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山东今年高考的考纲出来了么

2024-12-28 10:49: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出来了,仅供参考:
  山东省2011年高考各学科考试说明
  2011山东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A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四)写 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E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E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访谈、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1山东高考数学学科考试说明
  (文史类)
  考试范围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必修课程内容和选修系列1的内容,内容如下: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 :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选修系列4的内容

  (理工类)
  考试范围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必修课程内容和选修系列2的内容以及选修系列4-5的部分内容,内容如下: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选修4-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一)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1.化学科学特点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3)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掌握化学常用计量方法。
  a.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b.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c.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d.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e.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2)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了解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研究中的重要应用,综合应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a.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b.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c.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时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手机方法)
  d.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e.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④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4)认识化学用语是化学研究中重要的表征手段,熟练运用化学用语进行表达。
  a.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以及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
  b.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c.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d.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以及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分类
  ①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②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③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④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a. 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b. 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c.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以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问题(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2)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⑤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⑥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⑦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⑧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⑨了解分子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含义
  ⑩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3)物质的变化和能量转换
  ①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②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的条件
  ③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与有关概念及其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⑤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以及能量变化的规律,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⑥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⑦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⑧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③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④。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⑤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5)电解质溶液
  ①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③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④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⑤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⑥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①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②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所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选考内容内容及要求

  化学与技术
  1.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1)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我国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和产品的主要种类。
  (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4)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
  2.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
  (1)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了解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3)了解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4)了解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1)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有机化学基础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三、生物
  (一)能力要求
  1.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试题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4)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3.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生物实验与技术,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与技术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考试内容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及要求见表1和表2。
  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分为I和II两个层次:
  I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水平”相当。
  II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应用水平”相当。

  II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240分,
  第Ⅰ卷为必做题,全部为选择题。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化学、物理各7个题,生物8个题,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88分。其中化学、生物题为单选题,物理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全部为非选择题。必做题部分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共120分;选做题部分针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共8个模块,对应命制8道题,每题8分。考生从中选2个物理、1个化学、1个生物题目作答,共计32分。
  理科综合试卷的基本结构
  必做题 (120分)
  物理1、物理2、物理选修3-1、物理选修3-2
  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
  生物1、生物2、生物3
  物理题7题28分
  化学题7题28分
  生物题8题32分
  第Ⅰ卷
  (选择题,必做)
  (共88分)
  (非选择题)
  (共152分)
  第Ⅱ卷
  物理3题45分
  化学3题42分
  生物2题33分
  选做题8选4(32分)
  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物理选修3-3
  物理选修3-4
  物理选修3-5
  分别针对物理学科供理科倾向学生选修的3个模块,命制3个主观性题目,学生可从中选出2个题目作答。
  物理题
  化学题
  生物题
  分别针对化学学科供理科倾向学生选修的3个模块,命制3个主观性题目,学生可从中选出1个题目作答。
  分别针对生物学科供理科倾向学生选修的2个模块,命制2个主观性题目,学生可从中选出1个题目作答。
  生物选修1
  生物选修3
  字数限制,可以单独找我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