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提问,我也求教于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示编辑的一部《新华词典》,对科学的解释。科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这也是科学的定义。我是这样理解的。人类是世界上唯一有高级意识的动物,自从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明了文字以后,就能一代一代的把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有利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通过文字记载和传承下来。这都属于科学,而且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什么叫信仰?就是相信、信任、信服、崇拜而且奉为言行准则。我们现在所学的物理、化学就属于自然科学。这也是历代科学家不断实验和实践后获得了对自然界新的认识才有这些宝贵经验和教训,我们现在有了飞机、汽车、轮船……出门不用走路;有了电视、电话……随时了解世界上包括身边发生的各种信息等……证明了科学是不用置疑的,是对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利的,这不是迷信,学到了理解了,就是走了捷径,而且掌握了,再经过我们实践后更加丰富和完善。什么是哲学?我们再求教这部《新华词典》: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们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关系问题。一切哲学派别按照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也是哲学的定义。我的理解是,哲学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抽象、更概括、更精炼。自从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认知和认同。所以,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看科学是唯物的,绝不是一种迷信,更不是仅仅做题应付高考,而是听取老师的讲解,加深理解和掌握、丰富人类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各种知识,今后走入社会以后,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还说几句。什么叫迷信?迷茫、盲目地信仰人和物或某种理论言行等谓之迷信。这里有主观和被动。人类生存地球上,对自然界的认识只是逐步加深(包括对人类自身社会的认识)。在之前只是被动迷信但上升到理性后就成为主观迷信。但无论怎样,突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无论理科还是文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利,就不是鹦鹉学舌。历代前辈对鹦鹉学舌也有解说,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就是同义词,人类社会有些知识还真要鹦鹉学舌地反复灌注才有效果,人与人的智力还是有差别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只是年青时代才有所作为,说宗教信仰阻碍了他更有作为也没有错,当时历史的局限性就只能如此,但无损科学家称号。这就无须在此讲解啦,因为与你的提问有些跑题。哲学、科学都属意识形态领域,都没有截然分界线,也无从属关系。只能说研究对象上有一定区别。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只是年青时代才有所作为,说宗教信仰阻碍了他更有作为也没有错,当时历史的局限性就只能如此,但无损科学家称号。也没有否定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我们今天讨论科学、哲学定义,也是站在历代前辈肩上进行的,往前推100年,知道科学、哲学的人有多少?!自从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以后,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认识还没有穷尽,还等待我们一代一代努力挖掘、丰富和发展。
科学何为,哲学何为的问题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的事。
在这我就你的问题做一简要的回答。
首先,科学一定是唯物的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牛顿可以说是近代物理学之父了,但是在他的宇宙观中,有一个上帝,他认为宇宙中星体的运动是有损耗的,时间长了就会有偏差,而上帝就充当了修正这个偏差的钟表匠,来保持着宇宙中星体运行的和谐。你说科学一定是唯物的么?
其次,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对一个事物的执着。
科学可以是一种信仰么?当然,在科学哲学中,库恩,在研究科学是什么时,提出了他的范式理论,他认为科学就是科学家们的共同信仰,共同的信仰给科学家们提供的,共同的研究范围,目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如果遇到与科学信仰(他们的科学理论)相冲突的事实,他们不会认为是自己的理论出错了,而是会保持自己的信仰,从自身找问题。这样,他们就在共同的科学信仰下,进行科学研究。
然而,我们也都知道科学史,科学史上总会有一个新的理论代替一个旧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库恩称之为,科学革命,核心就是一个科学范式代替另一个科学范式,然而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进步,正像前面所说,科学范式是一种信仰,因此,他认为科学革命只是人们心理信仰的一种变化。
当然,关于科学信仰的言论,上面所的是库恩的观念,你可以同意也可以反驳。
最后,关于高中知识,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允许你现阶段怀疑,高中所学就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但是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一个事物的支持或反驳的前提是,你必须得先掌握它,最起码你得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个人感觉,理科的知识还是比较客观的,因为高中所学都是科学研究中的最基础的理论,如果连这个都掌握不好的话,以后很难做研究的。(就算是有疑问,那也是以后有能力去解决这个疑问的时候的事了……)文科知识就比较惨了,也许在以后得学习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PS.关于问题补充。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哲学不是科学的一部分!简单的从时间顺序上说说,科学最开始被称为自然哲学。牛顿的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 1840 年开始,才有了 Science 这个词。
1840 年以前,science,都是以“Natural Philosophy”这个词来表达的。你觉得哲学是不是科学的一部分呢?
补充回答,关于什么是迷信? 迷信是对一事物不管正确与否、有意义或无意义的一味的相信。
高中所学致力于高考,考一个好的成绩上一个好大学,有一个好未来,在逻辑上看这一切都不具有必然性。然而你如果认为这是必然的,当然算是一种迷信了。
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知道如何走自己的路,也许你还是走好大学,好未来的路,但是已经与你什么都不怀疑、不思考致力于高考的路完全不同了。因为,你走的是自己的路,而不是一味的迷信。
中国的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的灌输,你从小到大的中国式教育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也一样,而且所开科目还不少。对书本的迷信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要的,对书中知识的学习,要形成自己的理解。
高中政治中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不是想书本中所说的那么简单的,形而上学也不只是辩证法的对立面,孤立、静止、片面,形而上学的本意就是哲学的意思。
因此,政治课本中只是从很狭小的一个角度还看待牛顿问题的。高中政治中哲学观,要求我们全面的看问题,一定要贯彻哦,不要单单从课本中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一)科学不一定是唯物的。心理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心理。哲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了解及分析人类的思维及探讨种种人生问题。。。
二)世界上有许多事物我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或了解。于是我们把他推到“自然”去了。这个自然就是第一因,就是宇宙的创造者。我们接受万事皆有因的事实,而且相信有一位宇宙创造者,这就成为宗教信仰了。
三)科学可以是一种信仰。他可以使人成为 “迷信” 或者 “迷不信”。譬如说,有人迷信科学万能,人定胜天。殊不知他那“人定胜天” 的天才,毅力,信心都还是天赐的,天生的。也有人因为科学而迷不信。常常听人说:眼睛看不到的,手摸不着的就不能信。真的是这样吗?他父母对他的爱是无法用公式表达出来的。但是他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四)理论上是可以算是一种迷信。尤其是不经过大脑了解,只是死背书。那的确是一种迷信。但是也不要把“迷信”这两个在想的太可怕。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有许多的迷信。我们想都不想就呼吸了。我们相信空气是必须的,而已是有益的。小孩子想都不想就接受父母的各式各样的说法及安排,年轻人看到自己眼中的西施时, 想都不想就认为(相信)她是最好的。。。
希望这些回答给你带来跟进一步的启发及探讨。在国内分数主义的大旗之下,能问这些问题,的确难得。
科学诞生于哲学,最早西方哲学的全部学问都被包含于哲学中,后来逐渐有了学科分类之后,知识才进行了细分。哲学思维更加开阔,科学只追求相对更加严谨的问题,哲学关注的是科学不能回答的全部问题。科学必须有相对真理性的答案,而哲学几乎没有统一的答案,哲学关心的包括世界、宇宙、人生等等各种主题,科学主要围绕自然界展开,科学不讨论唯心唯物,唯心唯物是哲学范畴,是指人的思维形式,科学有明确的科学思维,不需要区分唯物唯心。研究心与物是为了使哲学回答趋近一种可能,因为不同的角度给出的答案相去甚远。信仰是指哲学中的客观唯心者,她们通过唯心思想得出宇宙中有神,所以要求信仰,并企图在肉体消失之后,灵魂也成为神的门徒,登入仙境等等。过分的追求科学可以表现为信仰的形式,但是信仰这个词不是用来形容科学的,应试教育是为了应试,这没有问题,跟迷信是两码事你把高考通过了,将来学学哲学就全明白了,如果是想进来抱怨的那就可以免了。希望你能够问出高档次的问题,不要把最基础的问题胡乱的联系起来,这样显得很没有知识。
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它涵盖两方面含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