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在宋《百家姓》列为第
4姓,2007年4月24日公布人口9207.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9%,在当代中国为第2姓,在当代世界为第1姓,2008年统计公布列为第2姓,以后两次统计公布均列为第1姓。
中国第一大姓——李姓
李姓是怎样来的呢?说来还有一段荣耀的历史。相传李姓的始祖为皋陶,是为帝少昊的后裔。皋陶在著名古帝尧手下做官,主管司法,官名为“大理”。他尽职尽责,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他有一头独角奇兽,能辨善恶真伪,见有罪之人,就用角去冲顶,见人说假话就发怒。有了这样一个好帮手,皋陶断案子从不出差错,威震朝野,名扬天下。他的子孙世袭大理职务,历经虞、夏、商三代,以官职为姓,被人称为“理氏”。商朝末年,皋陶的子孙理征因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得罪了暴君商纣王,被处死。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在家奴的帮助下,带着儿子利贞逃往伊侯之墟。当时正值果实成熟季节,沿途的李子树上挂满了李子。母子俩一路逃命,饥饿不堪,只得摘了路边的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为了纪念这段蒙难的历史,感谢李子的活命之恩,母子俩便决定改姓“理”为“李”,这就是李姓的由来。很长一段时期,李姓还是个小姓,姓李的人不是很多。到了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铁、舍利、朱邪、董、罗等姓氏的部分臣民,因助李渊、李世民建国有功,均被李氏皇族赐姓李,这样,李氏宗族便庞大起来,一跃成为中国的大姓。
李姓最早有名望的家族多住在西陇(今甘肃兰州、巩昌、秦川一带),西陇便成为李姓家族的郡望源地。
据江西宁都琳池李大四郎墓碑及《宁都陇西李氏九修族谱》载:基祖李大四郎,号子鱼,先世熙煦避世乱,由中原南徙抚州赤南门,子鱼敕封御史大夫,于唐朝后期从抚州赤南门迁宁都清泰乡琳池定居,已传四十多代。长子李孟威后裔第十三世李海郎迁宁都石上湖圳口。次子李孟烈于唐末移居宁都东山坝。《古下仕登伯彬隆侃房谱》载:李德辅(生于北宋乾德二年甲子岁)从抚州赤南门游教虔宁,遂成家焉,为宁都古下始祖。其后四世孙李兴析居宁都县衙后孝友坊(现名李家巷)。《东龙李氏翊俊翁墓》载:李子鱼后裔由琳池徙江西石城半迳,传至李翊俊,于北宋乾德五年从半迳迁宁都田埠东龙开基。《新田李氏十二修族谱》载:李十五郎于北宋天圣丙寅年从吉州砂罗缸谷村迁新田定居。宁都李氏人口为全县之冠,遍布各乡、镇、村,俗称“无李不成村”。据《石城县志》载:李姓是唐至五代南迁为石城的43个姓氏之一。据福建、广东李氏族谱载:李氏后裔于宋代由赣南迁往汀州、宁化、永定、武平、始兴、连平、平远、大埔、兴宁、蕉岭、南雄等地。
又据史志谱牒资料记载,宋代名相李纲之子李孟、孙李珠,因避宋元之乱,经浙江、江西石城入福建,定居汀州宁化石壁李家坊。其后裔李火德从石壁入长汀,复下上杭定居丰朗村。李火德第三子李坤培(千三郎)生五子。李千三郎移永定湖坑,14代李崇文、嵩文兄弟于清康熙年间东迁台湾。李千三郎兄弟散居福建永定、长汀,广东梅州、兴宁、五华,江西信丰等地。李金德留居宁化,李木德、李土德迁长汀河田,李水德迁邵武。李孟、李珠为汀州始祖、一世祖,后裔散居闽、粤、赣、湘、桂、台及南洋群岛。
据统计,李姓既是全国第一大姓,也是客家第一大姓。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在他的著作《中国姓氏》一书中指出,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当代李姓人口已达9500余万,为中国第一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7.9%。
大概3~4千万???
话说,李姓是全世界最庞大的姓氏·······
那可不一定的了啊!在我们的村里边姓王的是第一大姓!!!其次才是我们的李字啊!!!提示我也姓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