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服为什么选择白颜色,这里面可大有讲究:在古人眼中,每种颜色可不只是单纯的颜色,它的背后有很丰厚的文化内涵。古人把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季节联系起来,春天是青色,夏天是红色,秋天是白色,冬天是黑色。每个季节有自己的特色,那么,象征季节的颜色,也就有了独特的意蕴。比如说白色,白色属于秋天,秋天万物凋零,萧瑟肃杀,从来就是个伤感、落泪的季节。古人有很多咏叹秋天的诗句,走的都是低沉的调子。白色是象征秋天的颜色,那么白色也就代表了悲伤,象征着死亡与不祥,所以,孝服要用白色。
一、穿孝制度的由来
1、起源:穿孝,就是人死后其亲属要在一定时间内改变通常的服饰,这种礼俗的起源,据许多民俗学家认为,它的最初意义在于表示某种禁忌。原始社会的先民出于对鬼魂的恐惧心理,担心死者会降祸作祟,为了不被鬼魂辨识,免遭灾祸,在办理丧事时往往披头散发,以泥涂面,衣着也同平时大不一样。到后来随着伦理观念的进步,丧服的意义也逐渐演变为主要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居丧者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的一种形式。穿孝作为一种制度,它的形成是在夏禹、商汤、周以后的世代,并且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儒家整理归纳并予以理想化,随着儒学在这一时期成为著名的学说,加之汉代以后又取得了一家独尊的地位,儒家所倡导的以《仪礼·丧服》就是九族五服制度,为准则的规范化的丧服制度借助政治的力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得到普遍的推行,被历代王朝列入法典,慢慢植根于民间,到现在退化成单一的穿孝。
2、发展
孝服,从夏商周形成到春秋战国时期确立完善以来,在中国已经流行三千年了。这种制度起初是由“五服制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演变而来。最初,这五服是由最粗生麻布到最细熟麻布分五个等级差别,相继标志直系血缘关系与旁系血缘关系的尊、卑、亲、疏的差异,就是由自身算起上下各四辈共九辈人,在穿孝服上表现出的五个等级,叫五服。现行的“穿白戴孝”就是由“五服制”演化而来的,而且穿白孝服是由五服当中最后一服缌麻转化而来的,缌麻原来是用细熟布做的,由于纺织业的进步无麻布可找,后来就用相近的粗白布取而代之了。
孝服,除了我们常看到白色孝袍外,还有带黑箍的。据传佩戴黑纱的哀悼形式起源于英国,古代英国的贵族死后,他的仆役都要为他穿丧服到哀。有一位贵族死后,他的仆役购不起丧服,就用一块黑纱致哀,因为那里的丧服是黑色的。后来这种简易丧礼传播到世界各地,也传到了全国各地,咱们回民穆斯林也有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