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动画95%以上是传统动画,所以先给你介绍一下传统动画的相关流程。
前期:
1、策划(主要包括市场定位,投资风险等)。
2、剧本(没什么好解释的吧)。
3、素材收集和风格的确定(主要考虑本片的受众)。
4、场景设计和人物设计(比如说确立了本片的受众是面向大龄观众的,那么人物和场景的设计就要唯美一点,写实一点)。
5、分镜头的绘制(你可以理解为将文字剧本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你可以上网找一些分镜头的样本看看就很容易理解了)。
中期:
1、设计稿的绘制(就是将分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2、原画(解释起来比较麻烦,简单来说就是关键动作的绘制)。
3、动画(就是在两张原画之间补上剩下的动作,使其看起来更流畅)。
4、动画检查(动检就是对画完的动画进行检查,看有没有什么疏漏需要反攻的)。
5、扫描上色(原画与动画画出来的都是线稿,都需要扫描到电脑里上色)。
与上色同步进行的是场景的绘制。
后期:
后期主要包括音频(配乐,配音,声效,混音等)和视频(特效,合成,剪辑等)两块,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需要音视频同步配合完成。
以上流程大多不需要用到软件,要用到软件的流程有上色,场景,后期。我知道日本那边的上色软件是retas,国内貌似也是,画场景的主要是ps,painter,sai这一类的绘图软件了。后期的话我不知道日本那边用的是什么,国内的话基本上就AE(特效与合成),PR(剪辑),FUSION(特效与合成),NUKE(特效与合成),MAYA(三维特效与动画)。NUENDO,CUBAS,PRO TOOLS,以上三款软件都是用来做音频的。
上面给你介绍了一下传统动画的大致流程,现在还有无纸动画和三维动画。想知道更多的话再给我留言。
动画一般一秒24帧,就你所说的24张,但并不是一定要24张画,里面涉及专业术语,叫一拍一,一拍二等等,一拍二就是一张画停留两帧,手绘动画要有定位尺、透台等等工具,画出的每一张画按顺序扫描到电脑上,但并不是扫描仪,用专业的扫描工具,比扫描仪要简单方便的很多,上色有专业的批量上色软件(带有整理线条和合成的功能,日本用的应该是CoreRETAS),ps主要画背景用的,角色你只能一张一张上色很累;角色和背景会分层,比如说一个画面里有远景,进境,一个人物走路,那么要分三层,角色一层,进境一层,远景一层,因为进境后退的速度要比远景快的多,所以分出两成可单独做位移动画,后期合成软件有很多,你说的都可以,不过AE在特效方面更强大。(以上大多数软件和仪器都叫什么我是记不清楚了,记得的就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