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要怕写不好,一定要多练,然后拿给老师评价,再修改再评价,直到满意为止。我相信老师不会烦的。这还有几点。
一、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1.说什么就写什么
2.要说真话,写真话
3.怎么说就怎么写
二、学会留心周围事物
“内容”(写什么)决定“形式”(怎么写),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压倒一切的。作文时,无话可说,没的可写,这是最让人犯愁的事。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出路有若干条,其中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生活,无非是一堆细小情况,而最伟大的热情就受这些情况管制。”
有人可能会抱怨说,现在的生活很单调,自己生活的周围更是枯燥、乏味,没有什么可观察、留心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百花筒,今日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充满七彩阳光。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感受一番,就会发现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简而言之,生活中有写不尽的内容。可以说,生活处处皆文章。就怕蒙住自己的眼睛,塞紧自己的耳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学会留心周围事物,不是一件太容易做到的事,需要迈好“三步”:第一步,学会跟踪观察;第二步,学会定向观察;第三步,学会随机观察。
4.学会跟踪观察
5.学会随机观察
随机观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及时捕捉生活中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的人物、事物、景物,及偶然看到的、听到的并由此想到的事件。
随机观察,事先不可能有什么准备,也不可能有什么专门的目的、方向。因此,这种观察是比较难做到的,是学会留心生活、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最高阶段,当然也是同学们应该全力追求以及努力达到的目标。因为,作文中的材料,决大多数来自“随机观察”。
这就要求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在家或是在外),也不论走到哪儿、干什么(上学,遛商场,走市场,串亲戚,看电影,外出旅游,参观等),时刻注意着耳(听)、着眼(看)、着手(触)、着心(想)。总之,自己生活的领域有多大,就把随机观察的范围扩展到多大;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把随机观察纳入生活,使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彻底丢掉为了眼下作文才去观察的急功近利的作法。
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处处皆文章。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曾强调指出:“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
三、注意积累作文素材
要解决作文“没的写”的难题,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生活的习惯,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还在学会积累素材。积累素材,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及时笔录手记,储存起来。
积累素材,可以加强记忆,同遗忘做斗争。如果不及时将素材记录下来,时间一长,也就模糊、淡忘了。获取、积累的材料越多,作文时,对材料进行优选、筛选的余地才越大。脑海空旷如野,作文时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材料可选。另外,加强积累,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认识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自然也就容易上去了。
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以记录素材,储存作文信息。这个本子就是个材料库,等到需要写作文的时候,翻一翻,找一找,提出信息。这样,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时没的可写了。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很多,主要有:在观察周围生活中积累,在自身的生活中积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积累,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在自己写过的作文中积累。
6.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7. 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8.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积累的具体方法有:
(1)写读书笔记。如:①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词佳句、内容要点,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好的开头、结尾,原文照录(摘抄型读书笔记)。②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各段(各部分)的小标题(归纳型、提纲型读书笔记)。③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或对文章写作形式的看法写出来(评价型读书笔记)。④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感受型读书笔记)。⑤改写文章,或对文章中某一部分进行扩写、补写,或续写文章的结局(想像型读书笔记)。需要强调的是:写读书笔记,最好要分类建册,以便日后查用。
(2)作剪报。从自己所订阅的报刊上,将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剪下来,贴在剪报本上。剪报本最好也要分门别类,有目录,以便查找,使用。
(3)作读书卡片。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便作一个读书卡片,并在卡片上写清书名(或文章题目)、作者、出版社(或登载的报刊)名称、书籍(或文章)主要内容。
绝对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认真写,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越写越好,也慢慢喜欢上写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