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的前因后果和时间人物各是什么

2024-11-30 09:03:5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北伐战争的前因。

进行北伐战争,打倒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完成国民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孙中山生前提出的口号和确定的革命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民心所向。

但是,直到孙中山逝世,这个愿望也没有能够实现。这个历史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的国民党人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共同承担的。

二、北伐战争的后果。

1、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两党团结合作、一致对敌,北伐军将士英勇奋战,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辉煌战果。

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从广州打到武汉、上海、南京,打垮两大军阀,歼敌数十万,一场规模空前广大的人民革命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2、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

三、北伐战争的时间。

1926年7月9日-1928年12月29日。

四、北伐战争的人物。

国民革命军8个军10万余人(战争过程中发展到40多个军近百万人),蒋中正任总司令,李济深任总司令部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邓演达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

何应钦、谭延闿、朱培德、李济深、李福林、程潜、李宗仁、唐生智分任第1军至第8军军长;缪斌、李富春(共产党员)、朱克靖(共产党员)、廖乾吾(共产党员)、李朗如、林伯渠(共产党员)、黄绍竑、刘文岛分任第1军至第8军党代表或副党代表。

周恩来、毛泽东、林伯渠、张太雷、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李富春、聂荣臻、蒋先云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实际上领导了北伐军的全部政治工作,对北伐胜利进军起了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下,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1、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北伐军所到之处,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地在广阔的范围内组织起来。湖南、湖北的工会会员,到1926年年底左右,发展到30余万人,在许多地区,工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纠察队。

1927年1月,汉口、九江工人群众在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示威,同英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先后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1927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前两次起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周密策划,精心组织,于3月21日,由上海市总工会发布了总罢工令,参加罢工的达80多万人。接着举行了武装起义。

在起义总指挥周恩来及罗亦农、赵世炎的直接领导下,向驻在上海的反动军阀展开了猛烈的进攻,经过30小时的激战,打败了反动军阀的武装部队,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在上海的长期统治。

中国工人阶级的这次英勇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与革命精神,成为中国工运史上的不朽篇章。它也向一切怀疑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人们表明,中国工人阶级是可以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2、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在北伐革命战争期间,同工人革命运动一样,农民运动也在大半个中国蓬勃开展起来。到1927年6月,全国已有201个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人员发展到1000多万人。

特别是由于毛泽东在湖南农村进行的深入广泛的革命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使湖南的农民运动更是如火如荼、波澜壮阔,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在这里,普遍建立了农民协会,真正实行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对农村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一次空前的扫荡与冲击。

与此同时,还组织和建立了农民武装,仅梭镖队各县就达数万人,全省农民协会会员达518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伐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时政>>综合报道>>红色记忆:狂飙突进 北伐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统战百科>>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回答2:

北伐战争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组成的广州国民政府,领导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这次战争连同1924~1925年统一广东的战争,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战争的准备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屡遭挫折和失败。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随后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见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选派了重要干部到军校从事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10月开始建立黄埔教导团,随后扩大为新型的革命军队。为了推动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广东革命政府先后颁布了农民协会章程和工会条例,迅速打开了工农革命运动的新局面,同时建立了工团军和农民自卫军。

广东革命政府依靠黄埔学生军和工农革命武装,团结其他军队,于1924年10月平定商团叛乱。1925年2月举行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6月消灭了滇桂军阀杨希闵、刘宸寰的叛乱。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接着将所辖黄埔学生军和驻广东的粤、湘、滇、鄂等部队统编为国民革命军,共六个军。10月举行第二次东征,同时进行南征,先后消灭了陈炯明和邓本殷的反革命军队,1926年1月,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同时广西李宗仁和湖南唐生智先后宣布拥护广州国民政府,使国民革命军拥有八个军约十万人。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全国反帝爱国民主运动和工农革命运动日益高涨,广东省港工人奋起响应,大力支持广州国民政府,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主张。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通过出师北伐案。7月1日发表《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参见彩图插页第131页)。国民革命军的基本编组情况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总参谋长李济深(留守广州),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党代表缪斌。第二军军长谭延,副军长鲁涤平,党代表李富春。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党代表朱克靖。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副军长陈可钰,党代表廖乾吾。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党代表李朗如。第六军军长程潜,党代表林伯渠。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党代表黄绍。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党代表刘文岛。其中从事政治工作人员多数是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苏联政府派加伦将军等为国民革命军顾问。广东等省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北伐军;省港罢工工人组织了几千人的运输队随军出征。

战争的胜利进军北洋军阀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拥有强大的实力,窃据了北京中央政权和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十多个省份。直系军阀吴佩孚,拥兵二十万,占据了河南、湖北、湖南三省,陕西的东部和直隶(今河北)保定一带,控制着京汉铁路。另一直系军阀孙传芳,拥兵二十万,据有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江西五省。奉系军阀张作霖,拥兵三十五万,占有东北各省和北京、天津等地,控制着津浦铁路北段。其他各省还有许多地方军阀。为了扑灭日益高涨的人民革命运动,吴佩孚、张作霖在1926年3、4月间已采取联合步骤,计划在北方消灭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在南方先进攻湖南,进而消灭广东革命势力。孙传芳由于同吴佩孚、张作霖存在尖锐矛盾,表面上“保境安民”,实际上坐山观虎斗,以便从中渔利。

国民革命军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歼灭吴佩孚军,然后消灭孙传芳军,最后消灭张作霖军。9月17日,冯玉祥率部在绥远五原(今属内蒙古)誓师参战。北伐军首先以主力向湖南进军,两湖战场成了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此前,1926年5月上旬,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的两个旅已入湘协同第八军唐生智部同吴佩孚作战。5月下旬,广州国民政府又派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和叶挺独立团入湘增援,打开北伐的前进道路。叶挺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部队,共有两千余人,连以上干部全部为共产党员。独立团是第四军的开路先锋,6月5日攻占攸县,取得了入湘作战的首次大捷。7月初,担任主攻任务的第四、七军先后抵达攸县地区,与第八军汇合。然后分三路进攻长沙。在工农群众支援下,北伐军11日进入长沙。蒋介石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分三路攻取湖北。 8月19日,中路军发起总攻,先后攻占平江、岳阳,切断粤汉路。接着进入湖北境内作战。25日开始攻打武长铁路线上的军事要隘汀泗桥、贺胜桥。汀泗桥是武汉南面的门户,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北伐军要攻占武汉,必先攻占此桥。吴佩孚把司令部设在贺胜桥,亲自督战,下令死守汀泗桥。8月26日,第四军以六个团的兵力发起进攻,双方争夺激烈,汀泗桥四次易手,仍不能决定胜负,双方伤亡惨重。27日晨,独立团在当地农民引导下,从东面大山的小路迂回到汀泗桥东北面敌人背后发起猛攻,敌因受前后夹击,慌乱溃退,吴佩孚下令用大刀砍杀败退官兵也不能稳住阵脚。当天北伐军占领汀泗桥。第四军英勇善战,获得了“铁军”称号。8月29日,北伐军第四、七军向贺胜桥发起总攻。30日下午叶挺独立团首先突破吴军防线,当日占领贺胜桥。9月1日第四、七军到达武昌城下。吴佩孚企图凭借武昌城垣及长江天险负隅顽抗,守住武汉,等待河南吴军和江西孙传芳军来援。他设司令部于汉口,命其第八师师长刘玉春为武昌防守司令,率兵死守武昌。北伐军第四、七、八军合围武昌城,从3日起连续多次攻城,均未成功。5日独立团官兵潜至城脚下,奋勇登梯,城上弹如雨下,第一营登梯官兵十余人全部牺牲,表现了革命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接着北伐军调整部署,由第四军担任围攻武昌的任务,第八军进攻汉阳。在北伐军猛烈进攻下,汉阳守军刘佐龙部倒戈。汉口工人举行罢工支援北伐。7日北伐军占领了汉阳、汉口,吴佩孚逃往郑州。10月9日,在北伐军严密包围和策动下,武昌守军吴俊卿部起义,接应北伐军。10日,陈铭枢师、张发奎师、叶挺独立团、第八军第一师等联合发起总进攻,负隅抵抗的守敌被迫投降。北伐军此役共俘守敌司令以下官兵一万二千余人,缴获大量战利品。至此,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北伐军取得了两湖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广州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1927年1月成立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联席会议,代行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职权。3月召开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抵制了蒋介石迁都南昌的主张,正式成立武汉国民政府,坚持了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促进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

北伐军在两湖的胜利进军,使孙传芳感到威胁,便向北伐军提出最后通牒,限令退回广东,并分两路袭击北伐军。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集中力量消灭孙传芳。蒋介石也因唐生智的势力在两湖迅速发展,急于开辟江西战场,夺取江西地盘,扩张自己的势力。江西战场,主要以三次攻打南昌为中心。9月中旬以前,第二、三军分别夺取赣州、吉安、萍乡、安源等地,第六军占领奉新等地。19日第三、六军各一部冒险攻入南昌城,21日被迫退出。南昌撤退时,北伐军损失惨重。10月上旬,蒋介石由武昌转赴江西,亲自指挥南昌会战,北伐军付出重大伤亡,被迫撤除南昌之围。北伐军在两湖战事胜利结束后,主力迅速转入江西,准备第三次攻打南昌。这时孙传芳后方极不稳定,一度准备同蒋介石和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顾问一致反对下,和谈未能实现。11月初,北伐军在加伦将军参加指挥下对江西孙传芳部各据点发动总攻。北伐军先攻占德安、马回岭,控制了南浔铁路,使九江和南昌陷于孤立。孙传芳见势不妙,逃回南京。11月5日北伐军攻克九江,同时包围南昌。8日占领南昌。至此,江西的北洋军全线溃退。

江西战事紧急时,福建周荫人部企图进攻广东,扰乱北伐军的后方。北伐军出兵福建,孙传芳无力顾及,敌人内部加剧分化,张毅等部归附北伐军。1926年12月间北伐军占领福建全省并乘胜追击,向浙江挺进。这时北伐军已发展到二十个军,拥有兵力二十五万人。

1927年1月,北伐军决定分三路追歼敌军。东路军由何应钦、白崇禧率第一、三军等六个纵队向浙江进攻。中路军由蒋介石任总指挥,以二、六、七军为主力,自江西沿长江两岸东进,其中李宗仁率第七军等三个纵队为江左军,程潜率二、六军等三个纵队为江右军。西路军由唐生智率四、八军等四个纵队为主力,沿京汉铁路对付来自河南之敌。三路总目标是夺取南京和上海。

东路军于1月中旬由闽入浙,2月下旬占领浙东,2月底占领了杭州及浙江全省。然后,自嘉兴向淞沪前进。3月21日白崇禧率东路军右翼占领松江,薛岳部抵达龙华。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参加的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22日取得胜利,解放上海。中路军的江左军和江右军,于2月下旬同时东进。 3月6日江右军占领芜湖。3月22日东路军攻占镇江,截断沪宁路。中路军的江右军和东路军分别逼进南京。24日第六军和第二军攻占南京,至此,长江下游全由北伐军占领。

战争的成就与夭折北伐军从1926年6月出师,经过近十个月的征战,占领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全部或一部,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取得重大胜利。但在革命胜利形势下,革命统一战线内部所潜伏的危机终于爆发,造成北伐战争中途夭折。

在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同时,退守绥远一带的国民军,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6年9月中旬在五原誓师。冯玉祥刚从苏联回国,与国民军集体加入了国民党,担任了国民联军总司令。11月国民军占领甘肃、陕西两省,在北方策应北伐军的进军。不久,又从潼关、紫荆关入豫作战。刘伯坚、邓小平等共产党员,先后到国民军中帮助进行军事和政治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南方北伐军的作战。

北伐军所到之处,都得到广大工农群众极大的欢迎和支援。1927年初,汉口、九江民众进行了勇敢的斗争,收回了两地的英租界,取得了维护国家主权的重大胜利。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使北洋军阀的统治趋于崩溃。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的迅猛发展,严重威胁着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民族资产阶级也因惧怕工农运动而动摇起来。他们极力支持和纵容拥有军事实力并蓄谋反共的蒋介石发动政变,建立反动统治。在中国共产党内,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麻痹,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无力阻止局势的逆转。蒋介石集团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与周密部署,1927年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实行清党反共,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峙,并与帝国主义协同对武汉实行经济封锁。汪精卫在4月初从法国回上海,随即赴武汉。他把自己装扮成“左”派领袖,取得了武汉国民党中央和政府的大权。武汉政府为了打开局面,决定第二次北伐,任唐生智为总指挥。4月19日在武昌南湖誓师,21日沿京汉路向河南进发。这时冯玉祥也由陕西向开封进攻。5月下旬,北伐军三个师在临颍十里头战役中击溃奉军主力。北伐军与冯部国民军合作,占领了郑州、开封等地。但武汉政府面临外交孤立,经济困难,反共军人夏斗寅、许克祥相继叛乱。汪精卫6月19日到徐州与蒋介石达成“清党反共”协议, 7月15日在武汉实行“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夭折。

北伐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虽然中途夭折,但这次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开始了创建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回答3: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下为打败北洋军阀、解救人民的战争,其最终是为打败北洋政府,建立三民主义的统一国家。北伐战争的总指挥是蒋介石,北洋军阀分别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
我国在1912年建立共和,成立民国,可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等北洋军阀手里,而孙中山却一直被军阀排挤,1921年孙中山召开非常国会,就任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在苏联及中共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
孙中山逝世后,国共双方达成北伐共识,1926年北伐军从广东出发分别向湖南、江西、福建进军,在各地工农的协助下,先后攻克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击败吴佩孚、孙传芳,广州国民政府随后迁往武汉,改称武汉国民政府。
1927年北伐军攻克上海,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立南京政府,北伐军继续向北,由于桂系倒戈,蒋介石下野,北伐军兵败徐州。同年7月湖南马日事变,接着宁汉合流,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破裂。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大革命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