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孩子在面临比较重要的考试时,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焦虑情绪,但因其焦虑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两种情形,一种属于“适度紧张”,另一种属于“考试焦虑”。
适度紧张:
虽然一想到考试就害怕,但是,只要进入了学习状态,这种想法就会消失;
虽然睡眠不如平时踏实,但醒来后却精力很充沛;
虽然在考场上刚拿到试卷时会心跳加快,但很快就能专心答题;
如果孩子的状态类似于以上情形,那么孩子的紧张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这种紧张情绪可以帮助孩子维持兴奋,让孩子产生一种紧迫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反而能够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效率。
也就是说,在考试前、考试中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在孩子的可承受范围内,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父母可以坦然面对。
考试焦虑:
如果孩子平时学习很认真,但却非常敏感、多虑、缺乏自信,记忆力、注意力突然出现了减退,生理上也出现了不易入睡、作噩梦、食欲不振等情况,无法做到安心复习,对考试产生逃避心理,那么就是真正的考试焦虑了,这种状态势必会影响孩子在考试中正常水平的发挥。
如果孩子出现了考试焦虑,父母一定要足够重视,及时查找引发孩子焦虑的原因,并且想办法帮助孩子应对。
孩子的焦虑来自于哪里?
父母的过度严厉。
有的父母对待孩子要求过高、非常严厉,只要孩子犯了错,就会训斥、责罚,甚至打骂孩子,致使孩子的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精神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便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父母的过度溺爱。
有的父母比较宠溺孩子,在家的时候,什么也不让孩子干,全部一手包办,孩子非常缺乏自理能力,也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事情会招到别人的嘲笑,而产生了焦虑情绪。
孩子自身的原因。
有的孩子平时学习不够努力,担心考试的时候考不好无法向父母交待;有的孩子则过分追求完美,原本成绩还不错,但是对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担心自己落在别人后面;还有的孩子内在的自我掌控力不够,认为成绩的好坏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决定的,总是习惯依赖外部归因等等,这些紧张的心理状态,也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压力,引发焦虑情绪。
可以陪伴孩子在考试以前该干什么干什么,一定要告诉他们不要紧张,慢慢的他就适应了这种情况了。
引导孩子走出考试焦虑的话,我觉得家长不要把考试成绩放的太重,也就是说认为孩子考不好就是不好的,我觉得家长要做好适当的引导,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度的强调考
引导孩子走出考试的焦虑,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而且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需要表现在行动上。
那就要告诉孩子考试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而已就是一次普通的做题所以不要过于焦虑也不要把他太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