之明。繁而不乱,约而有规。其辞爽以劲,其气简而舒,信文章之大家,绣虎之长技也。
  是书也,盖得之吾友陈仲醇,云:“仲醇博雅有书癖,上自经史,下至稗官,靡不旁搜远采,最爱是书。”余读《礼》毘山中,即柳恽读书处也。偶放舟访仲醇于嘉禾,仲醇出是编授余曰:“是且未有梓,公,湖人,宜为湖梓之。”余持之归,反覆读,不忍释手,每读一段,则饮醇醪一杯,咽之,欣欣然自得也。既喜文节之文章,欲观文节之行谊,而稽之往谱,则文节官宋之学土,风操凛凛,为一代伟人。
  若传记所载者,读之犹有生色,当时忌文节甚众,而如石中流、无所倚萎,声闻愈藉藉震人耳矣。岂非文章功业并茂者耶?遂以其书携至京邸,拜命雍阳,政事之暇,取而卒业,益沾沾自喜,谓我非仲醇,安得是书?而字多差讹,亥豕相接。适张文学自扬文山中走潞水上谒余,文学胸次富有《坟》、《典》、《丘》、《索》,乃以是书授之校焉,凡三旬而羽化者全、蠹食者完矣,又三旬而剞劂告成、杀青斯竟矣。余览其成,喟然叹曰:土患无文覃功业耳,何患不传?自有此书以来,凡几百年矣,而流徙不亡,则人必有仰其功业文章而不欲亡之者。
  至于今则仲醇仰之而授之予,予仰之而付之梓,张文学仰之而校以成,仲酿与予不佞之志,安知后之仰之者不如今日乎?而是书终千古不亡矣。书既成册,移书两儿子曰:“为我藏昆山中。”盖山必有所托而名焉。故霞雾以石屋名,菁山以稚川名,计筹山以越中两大夫名,是山也,安知不以藏书名乎?然予之景仰于文节固不徒以文章也,倘后之人止以文章观之,是鱼鸟之睹毛嫱,已失其真者矣,是为之序。时万历庚子仲春花旦,吴兴居实子潘大复书于雍阳官署。

  倪文节语录摘录

  倪文节公曰: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也,而读书声为最。闻他人读书声已极喜,更闻子弟读书声则喜不可胜言矣……
  富莫大于蓄道德,贵莫大于为圣贤,贫莫大于不闻道,贱莫大于不知耻。仕能行道之谓达,贫不安分之谓穷,流芳百世之谓寿,得志一时之谓夭。
  倪公又说:“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无少害者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故有全利无少害也。”
  这句话被明代陈继儒引用在《观书十六感》之中,其用意可见。静心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境界,读书而又能有佳思,如何不教人快慰。

  倪文节曰:"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 济.君子立心,未有不成於容忍,而败於不容忍者也.容则能恕人,忍则能耐事.一毫之差,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必无受用."

  顾炎武引倪文节思之言; 谓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忘勿助长也.』传写之误,以 「忘」字作「正心」二字.言养浩然之气,必当有事而勿 忘,既已勿忘,又当勿助长也。

  倪思亦云:“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经锄堂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