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忠义体现在哪两方面?

2024-11-23 21:50:2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国人对关羽崇拜由来已久,现在在广东很多地方尤其风行,很多商铺都供奉关羽偶像,人们敬拜关羽是由于关羽的忠义,在这里我就关羽的忠义分析一下。
  关羽的忠义表现在《三国演义》里所描述的“千里走单骑”和“华容道放曹”。
  “千里走单骑”实际上是表现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在这一方面,忠诚实际上
  是一种利益取向,不值得对忠诚加以推崇,要清楚的是你忠诚于什么。现代的伊斯兰恐怖分子,他们也是很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敢为自己的信仰献身,但显然他们忠诚于错误的东西。另外,和关羽敌对的将领,他们也会忠诚于曹操、袁绍,在这样的忠诚所指导下,各为其主,显然是一种利益取向。所以关键看你忠诚于什么(制度、规则),而不是看你忠诚于(某个人)。我们显然不会赞扬一个忠诚的恐怖分子。一味的推崇忠诚,而不是看他忠诚于什么,最终会导致愚昧、奴性、奸诈、阳奉阴违。
  再有,假如历史改写,最后是由蜀国而不是魏国统一三国的话,中国人们将会在阿斗的统治之下,这样一个人的统治带给中国人的将会是悲哀多于幸福,或者未必比其他人好。所以关羽的忠诚对中国人基本是毫无意义的。他的忠诚实际上是在维护某个人(某些人)的统治,而不是正义的统治。实际上也是现在地方保护主义、山头主义的一个根源。
  还有一个简单的例子,狗大多是忠诚于主人的,当警察带着警犬上门抓捕罪犯的时候,罪犯的狗也会为保护它的主人和警犬搏斗,那么这个罪犯的狗和警犬哪个更忠诚呢?我想两者都是。
  “华容道放曹”所宣扬的关羽的义,实际上也很可能是中国腐败的一个根源,因为这是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如果一个警察曾经得益于某甲,现在某甲犯了罪,如果这个警察因为曾经得益于某甲而放过他,那么这个警察就也构成了犯罪,而不是说这个警察有情有义。这样的利益冲突在国家机关人员当中应该是很常见的,当某个社会上的人曾有恩于某国家公职人员,现在这个社会上的人要托这个国家公职人员办理一件对他有利但违法的事,不办的话,就会难以面对这个有恩于他的人,办的话,就违法,同时可能伤害其他人的利益,伤害国家利益。关羽的“华容道放曹”的道德冲突也是这样,关羽在这里做了一个绝对错误的决定。
  在“华容道放曹”中,关羽放走了曹操,他的人情债倒是还了,但由于放走了曹操,导致战争还要延续很多年,直接导致了无数的百姓受战乱的伤害,多少人因此丧命,多少人失去家园。无论关羽怎样想的,他的“放曹”行为都是一种犯罪行为,因为他将个人的义置于国家(集体)的义之上,是人情大于法的源头。我们绝对不能说一个吃了强盗的包子而将强盗放过的狗是一个有义的狗。

回答2:

忠义都体现在人上。忠,关羽体现的多,楼上说的很全,此外还有赵云长坂坡救幼主和夷陵大战救刘备(刘备因为埋怨赵云反对兵伐江东,让赵云去压粮运草),和各个诸侯的一些旧臣是宁死也为主公的地盘。义,刘备为全桃园之义,不顾大局,不要江山兵伐东吴,也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