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相结纳。公孙瓒攻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
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方升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而关羽已是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张飞也是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后刘备入蜀,留赵云于荆州,领留营司马(相当于警备队长),专司内务,截江救阿斗就是在此时发生的。
随后由诸葛亮带赵云朔江而上,入平益州,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翊,护也,还是一名护卫统领性质的将领。而当时留任荆州的关羽官拜前将军,假节钺,董督荆州事。马超左将军,假节。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黄忠是后将军,关内侯,连魏延都已是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赵云与他们就官位而言,尚差一大截。
刘备称帝后,关羽已没,马超为骠骑将军,来乡侯,凉州牧。拜张飞车骑将军,西乡侯,领司隶校尉。黄忠已亡,魏延左迁镇北将军,都亭侯。次年,方升迁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后又迁任镇东将军,才与魏延平级。后一直未有升迁,倒是在孔明出祁山街亭之败时,赵云亲自断后,几路兵马中唯赵云一路未曾有损失,然而回军后也因此次战役失败,还被贬为镇军将军,后卒于任上。时魏延已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所以赵云终其一生,其位始终不能与关、马、张、黄相提并论,连魏延都未能超过,他的“五虎上将”纯粹是徒有虚名。不过,我认为赵云的能力与功绩与关、张、马、黄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甚而有过之。
一是功绩武略。
刘备在袁绍手下时,密遣赵云私下募得数百人,称刘左将军部曲,而“绍不能知”。行事周密之至。
后与夏侯敦战于博望,生擒其将夏侯兰,又禀刘备说夏侯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史曰“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长阪之役,刘备“弃妻子南走”,而“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又刘备入川,“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原因是“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所以命赵云为留营司马,后来“夫人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再救了一回阿斗,使其免了沦为人质的厄运。
在刘备与曹操争汉中时,赵云于汉水大败曹兵,先主称赞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而街亭之役后,诸葛亮问邓芝:“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邓芝说:“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
从以上几事,可见赵云一身是胆,武功计略,不亚于关羽等人,只是无缘统军征战而已。
第二是他的为人及思维堪称先公后私,敏于时事,而且甚为周密。
在荆州刘备平南方诸郡时,“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因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
后来定益州,“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围地桑田分赐诸将。云谏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再就是关羽身死后,刘备大怒,整军东下,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而街亭之败后,因赵云所部是唯一全身而退的,诸葛亮要把军资余绢分赐将士,赵云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正因为如此,陈寿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共列为一传,是为《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把赵云加工夸张为五虎上将,以此彰显赵云的武功及品德,其实都是相当公平和得人心的。
在三国的大将中,关羽神勇,张飞骁勇,赵云智勇,马超英勇,许褚则是匹夫之勇,无一不是个性鲜明的。而我们对赵云的认识,就表现在“智勇”二字上。
我认为,赵云的智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奔走四方,贤臣择主
古城聚义,赵云正式投奔刘备,当时的赵云说:“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遇,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此句概括了他坎坷的人生追求之路:他本是袁绍辖下之人,因见袁绍无忠君爱国之心,所以投向公孙瓒,但公孙瓒也不是个能共图大事的人,于是就借口兄长去世,还乡去了。后来袁绍灭了公孙瓒,赵云才跟随刘备的。刘备对赵云也早就有了惺惺相惜之意。刘备初见赵云时“便有不舍之心”;徐州解围后,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赵云辞公孙瓒归乡,刘备握手言别,殷勤叮咛。赵云感动地说:“云终不敢背德也。”
所以公孙瓒死后,“……袁绍屡次招云,云想绍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后欲至徐州投使君,又闻徐州失守,云长已归曹操,使君又在袁绍处。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漂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地,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近闻冀德在古城,欲往投入,未知真实,今幸得遇使君。”在此时的赵云心里,早就认定刘备这个追随的对象了,所以非刘备而不投,不遇明主,宁愿落草为寇,占山为王。这也印证了书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话:“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赵云的慧眼识明主,这在三国英雄中是很了不起的。
同时,刘备、诸葛亮对于智勇双全的赵云也是很器重的,在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借东风之后是依靠赵云接应的;刘备外出常带赵云护身。刘备到东吴娶亲时,诸葛亮也放心地将保卫工作交给赵云,而赵云也不负重望完成诸葛亮的计谋,赵云与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以及西凉名将马超、老将黄忠同列“五虎上将”,连一向目中无人的关羽也认为:“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于吾相并可也。”可见他对赵云的信任非同一般。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叮嘱赵云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至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由此可见,除了诸葛亮,刘备也把后主刘禅托咐给了赵云。“看觑”一词表现出刘备对赵云的重视。刘备对赵云,的确有很深的知遇之恩,这是不容怀疑的。
赵云晚年于成都病故,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追谥为“顺平候”。这个封号算不得什么,可这个身经百战的猛将竟然得以善终,并且一世英名从未受挫,这一点上,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则远不及他。
二、沙场征战,威名远扬
建安十三年,曹操取荆州,刘备被曹操追赶,在当阳长坂坡血战,刘备大败,弃下妻小南逃,不见了赵云。突然糜芳跑来说:“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玄德叱曰:“子龙是吾故交,安肯反乎?”果然,赵云在千军万马之中救出甘夫人,又怀抱幼主杀出重围,使二人得脱于难。当赵云双手把刘禅递上时,刘备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对于刘备的这个行为,罗贯中借史官之诗评价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男掷马前。”实在是无限的感激无由表达。
相对于徐庶的离去,《云别传》与《资治通鉴》里对于赵云在长坂坡的表现,重点描述的也都不在于赵云的勇,而在于赵云的忠。但长坂坡还是成为赵云的成名战。在长坂坡中赵云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候恩夺得名剑青虹,杀曹洪部将晏明,夏候淳部将钟缙,钟绅,力战焦触、张南、马延、张合四将,在曹操军中来往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共斩曹营将士五十余名,当时曹操亦赞曰:“真虎将也!吾若得这员大将,何愁天下不定乎?可速传令,如子龙到处,不要放冷箭,要捉活的。”曹操这话,一方面是为赵云的冲出重围做铺垫,一方面借曹操的珍爱之情,体现赵云的勇猛无双。
此后,公元二一一年,赵云入川,沿江西上江阴,与诸葛亮会师成都。攻克成都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公元二一九年,黄忠在定军山因劫粮被魏将徐晃围困,赵云于汉水营前往接应,冲入曹军重围,救出黄忠,后在汉水拒曹军,占得曹军营寨,刘备称他“虎威将军”。公元二二三年,升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再迁为镇东将军。公元二二五年,南蛮叛乱,赵云、魏延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公元二二八年随诸葛亮北伐,在凤鸣山与西凉魏将韩德一家作战,赵云刺死长子韩瑛,刺倒四子韩琪,射死三子韩琼,生擒二子韩瑶,后再刺杀韩德,威震诸军。而此时赵云已是年过七旬。公元二二八年,邓芝与魏国主帅曹真对阵,兵少敌强,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召集部众,固守阵地,不至大败。撤军后赵云被降为镇军将军。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而撤兵,赵云、邓芝断后。赵云抵挡郭淮,刺死苏喁,杀退万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骑,辎重等物,亦无遗失。”
赵云无疑是一位万人敌的猛将,但他一生中参加的战役并不多,有机会与之交手的名将并不多,所杀的名将则更少,这一点与关羽、张飞相比就逊色多了。但他每次出场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之中,都是在万分紧急时以弱胜强,斩杀敌军将领如切瓜一样的自如。所以给人一种惊天动地的强烈感受。这也是赵云历来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三、固守气节,谨慎稳重
赵云平生处事谨慎,考虑周到。平定贵阳时,太守赵范被迫投降,却摆出一个美人计,要把其嫂嫁于赵云,以此来笼络赵云,被赵云当即严辞拒绝。并说:“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当时有人好心的劝他接受,连玄德也劝他说:“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赵云仍然婉言拒绝了。后来赵范果然判逃,赵云却不受牵连。
在荆州刘表处,蔡瑁设计害刘备,刘备飞马跳过檀溪。赵云出城寻找,正遇到蔡瑁,急问:“吾主何在?”瑁 曰:“使君逃席而去,不知何往。”赵云是谨细之人,不肯造次,即策马前行。遥望大溪……只见隔岸一带水迹。云暗忖曰:“难道连马跳过了溪去?”乃拿守门军士追问,皆言刘使君飞马出西门而去。云再欲入城,又恐有埋伏,遂急引军归新野。从“不肯造次”、“暗忖”两处就可见赵云心细如发。如果当时就因为找不到刘备而和蔡夫人的亲近之人闹翻,刘备在荆州就立即呆不下去了。
建安十六年,刘备统率大军入益州,赵云留在荆州,领留营司马。当时刘备夫人孙氏即是孙权之妹,骄横自大,常率吴兵官史纵横不法。刘备认为赵云有威信,定能够整齐内部纪律,所以特命他执掌宫内事务。
孙权闻听刘备出征,就派船队到荆州去迎自己的妹妹——孙夫人还吴,把阿斗也挟带走了。赵云急急赶上大船,在张飞的接应下,夺回阿斗,又立了一次大功。这就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赵云截江夺阿斗的故事。阿斗到吴,就会成为交换荆州并进一步要挟刘备的有力人质,而孙夫人当时还是刘备的夫人,又不能犯上做乱。所以只能夺回阿斗,对孙夫人则只能够以礼相待。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他的勇武和见识的独到之处。
四、大处着眼,无私少欲
赵云在大原则上是把握得很紧的。刘备平定益州时,许多人都建议把成都的住宅和城外的园地分赐给有功将士。独有赵云反对。他说:“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尔。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宜夺之以为私爱也。”这种见识,比起那种“老子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来着?”的人,相距何止千万里!在夺取一方根据地后,赵云表现出了他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因为他的观点有利于争取民心,有利于政治上的长治久安,说的在理,所以刘备当即就欣然同意。
再有一事,也可以看出他的大局着眼。在关羽兵败身死后,刘备痛恨孙权,倾全国之兵,要讨东吴。赵云当时苦谏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最终兵败,落了个白帝城托孤的下场。
五、勇敢镇定,大将风范
公元二一九年,即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与曹操争汉中,赵云与黄忠劫粮,黄忠过期不回,赵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阵,且斗且欲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着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着。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擂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街亭之战,是魏蜀以后局势顺逆的一大关键,如果蜀国能胜就能扭转不利的局势而直逼长安。诸葛亮亲率大军进攻祁山,令马谡为先锋,而令赵云、邓芝率少数兵马,虚张声势,由斜谷进兵,原来由斜谷进入关中路近,而由祁山一路,却远了好几百里,诸葛亮是想来一个大迂回,出其不意,直捣长安之背。魏将曹真以为蜀兵主力都在斜谷,于是亲统大军迎截。赵云兵少,当然无法前进;不料马谡在街亭惨败,蜀军主力被迫后退,损失重大。独有赵云、邓芝全军而还。这种勇敢和镇定,也是人所难及的。事后诸葛亮问邓芝:“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邓芝说:“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赵云有军资余绢,诸葛亮让他分赐给将士,赵云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库,须十月为冬赐。”诸葛亮对此大为赞扬,赵云的谋身谋国,公忠审慎,可见一斑。
如果诸葛亮把赵云和马谡对调一下,也许以后的局面就大不相同了。这里我们还应看到,虽然赵云勇冠三军,且智勇双全,但他其实一直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这一点前文在介绍他的经历中就提到过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是本文试图分析的一个方面。
我认为,赵云的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赵云是政治斗争失败者。刘备平定益州时,欲大赏封地,诸将默然,只有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刘备只得大喜从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汉的满朝文武得罪尽了。
没有野心, 不懂得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有自己的亲信家将,在那乱世之中,广张羽翼是何等重要得。关张自成一党,家将众多,如关平,周仓等,马超世代公候,投刘备时又是带者全部家将,黄忠曾为长沙太守,亲信也肯定不少。独有赵云是单枪匹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轻了。
为官清廉。从刘备,孔明几次欲大赏赵云,赵云不受或分赏诸军,可见赵云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没钱笼络家将,估计他也是蜀汉那些贪官的眼中钉。我在想,若是蜀汉统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话,恐怕赵云更不好过。
第三个原因是赵云时运不济,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无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是寄人篱下,因此赵云屡屡充当警卫长的角色。等到刘备开始有兵可用了,已经是十数年后了,谁都习惯了赵云警卫长这一职位,因没有统兵经验,蜀汉又将领众多,自然也就没有统兵机会了。一直到蜀汉后期,诸葛亮实在无将可用了,才派赵云为主将上阵。那时的赵云,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赵云不卑不亢的性格,淡泊的为人处事及某些方面的政治主张与刘备相左,使得他不是很得刘备的欢心。尽管他忠勇无比,才堪大用,但是他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里描述的那样。最有力的佐证是,刘备在成都成王时,群臣上表汉献帝,署名的第一位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以下是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李严等。赵云的名字是“等”在这一百二十人之中,刘备封关、张、马、黄为前后左右四将军,却只封了赵云一个翊军将军。到刘备称帝时,上表劝进的甚至没有赵云的名字,称帝后的刘备急于伐东吴为关羽报仇,而赵云又以“贼是曹操,非孙权”相谏阻,更是与刘备意见相违拗。赵云的地位始终未能与关、张、马、黄并列过,陈寿在《三国志》里将他并入《关、张、马、黄、赵传》也是因为他功高而抬举他的,且赵云传也排名最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五虎上将的排名也照《三国志》而行。一直到毛宗岗父子校订《三国演义》时,才擅自把赵云挪到了马超、黄忠之前。
建兴七年,即公元二二九年,赵云于成都去世。后主刘禅下诏说:“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 大将军姜维等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故谥号曰顺平侯。
赵云死后,其子赵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为牙门将,随姜维军中,战死。赵云曾在大邑防守。故后主敕葬于银屏山麓。大邑赵云墓位于大邑县城东1公里的银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泅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刻“仅顺平侯赵云墓”七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枯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匾文“永烈千秋”。我们中国人历来相信“盖棺定论”,这副对副可以做为对赵云一生的最好的评价吧。
赵云
历史上的赵云(取材于三国志)
赵云(?~229年)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赵云投公孙瓒,后奉瓒命从刘备,二人相见恨晚。后因兄丧,归家中(也有一说是随瓒时见其不当英雄之名而借此故还乡不归)。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当时已投靠袁绍,赵云与刘备重逢于邺城,并秘密募兵数百,称为刘备部曲,袁绍不能得知。后随刘备入荆州投刘表,守备新野。
十三年(208年),刘备与曹操大战,以弱敌强,于长坂(今湖北当阳境内)兵败,赵云于敌军中救刘备妻、子脱险,因功升为牙门将军。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夺取贵阳、长沙等四郡,委以桂阳太守。
十六年(211年),刘备与庞统等人带军入益州,命赵云为留营司马,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仍镇守荆州。孙权得知刘备西征,遣人驶船接其妹(即刘备之妻孙夫人)回吴,孙夫人欲带刘备之子刘禅一同归吴,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得刘禅而回。
十八年(213年),赵云奉命与诸葛亮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至江州(今重庆)后,三人各自统军平定诸县,于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会师,合围成都,成都既定,升为翊军将军。
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率大军欲回夺汉中。刘备亲率军相迎,赵云与黄忠与敌交战,黄忠前去截取曹军军粮,逾时未归。赵云率数十骑接应,遇逢曹军主力,边战斗边退回军营,偃旗息鼓,大开营门,摆设空营计。曹军追至,中其计,疑有伏兵而退。赵云急令鼓号齐鸣,劲弩齐发,曹军溃败,军士乱行落汉水与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刘备明日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日战处,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其胆识计略令三军敬服,战后全军皆称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备欲伐东吴以报袭荆州杀关羽等切齿之恨,赵云等有识之士陈述利害,力主维护孙刘联盟,刘备执意东征不从,令诸葛亮辅太子刘禅守成都,又令赵云督江州(今重庆)兵马,是以二人皆未随军东进。次年(222年)刘备与猇亭兵败,章武三年(223年)卒与白帝城。
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太子刘禅登位,赵云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后任镇东将军。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表北伐,赵云已年迈,次年(228年)为掩护蜀军主力攻祁山,领少量军士为疑兵于箕谷牵制曹魏主力大军,虽因兵力悬殊过大而失利,仍能聚众固守,亲自断后,使军队安全撤退。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卒。景耀四年三月,蜀国追谥赵云为顺平侯,为蜀汉十二位见谥大臣之一。其长子赵统嗣父侯爵,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为牙门将,随姜维至沓中,于临陈战死,为国捐躯。
赵云戎马一生,作战骁勇,胆略过人,刘备及时人皆称其一身是胆。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谨细,以德服人,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敦部下夏侯兰,兰乃赵云同乡,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损失,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十分赞赏。昔日平定桂阳后,赵云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范欲将寡嫂配赵云,赵云认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后来赵范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有名的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果从其言。赵云为国不被天资国色所迷,为民不被良田毫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感其德。
今河北省正定县有赵云庙。
成语"偃旗息鼓" "单骑救主" "一身是胆"皆源自赵云亲身事迹
蜀汉追谥赵云的谥文--“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书中描写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公元194赵云初仕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赵云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并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在三国演义的记述赵云是一名万人敌的猛将,刘备初到荆州时,赵云斩杀山贼张武,抢得的卢马献与刘备。公元207年赵云斩杀来犯新野曹仁部将吕旷,并以十数合战败李典。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刘备丢下妻子南奔,赵云一面抱着幼主刘禅,一面保护刘备之妻甘夫人,母子二人因此得以幸免,后赵云被封为牙门将军。在三国演义中当阳长坂是赵云的成名战,长坂坡中赵云进出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侯恩夺得名剑青釭,斩杀曹洪部将晏明,夏侯敦部将钟缙、钟绅,在曹操军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共斩曹营名将50余员,当时曹操亦赞曰:“真虎将也!”。诸葛亮对于智勇双全的赵云是很器重的,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借东风毕后就是依靠赵云接应,那时赵云射断吴将徐盛船上篷索,也显示出了他过人的射技。刘备到东吴娶亲时,诸葛亮也放心地将保卫工作交给赵云,而赵云也不负所托达成了诸葛亮的计谋,这也是与赵云本身谨慎细致的个性分不开的。孙权为了夺回荆州所使用长使张昭的计谋,欲将刘备之子刘禅作人质换取荆州,“赵云截江夺阿斗”更是他勇武与见识独到之处。公元211年赵云入川沿江西上江阳,与诸葛亮会师成都。攻克成都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因劫粮被魏将张、徐晃围困,赵云于汉水营前往接应,斩杀魏将焦炳,冲入曹军重围,战退张郃、徐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赵云救出黄忠,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曹操见亦惊叹:“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后在汉水以拒曹军,占得曹军营寨,刘备赞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称赵云为“虎威将军”。公元223年,赵云升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再迁为镇东将军。公元225年,南蛮叛乱,赵云、魏延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于公元228年随诸葛亮北伐,在凤鸣山与西凉魏将韩德一家作战,赵云刺死长子韩瑛,刺倒四子韩琪,射死三子韩琼,生擒二子韩瑶,后再刺杀韩德,威震诸军,而此时赵云年已七旬。三国志里公元228年赵云与邓芝与魏帅曹真对阵,兵少敌强,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召集部众,固守阵地,不至大败,撤军后赵云被降为镇军将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而撤兵,赵云、邓芝断后,赵云抵挡郭淮,刺死苏喁,杀退万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骑,辎重等物,亦无遗失”。公元229年,赵云于成都病故,追谥为顺平侯。在三国演义中纵观赵云一生,一世英名从未受挫,得善始善终,与他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则显得不如他了。赵云有二子,长子赵统,承袭父爵,官至虎贲中朗,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任牙门将,随姜维出征,参加沓中之战阵亡。
三国志和裴送之注解中对赵云的记述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一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二
一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讬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二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先是,与夏侯敦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一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二
一云别传曰: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二云别传曰: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一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一云别传载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开始` 强烈鄙视这篇复制来的恶搞三国大将赵云的真实身份的证据`... 下面我自己来一条条的反驳这些看过看过三国志等等书的人都会笑的证据`...
一、赵云廿十岁出头便跟着刘备,从界桥到长阪坡的时候十八年,后来还跟着刘备、诸葛亮几次出访东吴,但照样年轻貌美,面孔白晰,不象别的那些男人,胡子拉碴的。 【不长胡子的男的很多额` 难道显示你没见过` 很多男的男性荷尔蒙分泌少所以体毛什么的就少`` 难道你见你朋友是女的` 长点胡子就是说他是男扮女装??? 我见过很多女的长点点胡子的` 其实也不算` 就是有点明显..】
二、长阪坡一战,刘备自己也把妻儿老小都丢了,自个儿逃命。反倒是赵云,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把小阿斗 救了出来,这不是女人的母性是什?而且恶战当中,小阿斗不但不哭,反而睡得香甜,试问哪个大男人有这样的本事? 【当时刘备吧他的家人全是交过赵云这个管后勤的照顾的` 在乱战中丢了,一个负责任的军人,而且是忠心的将领`肯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回去找是很正常的`,再说到说阿斗在赵云怀里不哭完全是母性`` 这正是脑残的说法,难道一个女的抱一孩子在马上抖啊抖的孩子就不会哭了?? 只能说明阿斗一小孩连连跟着刘备这帮人逃跑,他也累了..】
三,赵云救出了小阿斗,回到刘备阵?。刘备居然说出:”小娃儿险折吾大将!”的说话,又扔掉自己的孩子?强调了赵云的重要性。这分明是刘备无法用言语表?赵云对自己所奉献的感激,只好扔阿斗表示赵云的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 【 有没有刘备摔孩子这事,历史没有记载`基本就是小说有. 再来就是摔也正常,刘备这人一看就是继承了他家上背刘邦那些伎俩`` 特别会收买人心.所以他如果真摔了那也是因为想收买赵云. 你想呀`那时候刘备都被打得破产逃亡了,在不收买人才. 他不是自寻死路...】
四,赵云本身跟从公孙瓒,在北海救孔融一役中与刘备懈逅,根据陈寿三国志的说法,刘备与赵云临别时;执云之手依依不舍男人见到男人,顶多是识英雄重英雄,互相尊重,何来依依不舍?可见赵云是一个清丽脱俗的美女。 【刘备这人,我上面已经说过了` 本来就是一爱收买人心的人,看到人才就想收买,剧史料记载刚得到诸葛亮的时候他还天天和诸葛亮睡,并说如鱼得水额,难道诸葛亮也是女的??? 难道三国名人都是女的??.. 】
五,赵云不愿意结婚,赵范要把守寡的嫂子介绍给赵云。按照常理,赵云不愿意也就算了,但他竟然和和赵范翻脸,逼得赵范再次反对刘备。一个男人为甚么会对娶一个女子那么厌恶?这一点也是十分可疑的。 【这个搞错没` 太无机了` 赵云是要等国家稳定了才成亲,再说后来别人赵云不有两儿子,还有老婆. 另外说到这书上都写得明明白白的赵云和赵范结拜了` 赵范的嫂子还不就是赵云的嫂子`` 取嫂子这事在古代如果是正人君子这绝对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 还有话说回来了,关羽在曹操那还叫他娶貂蝉类`` 这么一美女都不要,难道也能说关羽大哥也是一美女额...】
六、赵云是女扮男装,刘备、诸葛亮肯定是知道的,所以刘备安排赵云保护家小,换了别人,关羽憋得红着脸,既不忍心也不放心, 张飞又是粗人,不够细心,别的人就更信不过了。 【首先刘备的家人关羽也保护过`` 还有赵云也不是一直保护好不`` 一般赵云的作用主要是押运粮草什么的``】
七、赵云本领高强,对刘备这忠心耿耿,刘备、诸葛亮却一直不肯重用赵云,,极少给予赵云独领三军的机会。赵云从未试过当一城太守,每次也只是跟随刘备当私人保镳。如果说门第之见,那关、张不也是出身低微?如果说是不信任,那也不会把一家老小的性命托付给赵云;如果说不知道他的胆略,刘备自己不也说过;”子龙一身都是胆”;。一个一身都是胆的武将为其么会不被重用?原因很简单,就是刘备不太愿意自己的女人冒太多的险。 【这个更搞笑,首先不说什么` 那时候是诸葛亮一直在统军,你拿资格去争?? 再说关张两人的才能确实是时候冲锋陷阵,而赵云,本来一直也是跟着诸葛亮做做后勤保障.跟随最多的也是诸葛亮,难道诸葛亮,刘备,赵云三角恋??..】
八、曹操在长阪坡为什下令不准放箭,只要活捉赵云?如果说爱惜人才,文的如审配、 陈宫,武的有颜良、文丑,还有活捉的吕布,他都照杀可也,毫不在乎,为什这在乎赵云?只要想想曹操是个花心的老色鬼,就该知道答案了。曹操怎会知道这个秘密呢?最大的可能该是徐庶告诉他的。 【这个看书就能知道`审配、 陈宫都是鄙视曹操视死不降才被杀` 都是极度鄙视曹操,一见就骂的那种.. 颜良、文丑这都是被关羽直接就砍了的人`` 你还抓个毛,吕布这人谁敢留?? 自己的爹都杀的`` 再加上曹操确实想留吕布,但是被人一说,一想想吕布这白眼狼干的事`` 谁留他就是烧饼.还有曹操当时是站上头上看,长板坡一战难道曹操带了望远镜?晚上作战,曹操又是在山冈上,从来没见过赵云,是问手下的人才知道是赵云的,而且赵云戴这头盔,这么多人都不知道是“女”的曹操一眼就看出来啦`` 还有说是徐庶告诉他的更加搞笑,徐庶这人大家都知道他是被曹操骗到那边去的` 走的时候说过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计,他也做到了`,在火烧赤壁的时候还帮着刘备,还帮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么一个人才.试想如他们所说如果赵云真的是刘备心爱的人,难道徐庶还要帮曹操的忙告诉这么一个秘密给曹操??? ...】
九,刘备在策封五虎将时,关羽曾大发雷霆,表示不与黄忠等老将为伍。
可是关羽在效力曹操时曾谦虚地说自己不如张飞勇猛,试问一个如此谦虚的人为甚么会为与老将为伍发怒?可见事实的真相是关羽根本不是为与老将为伍发怒,而是为与女子为伍而发怒。 【这个就搞笑了`` 五虎将这个是来至民间传说,在历史上从来就没那么回事`` 可以看看易中天品三国就知道...】
十、正因为赵云是女扮男装,又长期跟随刘备,所以和刘备的几个夫人也有恩恩怨怨。麋夫人跳井自杀,只是赵云一面之词,死无对证,难保这不是争风吃醋,趁乱加害的一起谋杀。 【如果赵云争风吃醋那他早就能杀了,在说如果赵云争风吃醋他可以连阿斗一起干了,你也知道宫廷争斗,还不都为了太子的位置,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手的儿子...】
十一、赵云和刘备的特殊关系,使他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跨江截阿斗,赵云作为一个武将,却能管刘备的家事,还能对孙夫人拔剑相向,差一点把孙夫人逼得跳江,连张飞这个结义的大老粗都觉得过分了,赵云却做得出,这完全由赵云在刘家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那时候阿斗是刘备的儿子中最大的`` 也可以说是太子了`` 是你是一武将知道别人带着你的太子去别国给杀了或者直接扣下来当人质你答应,在说张飞当时是冲动想什么什么的了,是赵云说只要带回孩子就行了,,可以看三国志..】
十二、刘备去东吴娶亲,带着赵云去,诸葛亮给赵云三个锦囊,过去的密信有蜡丸,或者象曹操那样送个盒子,偏偏诸葛亮给赵云的却是女人用的锦囊,本来送给别人女人的东西会惹得别人不高兴的,诸葛亮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在五丈原把女人的衣服送给司马懿,目的是为了激怒他。可他送赵云锦囊,一个送得,一个收得,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这个就搞笑了` 送张字条,还是去别人的地方,难道你就搞个盒子装?? 不随身带这不怕被人看到,那刘备真是全完了` 在说锦囊这东西在古代笨来就不是女性的专属,没看过历史上也记载着很多想什么送香囊给男人的事`足能说明事实关于锦囊这完全是乱讲...】
最后在说一铁证. 三国里面赵云的武艺高强是铁定的`` 试想如果要武艺高强必需天天苦练,如果是女人一身肌肉是肯定的,身材变形一点也是肯定的. 这点可以看女子特警就知道,进去的时候在漂亮的女人练到后来也会变恐龙`` 古代就更不要说了`` 所以说如果真是女人不可能是一美女,那刘备还要这么一个恐龙当情人??? 最后请只是看过三国演义什么的还不熟悉乱讲乱照的人别在恶搞得像真的了`` 这太搞了`` 简直就是无聊```
赵云(?~229年)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赵云投公孙瓒,后奉瓒命从刘备,二人相见恨晚。后因兄丧,归家中(也有一说是随瓒时见其不当英雄之名而借此故还乡不归)。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当时已投靠袁绍,赵云与刘备重逢于邺城,并秘密募兵数百,称为刘备部曲,袁绍不能得知。后随刘备入荆州投刘表,守备新野。
十三年(208年),刘备与曹操大战,以弱敌强,于长坂(今湖北当阳境内)兵败,赵云于敌军中救刘备妻、子脱险,因功升为牙门将军。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夺取贵阳、长沙等四郡,委以桂阳太守。
十六年(211年),刘备与庞统等人带军入益州,命赵云为留营司马,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仍镇守荆州。孙权得知刘备西征,遣人驶船接其妹(即刘备之妻孙夫人)回吴,孙夫人欲带刘备之子刘禅一同归吴,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得刘禅而回。
十八年(213年),赵云奉命与诸葛亮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至江州(今重庆)后,三人各自统军平定诸县,于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会师,合围成都,成都既定,升为翊军将军。
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率大军欲回夺汉中。刘备亲率军相迎,赵云与黄忠与敌交战,黄忠前去截取曹军军粮,逾时未归。赵云率数十骑接应,遇逢曹军主力,边战斗边退回军营,偃旗息鼓,大开营门,摆设空营计。曹军追至,中其计,疑有伏兵而退。赵云急令鼓号齐鸣,劲弩齐发,曹军溃败,军士乱行落汉水与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刘备明日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日战处,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其胆识计略令三军敬服,战后全军皆称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备欲伐东吴以报袭荆州杀关羽等切齿之恨,赵云等有识之士陈述利害,力主维护孙刘联盟,刘备执意东征不从,令诸葛亮辅太子刘禅守成都,又令赵云督江州(今重庆)兵马,是以二人皆未随军东进。次年(222年)刘备与猇亭兵败,章武三年(223年)卒与白帝城。
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太子刘禅登位,赵云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后任镇东将军。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表北伐,赵云已年迈,次年(228年)为掩护蜀军主力攻祁山,领少量军士为疑兵于箕谷牵制曹魏主力大军,虽因兵力悬殊过大而失利,仍能聚众固守,亲自断后,使军队安全撤退。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卒。景耀四年三月,蜀国追谥赵云为顺平侯,为蜀汉十二位见谥大臣之一。其长子赵统嗣父侯爵,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为牙门将,随姜维至沓中,于临陈战死,为国捐躯。
赵云戎马一生,作战骁勇,胆略过人,刘备及时人皆称其一身是胆。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谨细,以德服人,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敦部下夏侯兰,兰乃赵云同乡,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损失,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十分赞赏。昔日平定桂阳后,赵云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范欲将寡嫂配赵云,赵云认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后来赵范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有名的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果从其言。赵云为国不被天资国色所迷,为民不被良田毫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感其德。
今河北省正定县有赵云庙。
成语"偃旗息鼓" "单骑救主" "一身是胆"皆源自赵云亲身事迹
蜀汉追谥赵云的谥文--“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书中描写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公元194赵云初仕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赵云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并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在三国演义的记述赵云是一名万人敌的猛将,刘备初到荆州时,赵云斩杀山贼张武,抢得的卢马献与刘备。公元207年赵云斩杀来犯新野曹仁部将吕旷,并以十数合战败李典。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刘备丢下妻子南奔,赵云一面抱着幼主刘禅,一面保护刘备之妻甘夫人,母子二人因此得以幸免,后赵云被封为牙门将军。在三国演义中当阳长坂是赵云的成名战,长坂坡中赵云进出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侯恩夺得名剑青釭,斩杀曹洪部将晏明,夏侯敦部将钟缙、钟绅,在曹操军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共斩曹营名将50余员,当时曹操亦赞曰:“真虎将也!”。诸葛亮对于智勇双全的赵云是很器重的,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借东风毕后就是依靠赵云接应,那时赵云射断吴将徐盛船上篷索,也显示出了他过人的射技。刘备到东吴娶亲时,诸葛亮也放心地将保卫工作交给赵云,而赵云也不负所托达成了诸葛亮的计谋,这也是与赵云本身谨慎细致的个性分不开的。孙权为了夺回荆州所使用长使张昭的计谋,欲将刘备之子刘禅作人质换取荆州,“赵云截江夺阿斗”更是他勇武与见识独到之处。公元211年赵云入川沿江西上江阳,与诸葛亮会师成都。攻克成都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因劫粮被魏将张、徐晃围困,赵云于汉水营前往接应,斩杀魏将焦炳,冲入曹军重围,战退张郃、徐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赵云救出黄忠,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曹操见亦惊叹:“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后在汉水以拒曹军,占得曹军营寨,刘备赞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称赵云为“虎威将军”。公元223年,赵云升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再迁为镇东将军。公元225年,南蛮叛乱,赵云、魏延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于公元228年随诸葛亮北伐,在凤鸣山与西凉魏将韩德一家作战,赵云刺死长子韩瑛,刺倒四子韩琪,射死三子韩琼,生擒二子韩瑶,后再刺杀韩德,威震诸军,而此时赵云年已七旬。三国志里公元228年赵云与邓芝与魏帅曹真对阵,兵少敌强,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召集部众,固守阵地,不至大败,撤军后赵云被降为镇军将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而撤兵,赵云、邓芝断后,赵云抵挡郭淮,刺死苏喁,杀退万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骑,辎重等物,亦无遗失”。公元229年,赵云于成都病故,追谥为顺平侯。在三国演义中纵观赵云一生,一世英名从未受挫,得善始善终,与他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则显得不如他了。赵云有二子,长子赵统,承袭父爵,官至虎贲中朗,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任牙门将,随姜维出征,参加沓中之战阵亡。
三国志和裴送之注解中对赵云的记述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一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二
一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讬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二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先是,与夏侯敦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一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二
一云别传曰: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二云别传曰: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一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一云别传载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依次可以看出赵云是man
是男的,我 在电视上看见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