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本品应吞服,不得咬碎。下列情况慎用:
1 代谢性酸中毒伴有少尿时;
2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者;
3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4 急性脱水,因严重时可致尿量减少,尿K+排泄减少;
5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钾性麻痹应予补钾,但须鉴别高钾性或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6 慢性或严重腹泻可致低钾血症,但同时可致脱水和低钠血症,引起肾前性少尿;
7 胃肠道梗阻、慢性胃炎、溃疡病、食道狭窄、憩室、肠张力缺乏、以及溃疡性肠炎者,不宜口服补钾,因此时钾对胃肠道的刺激增加,可加重病情;
8 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
9 大面积烧伤、肌肉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24小时内和严重溶血,上述情况本身可引起高钾血症;
10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盐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11 用药期间需作以下随访检查:
使用氯化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氯化钾与氮肥、磷肥配合施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肥效。
(2) 透水性差的盐碱地不宜施用氯化钾,否则会增加对土地的盐害。
(3) 砂性土壤施用氯化钾时,要配合施用有机肥。
(4) 酸性土壤一般不宜施用氯化钾,如要施用,可配合施用石灰和有机肥。
这么貌似没毒吧,我实验室都是直接用的,但没毒不意味着你能直接吃。钾离子西瓜里大量含有。氯是食盐成分之一,挺安全的吧,正常使用就行。
药理:
钾为细胞内主要阳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重要成分。钾之所以能维持细胞内外梯度差,主要是因为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即钠泵)主动将Na+泵出而使K+进入细胞,从而保持了细胞内比较高的钾浓度,有利于维持细胞内外水、电解质平衡。钾是维持细胞渗透压和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成分,它的代谢异常是引起或加重酸中毒或碱中毒的重要原因。 钾还参与糖、蛋白质的合成及二磷酸腺苷转化为三磷酸腺苷的能量代谢,也参与神经冲动传导和神经末梢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应激性,钾过低则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甚至麻痹。另外,钾与其它离子相互协调,可维持心肌的正常舒缩功能,血钾过低常发生心律紊乱,使心脏停止在收缩期,血钾过高则可抑制心肌的传导性、自律性和兴奋性,因而钾浓度的变化也能影响洋地黄对心脏的作用。
应用:
①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钾和低钾血症,并预防和纠正噻嗪类利尿药对洋地黄化或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排钾作用。 ②治疗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引起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或频发性室性早搏等快速型心律失常,但有传导阻滞时忌用本品。
性状:
为无色长棱形或立方形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咸,水中易溶。
用法用量:
补钾的原则是无尿少尿不补钾,补钾不要过早(要先改善肾功能,使尿量达到30~40ml/小时以上),补时慢、稀、少(滴速要缓慢,浓度要稀释在0.4%以下,滴速一般不得超过1.5g/小时,每日以不超过6g为宜,小儿剂量按0.1~0.2g/kg计)。 ①口服氯化钾,一般每日分3~4次服用。若患者有失钾倾向,为预防低钾血症,一般每日服1.5~3g;治疗低钾血症,剂量为每日3~6g,必要时可增至7.5g。 ②静脉滴注时,按补钾原则给药,绝对不能用高浓度氯化钾(10%)作静脉推注。如缺钾严重,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微弱、肠麻痹或肌无力等,可加快补钾速度,达1~1.5g/小时。葡萄糖与氯化钠同时滴注可加速钾盐进入细胞,使血钾浓度相应降低,故危急时可改用氯化钠注射代替葡萄糖注射液,使血钾浓度不致过低。 ③治疗洋地黄毒性反应所引起的心律失常,本品1.0g稀释于200~300ml 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2~3小时,或根据病情酌定用量。
不良反映:
(1)口服氯化钾有刺激性,可引起上腹部不适,甚至胃肠道溃疡,在空腹服药或药液过浓时易发生。 (2)氯化钾应用过量或注射过速,可出现高血钾症状。
注意事项与配伍:
(1)为防止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以下情况应慎用氯化钾:①代谢性酸中毒伴少尿;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醛固酮及盐皮质素分泌不足时,肾远端小管Na+-K+交换减少,尿钠增加,而血钾可升高;③心力衰竭;④慢性肾功能不全;⑤老年患者;⑥慢性腹泻者;⑦有严重失水或少尿者;⑧低钠血症时,补钾易出现心脏毒性症象。 (2)在下列情况应禁用氯化钾:①高钾血症;②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③慢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 (3)输库存血,尤其是贮存10天以上的,钾可自红细胞中析出,血清钾可达30mmol/L。 (4)应用储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喋啶及阿米洛利,使用含钾药物如大剂量青霉素钾,代盐食品(大都含有相当多的钾盐)的长期服用,在这些情形下,同时给予钾盐,要注意可能发生高钾血症,尤其是患者有肾功能不全时。 (5)口服钠型离子交换树脂或作结肠灌洗,可移除钾盐,并释出钠盐,使补给钾盐失效。 (6)输葡萄糖—胰岛素液或碳酸氢钠液使血清钾降低,钾自细胞外液及血转移至细胞内。 (7)长期应用轻泻药可使钾自肠道丧失增多,从而削弱补充钾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