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会出现很多亲密的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恋人等,他们都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人。对此,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到底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对此,心理学家给出了明确答案。
互赖模型:亲密关系不是恒定的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对于人际关系这种复杂问题来说,我们还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
心理学家Snoek在他的互赖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中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是恒定的,会因个体年龄、心理发展程度、社会背景等方面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在不同人生阶段来分开讨论,不能一概而论。
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和彼此之间的接触程度密切相关,彼此之间接触得越频繁,关系就越亲密,这种现象被称为“单纯曝光效应”。
在我们的成长时期,除开父母外,兄弟姐妹便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也是陪伴在我们身边最久的人。长时间的陪伴让我们对彼此之间的了解越来越深,关系也随之更加紧密,久而久之,兄弟姐妹就被我们纳入到“自我”的范畴中。
进化心理学:生物适应性
从进化心理学来看,人与人之间结成亲密关系,和生物的适应性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之所以会形成“家庭”这样的概念,就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单独的个体生存能力较弱,会经常面临各种威胁。因此,为了能更好的生存下去,人们开始以血缘为纽带建立家庭单位,以此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所以我们对有血缘关系的人往往有着自然的亲切感,另外在大部分家庭中,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理解,遇到困难共同面对,使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产生重叠,这样彼此之间既有血缘纽带,又有共同利益,关系自然也就变得更加亲密了。
关系替代
前面提到,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我们结成亲密关系的人也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个性也更加鲜明,这时和我们关系最亲密的人便不再是兄弟姐妹,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的爱人。
繁衍是每个生物的需要和责任,个体在长大后脱离原生家庭去寻找另一半是人生的必然过程。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就会将心思大部分都花在伴侣和孩子上。也就是说,我们进入婚姻生活后,兄弟姐妹之间亲情的地位会逐渐被夫妻之间的爱情所取代,这也是生物客观繁衍规律的体现。
总的来说,一旦我们步入婚姻生活,和爱人之间建立了亲密关系,我们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就会逐渐变淡。不过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比较的意义,因为他们都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人,只不过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陪伴我们罢了。
到底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过来人的答案很一致
其实应该是夫妻比较亲密一些,因为夫妻会一直生活在一起。就会很了解对方
一般情况下夫妻还是比较亲,因为夫妻是一家人,他们的利益和他们的命运都紧紧相连,而兄弟姐妹在未婚之前是最亲密的,但是结婚之后各有各的家庭,不再是一家人,所以还是夫妻比较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