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故事 广府故事
岭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由大陆及岛组成,大陆部分包括广东和广西,岛屿布冯包括海南岛及海南诸岛。岭南虽不如江南那样温柔婉转,但是岭南以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多种多样,主要是桂系文化和粤文化,而粤文又分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非常幸运地,我生在岭南地区,从小享受着广府文化的熏陶。
从小的记忆就是广州有很多很多美食,稍大时,发现了食在广州这一招牌,细想之下也是。从一年之初到一年之尾到不乏特色小吃。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做各种各样的油果,炸得脆脆的、香香的,小时候,每当外婆与妈妈等一起做油果时,总会和表妹表弟等不慌不忙地蹭上一手,为每每这时候,我们总少不了挨几顿骂。可是,我们都是敢死队的成员,因此,转个身,又会继续我们的捣蛋大业,最后总是要让外婆出动杀手锏,抽出一根竹子对总着我们说:“你们谁想吃‘藤条焖猪肉’啊?”我们啊,也就识趣了,乖乖转身,停手,出去再疯一下下。现在,长大了,油果也不会做了,只负责吃,外婆也很少亲自动手做了,但在我们的哀求之下,还是会重出江湖的。没办法,谁叫我们那么贪吃呢?元宵时节,总少不了汤圆,不管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在这一天,我们必须要吃汤圆。有人曾说过:“元宵吃不到汤圆啊,这一年可不好过了。”尽管我不大相信,但从中不正说明了吃汤圆这一习俗的继承性吗?元宵吃汤圆,清明吃寒食,端午吃粽子等,一年中的大大小小节日总忘不了慰劳自己的肚子。而在节日中,餐桌上总少不了的一样菜肴便是鸡肉,人们总会说:“无鸡不成宴。”说真的无论是什么节日,餐桌上总会有一碟鸡肉,无论其他菜肴怎样变化。
习俗是岭南文化中重要部分,而每个地方的人生小吃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的猪肚鸡、河源的米线、梅州的柚子、潮汕的稞条、湛江的橙子、广州增城的荔枝等都是闻名中国的。苏轼也曾说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诱惑有多大啊!而我,非常庆幸地,生在荔枝之乡,长在荔枝之乡。每年夏季到来之时,我便可大口大口地享受我们家乡的荔枝。其实,闻名中外的荔枝是第二代的挂绿荔枝。挂绿荔枝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传说,挂绿荔枝以前也只是普通的荔枝,虽然也是很好吃的,可当然不能和挂绿荔枝相比了。传说有一天,天上的仙子何仙姑因眷恋家乡,遂回家看看,她的家是她还未返回天庭时在凡间的房子。她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等到天亮时,因天庭也是要早朝的,她匆忙之下,留下绿丝带在一棵荔枝树上。到夏季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棵树长很粗荔枝外壳上都有一圈绿色的类似丝带的外壳缠绕着,遂有挂绿荔枝之称。挂绿荔枝还特别肉质晶莹剔透。其实,不同品种的荔枝有不同的特点,趣味不同,趣味无穷。
岭南,我的故乡,一切都那么美好!
在永年广府城南,有个南桥村,南桥西侧,滏阳河北岸有一座吕仙祠(本地人叫吕公堂)。此处,风景如画,是广府名胜花园之一。每到春季,百花争艳时,周围群众来此赏花者络绎不绝。
在吕公堂西厢,有二乔牡丹,高四五尺,是清顺治六年从曹州买来的。这株牡丹,与一般牡丹不同,她一棵花上开两样花色;一是深红,一是浅白,又是两半平分,驰媚争艳,好像姐妹两个。因此,人们都赞她叫“二乔牡丹”。
一次,广府知府王桂,见到“二乔牡丹”花开得大如碗口,色艳喜人,即兴提笔写了一副对联,就刻在门柱两边,对联是:抛开三醉楼高,为渡众生来冀北;锁住二乔花好,已无夫婿在江东。
为什么人家都这样喜欢“二乔牡丹”呢?因为她有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本城东街有一名秀才叫武震天,学识渊博,乐于助人,人称“武善人”,整个广平府各地人们差不多都知道他,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次他一连三天作了三个同样的梦:他去曹州游玩,在花园西侧一颗未开花的牡丹株下立着两个仙女,频频有礼地向他要求,请他把她姐妹两人带到广府南桥吕公祠安家落户。
他觉得这个梦很奇怪,其中必有缘故,于是他给乡亲们说了。乡亲们都认为:仙人托梦,是个好兆头,要他亲自到曹州花园看个究竟。大家给他凑足路费盘缠钱,让他在清顺治六年三月清明节前,到曹州去一趟。
说也奇怪,武震天从未到过曹州,但他到曹州后,所有看到的一切,都和梦里看到的完全一样。他来到花园西侧,果然有一颗未开花的牡丹,枝叶高低也和梦里看到的一模一样。于是他找到花园里卖花的人,说要买这颗牡丹。卖花的说:“这颗牡丹长得将近十年了,不知什么原因,也不长棵,也不开花,因此,是什么颜色,花开多大,我们不知道。既然您老想要它,您随便给个钱就算了。”武震天掏出一些银子,交给卖花的,小心翼翼地把花抱回广府城,栽到南桥吕仙祠的西厢下。
牡丹花第二年就开花了,花开得不但朵大,而且非常鲜艳,又是一半深红,一半浅白,好看极了。这一下,把整个广府城的人都轰动起来了,全城男女老少,文人墨客,都争抢着去看牡丹,把广府十县的爱花者也招引来了,广平知府高兴地为这株牡丹贺号“二乔”。
后来,每年开花时节,祠堂总会有两个美女歌曲于花间,听则有声,视则有影,于是“二乔”越来越被人所敬仰和爱戴,招来四方赏花者络绎不绝。
冼夫人生活于梁、陈、隋三个朝代,是我国闻名的俚族女首领,她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叛乱掠夺和贪暴,高瞻远瞩,有勇有谋,是一位卓越的女政治家和军事首领,她保持了岭南一百一十余年的和平稳定,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地方经济发展,周恩来总理曾称她是∶“我国历史上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是岭南地区冼氏的女儿,南朝梁武帝时,成为高凉郡太守冯宝的妻子。在南北朝时候,中原丧乱,兵祸连结,而岭甫地区始终未曾受到战火的波及,首先也许是因为岭南尚属化外之地,而后却确实是有赖冼夫人的筹谋划策,抚慰部众,德威广被,肆应得宜,于是当地老百姓都称她为“圣母”,到隋朝时,隋文帝便册封她为“宋康郡夫人”,后又册封她为“谯国夫人”,赐食汤沐邑一千五百户,死后更追封她为“诚敬夫人”。
冼夫人出生于阳西程村冼村(隋书∶冼夫人,高凉人也,离城三十里。城指阳江城)①,她一生与阳西关系密切。公元535年她约20岁时与高凉太守冯宝结婚,婚后常和冯宝一起处理政事。公元550年,高州刺史李迁仕阴谋反叛,冼夫人用计从高凉郡治古城(今阳东县大八镇)率众,佯作献礼,往州府(今阳江城),出其不意击败了李迁仕,率兵到达赣石(江西省某地),与陈霸先会师。
岭南冼氏原是拥有十几万户的部族首领,跨据广东恩平、阳江一带山区。冼夫人幼年时叫冼百合,自幼追随父兄逞勇斗狠,经历过几次部族之间的械斗,颇有男儿气概,稍长更得异人传授武艺及韬略,不但能够挽弓执刀与敌人拼斗,而且深诸行军布阵之法,因此。深得同族的器重和信赖,甚至海南儋耳诸部落民族也望风归附。
先是北燕苗裔冯业率众浮海南来,定居新会,历任牧守,三传至冯融,被梁武帝任命为罗州刺史,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也着实欣赏冼百合的才识,于是降尊纤贵地为儿子冯宝向尚系蛮族的冼氏求亲,冯宝新任高凉郡太守,生得一表人材,又是官宦世家,冼氏部族自然是欢天喜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冼百合于是成了太守夫人。
梁武帝太清二年八月,侯景在寿阳反叛,梁朝按照羊侃的计划应该是在采石矾坚拒叛军渡江,另以一支精锐的部队袭取寿阳,使侯景进既不能,退又失去了巢穴,乌合之众,自然瓦解。可惜朝廷不用他的计谋,却以与侯景有勾结的临贺王萧正德为平北将军。
都督京师诸军事,他表面忙于备战,暗地里却以大船数十艘资敌,于是侯景顺利渡江,把梁武帝围在小小的台城。”
这时广州都督萧勃征兵火速赴援,高州刺史李迁仕久蓄异志,伪称有病,迟迟不肯应命,并派人急召高凉太守冯宝。冼氏夫人考虑,刺史托病而拒都督之命,而却积极整屯兵马,显然有谋叛之意。因而对丈夫说:“今刺史突然召你前往,必然是逼你同反,君若前往,不啻是羊入虎口,不妨稍加等待,以观其变。”
没有几天,李迁仕果然反叛。派遣杜平虏率兵迳往湖石,以便与侯景呼应。冼氏夫人自忖,杜平虏尽率精兵出城,留下李迁仕守着一座空城,自然无所作为,于是与丈夫计议,卑辞厚礼,徒步担物,明为轮将,暗乃突袭,一举攻下李迁仕的老巢。
这个计划具体由冼氏夫人执行,李迁仕远远地望见千余人众,背扛肩挑而来,果然中计,以为是轮送军需品的队伍,丝毫不加防范,立即命人拔栅开城。冼氏夫人率众涌入,迅即从箩筐背囊中拿出刀剑,像秋风扫落叶般一下子占领高州城,进而与长城侯陈霸先在湖石会师,击溃杜平虏的叛军。
接下去是新任始兴大守、长城侯陈霸先与王僧辩合力击溃侯景。湘东王萧绎在江陵即位,但不久被北朝中的西魏政权打得粉碎,陈霸先乘机代梁而为陈武帝,这也是南朝政权更替一个特点,总是大将夺权。
数年之中长江流域烽火漫天,岭南地区多赖冼夫人扶辑,安然无事。此时冯宝已殁,陈霸先笃念昔日并肩作战的友谊,遣使拜冼夫人九岁的儿子冯仆为阳春郡太守。
不久,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叛陈,天高皇帝远,陈霸先鞭长莫及,冼夫人就近连络百越首长;合力攻打欧阳纥而数平叛乱,冯仆因母亲平叛有功被陈霸先封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太守。冼夫人也被册封为“石龙太夫人”,权职待遇一律照比刺史。
陈霸先即位之初,实力未允,对北朝采取和平邦交。三年后陈文帝嗣位,兵力日强,接连攻下长沙、江郢、巴蜀等地,南朝江山逐渐恢复旧观,再传到宣帝,又乘北齐内乱遣兵收江北各地,可惜到他儿子陈波宝手中,也就是陈后主,终日炕缅酒色,怠于政事,于是被隋文帝杨坚所灭。
南北朝时对峙的局面虽然由隋文帝统一,但岭南地区尚未归附,为了维持地方安宁,共推石龙大夫人冼氏出来领导,仍用陈朝封赠的仪仗及兵卫甲盾,每每前呼后拥巡视各州,真个是威镇南疆,简直就是个小王国的女皇帝了。此时她已经是六十开外的人,儿子冯仆已死,孙儿冯魂与冯暄随侍左右、大家都称她为“圣母”。
隋帝派遣韦洗前往岭南宣抚,并携带陈后主的亲笔书信,以及冼夫人先前呈献给陈后主的“扶南犀杖”作为信物,冼夫人目睹犀杖,知道陈朝已经灭亡,于是率众归附隋朝,长孙冯魂被破格提升为仪国三司,冼夫人被册封为“宋康郡夫人”。
韦洗仍旧滞留岭南,岭南人王仲宣连络各部族首领围袭隋朝派来的钦差大人,冼夫人既然接受了隋朝的册封,自然有救助朝廷特使的责任,于是派孙儿冯暄率兵往援,结果进兵不利,被俘下狱。冼夫人再派幼孙冯盎驰援,而且自己亲自披挂上阵以为后应,很快就消平叛乱。从此南疆一片安谧,朝廷政令直达海隅,隋文帝对此大加赞赏,追赠冼夫人的先夫为广州总管,追封他为谯国公,冼夫人被封为“谯国夫人”。谯国夫人虽然不是什么官位,但却比照总管衙门,设置幕僚机构和属官,并颁予印信兵符,全权指挥岭南六州兵马,且界予一项特殊权利,遇有紧急事故,可以不先奏报朝廷而便宜行事。
这是一项特殊的前所未有的荣耀,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夫人而言,总管岭南六州军政大权,朝廷视之为南疆柱石及屏障,隋文帝赏赐有加,皇后也刻意笼络,信使不绝于途,岭南各州风调雨顺,家给人足,形成有史以来最为富庶及安定的局面。
隋文帝定都大兴,也就是长安,勤谨节俭,减轻赋税,与民休养生息,岭南地区遵照朝廷指示,成效尤为可观,隋文帝曾降敕书慰勉谯国夫人:“朕抚育众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净,兆庶安乐。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直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以副朕心。”殷殷之意,溢于言表。
隋朝开国以后,改广州为番州,除了倚重谯国夫人坐镇岭南地区以外,更由朝廷派赵钠为番州总管,综辖地方政务,由于赵讷贪污不法,动辄苛虐番民各部族,使得怨声四起,纷纷上书朝廷,指斥赵讷的种种不法情事,有的甚至叛离朝廷而自立。隋文帝下诏谯国夫人就近惩治赵讷,并招抚诸部族。
谯国夫人此时已经年届古稀,犹自抖擞精神乘骑骏马,盛张锦伞,亲捧皇帝诏书逮捕赵讷,然后审问、正法,并一一列举罪状及受贿财物,派遣专使奏报朝廷,又风尘仆仆地巡行各州各郡宣达圣旨,所以岭南各地复归平静。
谯国夫人以边睡番族,明大体、识大义、安抚百姓、绥靖地方,岭南地安定繁荣达半个世纪;她虽然历事三朝,实因环境使然,她始终忠于她的部族,忠于她的职守,对一个女人而言,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隋文帝深感冼夫人有功于朝,封冯盎为高州刺史(当时“高凉郡”朝治已改制成“高州”,政治中心在今阳江市江城区一带。隋朝时期的“高州”不等于现在的茂名高州市!),赦免冯暄,并封暄为罗州(廉江、化州一带)刺史,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设幕府,署长吏以下官属。特准许她调六州兵马,遇非常事可先斩后奏。冼夫人奏请将宋康郡夫人衔转授冯仆妻冼氏,从此,冼夫人经常往来于罗州、宋康、高州之间(当时“高凉郡”朝治已改制成“高州”,政治中心在今阳江市江城区一带。隋朝时期的“高州”不等于现在的茂名高州市!)。
五仙观
传说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广州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人民不得温饱。一天,南海的天空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并出现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不同毛色的山羊,羊口衔着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降临楚庭。仙人把稻穗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永无饥荒。祝罢仙人腾空飞逝,五只仙羊化为石头留在广州山坡。从此,广州便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这就是广州有“五羊城”、“羊城”、“穗城”名称的由来。
广府城是一块风水宝地,每年要出几个大官。如果能把这风水宝地利用好,可以出三斗六升芝麻多的官。不过,这块宝地在明朝正德初年出了点麻烦事儿。那一年,广府城内外,出现了很多大蝎子,大的有一尺多长,蜇死了很多人。据当时迷信传说,是因为南城门直冲北城门,一股金陵紫气经过城里直袭燕山北边黄云洞。当时在黄云洞修炼的是一个大蝎子精,蝎子精非常恼怒,它说:“我在这洞修炼,丝毫对广府人没有妨害,为啥广府人却用金陵紫气来加害于我。”它一怒之下,便派出很多蝎子去惩罚广府人,闹得广府人昼夜不得安宁。一天,广府城大孝子宁清泉到南城墙根打柴,不幸被蝎子蜇了,一直昏迷不醒。他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不满一岁半的小儿,他死了,家里人咋着过。全城人都在为他难过,大人小孩的哭声,惊动了天地。就在这时,从他门口走进一个人来,看样子不象是个平常人,身材高大,说话嗡声嗡气。他进门第一句话就说:“大家不要哭,宁孝子死不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红色瓷瓶,倒出一点黄药面来,撒在蝎子蜇过的地方。说也真灵,不一会儿,宁清泉就清醒了,身上也不疼了,和以前一样精神。这人看着宁清泉笑了笑,又从怀里掏出一大包草药籽,对大家说:“今天夜里要下雨,明天早起趁着雨后地不干,把这些种子撒在四城墙根和校场的闲地里,等药草出来后,就不怕蝎子了。以后谁要是被蝎子蛰了,就薅上几棵草,在蛰的地方用草搓搓,然后再用几棵草药熬成水,喝下去就没事了。”说罢一晃就不见了。这时,人们才醒悟过来,这不是天皇爷下凡了吗?果然,当天夜里就下了一场雨。第二天早起人们就按照天皇爷的吩咐把草药全种上。没过多久,药草全长出来了。再有人们被蝎子蜇了,就按他说的办法治,果然人就不死了。
多久,药草全长出来了。再有人们被蝎子蜇了,就按他说的办法治,果然人就不死了。
又过没多久,蝎个大大地增多了,有的人还见到一个三四尺长的大蝎子,街上还出现民谣,说是:南门冲北门,蝎子蜇死人,要想人不死,赶快移北门。”当时的知府立即召开全城绅士会,说他昨晚连作了三个梦,都是天皇爷托的,梦中给他留了一首诗,要他必须在正德十年把诗中的事情办妥,否则全城人和他都要死于非命。诗是这样写的:“城门东移筑高墙,摆阵来擒蝎子王。辘轳把上金鸡叫,广府才会有吉祥。移门莫错除夕夜,否则全城人均亡。知府既是父母官,赶快动手莫彷徨。”知府要绅土们回去,立刻动员城里百姓,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他还当众表示,愿意拿出一年俸禄作为东移城门之用,并申文呈请从广府的府库中拨出白银五万两,作为修城之用。就这样,在他的带动下,广府城倾城出动,一个浩大的工程开始了。经过六个多月的施工,城门东移,原城门处筑成高台的工程告成了。从那以后,永久永世地保佑着广府城的子民。
在吕公堂西厢,有二乔牡丹,高四五尺,是清顺治六年从曹州买来的。这株牡丹,与一般牡丹不同,她一棵花上开两样花色;一是深红,一是浅白,又是两半平分,驰媚争艳,好像姐妹两个。因此,人们都赞她叫“二乔牡丹”。
一次,广府知府王桂,见到“二乔牡丹”花开得大如碗口,色艳喜人,即兴提笔写了一副对联,就刻在门柱两边,对联是:抛开三醉楼高,为渡众生来冀北;锁住二乔花好,已无夫婿在江东。
为什么人家都这样喜欢“二乔牡丹”呢?因为她有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本城东街有一名秀才叫武震天,学识渊博,乐于助人,人称“武善人”,整个广平府各地人们差不多都知道他,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次他一连三天作了三个同样的梦:他去曹州游玩,在花园西侧一颗未开花的牡丹株下立着两个仙女,频频有礼地向他要求,请他把她姐妹两人带到广府南桥吕公祠安家落户。
他觉得这个梦很奇怪,其中必有缘故,于是他给乡亲们说了。乡亲们都认为:仙人托梦,是个好兆头,要他亲自到曹州花园看个究竟。大家给他凑足路费盘缠钱,让他在清顺治六年三月清明节前,到曹州去一趟。
说也奇怪,武震天从未到过曹州,但他到曹州后,所有看到的一切,都和梦里看到的完全一样。他来到花园西侧,果然有一颗未开花的牡丹,枝叶高低也和梦里看到的一模一样。于是他找到花园里卖花的人,说要买这颗牡丹。卖花的说:“这颗牡丹长得将近十年了,不知什么原因,也不长棵,也不开花,因此,是什么颜色,花开多大,我们不知道。既然您老想要它,您随便给个钱就算了。”武震天掏出一些银子,交给卖花的,小心翼翼地把花抱回广府城,栽到南桥吕仙祠的西厢下。
牡丹花第二年就开花了,花开得不但朵大,而且非常鲜艳,又是一半深红,一半浅白,好看极了。这一下,把整个广府城的人都轰动起来了,全城男女老少,文人墨客,都争抢着去看牡丹,把广府十县的爱花者也招引来了,广平知府高兴地为这株牡丹贺号“二乔”。
后来,每年开花时节,祠堂总会有两个美女歌曲于花间,听则有声,视则有影,于是“二乔”越来越被人所敬仰和爱戴,招来四方赏花者络绎不绝。
岭南故事 广府故事
岭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由大陆及岛组成,大陆部分包括广东和广西,岛屿布冯包括海南岛及海南诸岛。岭南虽不如江南那样温柔婉转,但是岭南以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多种多样,主要是桂系文化和粤文化,而粤文又分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非常幸运地,我生在岭南地区,从小享受着广府文化的熏陶。
从小的记忆就是广州有很多很多美食,稍大时,发现了食在广州这一招牌,细想之下也是。从一年之初到一年之尾到不乏特色小吃。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做各种各样的油果,炸得脆脆的、香香的,小时候,每当外婆与妈妈等一起做油果时,总会和表妹表弟等不慌不忙地蹭上一手,为每每这时候,我们总少不了挨几顿骂。可是,我们都是敢死队的成员,因此,转个身,又会继续我们的捣蛋大业,最后总是要让外婆出动杀手锏,抽出一根竹子对总着我们说:“你们谁想吃‘藤条焖猪肉’啊?”我们啊,也就识趣了,乖乖转身,停手,出去再疯一下下。现在,长大了,油果也不会做了,只负责吃,外婆也很少亲自动手做了,但在我们的哀求之下,还是会重出江湖的。没办法,谁叫我们那么贪吃呢?元宵时节,总少不了汤圆,不管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在这一天,我们必须要吃汤圆。有人曾说过:“元宵吃不到汤圆啊,这一年可不好过了。”尽管我不大相信,但从中不正说明了吃汤圆这一习俗的继承性吗?元宵吃汤圆,清明吃寒食,端午吃粽子等,一年中的大大小小节日总忘不了慰劳自己的肚子。而在节日中,餐桌上总少不了的一样菜肴便是鸡肉,人们总会说:“无鸡不成宴。”说真的无论是什么节日,餐桌上总会有一碟鸡肉,无论其他菜肴怎样变化。
习俗是岭南文化中重要部分,而每个地方的人生小吃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的猪肚鸡、河源的米线、梅州的柚子、潮汕的稞条、湛江的橙子、广州增城的荔枝等都是闻名中国的。苏轼也曾说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诱惑有多大啊!而我,非常庆幸地,生在荔枝之乡,长在荔枝之乡。每年夏季到来之时,我便可大口大口地享受我们家乡的荔枝。其实,闻名中外的荔枝是第二代的挂绿荔枝。挂绿荔枝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传说,挂绿荔枝以前也只是普通的荔枝,虽然也是很好吃的,可当然不能和挂绿荔枝相比了。传说有一天,天上的仙子何仙姑因眷恋家乡,遂回家看看,她的家是她还未返回天庭时在凡间的房子。她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等到天亮时,因天庭也是要早朝的,她匆忙之下,留下绿丝带在一棵荔枝树上。到夏季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棵树长很粗荔枝外壳上都有一圈绿色的类似丝带的外壳缠绕着,遂有挂绿荔枝之称。挂绿荔枝还特别肉质晶莹剔透。其实,不同品种的荔枝有不同的特点,趣味不同,趣味无穷。
岭南,我的故乡,一切都那么美好!
在别人的网易博客找来的,,希望能帮助到你,谢谢`~
冼夫人生活于梁、陈、隋三个朝代,是我国闻名的俚族女首领,她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叛乱掠夺和贪暴,高瞻远瞩,有勇有谋,是一位卓越的女政治家和军事首领,她保持了岭南一百一十余年的和平稳定,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地方经济发展,周恩来总理曾称她是∶“我国历史上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是岭南地区冼氏的女儿,南朝梁武帝时,成为高凉郡太守冯宝的妻子。在南北朝时候,中原丧乱,兵祸连结,而岭甫地区始终未曾受到战火的波及,首先也许是因为岭南尚属化外之地,而后却确实是有赖冼夫人的筹谋划策,抚慰部众,德威广被,肆应得宜,于是当地老百姓都称她为“圣母”,到隋朝时,隋文帝便册封她为“宋康郡夫人”,后又册封她为“谯国夫人”,赐食汤沐邑一千五百户,死后更追封她为“诚敬夫人”。
冼夫人出生于阳西程村冼村(隋书∶冼夫人,高凉人也,离城三十里。城指阳江城)①,她一生与阳西关系密切。公元535年她约20岁时与高凉太守冯宝结婚,婚后常和冯宝一起处理政事。公元550年,高州刺史李迁仕阴谋反叛,冼夫人用计从高凉郡治古城(今阳东县大八镇)率众,佯作献礼,往州府(今阳江城),出其不意击败了李迁仕,率兵到达赣石(江西省某地),与陈霸先会师。
岭南冼氏原是拥有十几万户的部族首领,跨据广东恩平、阳江一带山区。冼夫人幼年时叫冼百合,自幼追随父兄逞勇斗狠,经历过几次部族之间的械斗,颇有男儿气概,稍长更得异人传授武艺及韬略,不但能够挽弓执刀与敌人拼斗,而且深诸行军布阵之法,因此。深得同族的器重和信赖,甚至海南儋耳诸部落民族也望风归附。
先是北燕苗裔冯业率众浮海南来,定居新会,历任牧守,三传至冯融,被梁武帝任命为罗州刺史,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也着实欣赏冼百合的才识,于是降尊纤贵地为儿子冯宝向尚系蛮族的冼氏求亲,冯宝新任高凉郡太守,生得一表人材,又是官宦世家,冼氏部族自然是欢天喜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冼百合于是成了太守夫人。
梁武帝太清二年八月,侯景在寿阳反叛,梁朝按照羊侃的计划应该是在采石矾坚拒叛军渡江,另以一支精锐的部队袭取寿阳,使侯景进既不能,退又失去了巢穴,乌合之众,自然瓦解。可惜朝廷不用他的计谋,却以与侯景有勾结的临贺王萧正德为平北将军。
都督京师诸军事,他表面忙于备战,暗地里却以大船数十艘资敌,于是侯景顺利渡江,把梁武帝围在小小的台城。”
这时广州都督萧勃征兵火速赴援,高州刺史李迁仕久蓄异志,伪称有病,迟迟不肯应命,并派人急召高凉太守冯宝。冼氏夫人考虑,刺史托病而拒都督之命,而却积极整屯兵马,显然有谋叛之意。因而对丈夫说:“今刺史突然召你前往,必然是逼你同反,君若前往,不啻是羊入虎口,不妨稍加等待,以观其变。”
没有几天,李迁仕果然反叛。派遣杜平虏率兵迳往湖石,以便与侯景呼应。冼氏夫人自忖,杜平虏尽率精兵出城,留下李迁仕守着一座空城,自然无所作为,于是与丈夫计议,卑辞厚礼,徒步担物,明为轮将,暗乃突袭,一举攻下李迁仕的老巢。
这个计划具体由冼氏夫人执行,李迁仕远远地望见千余人众,背扛肩挑而来,果然中计,以为是轮送军需品的队伍,丝毫不加防范,立即命人拔栅开城。冼氏夫人率众涌入,迅即从箩筐背囊中拿出刀剑,像秋风扫落叶般一下子占领高州城,进而与长城侯陈霸先在湖石会师,击溃杜平虏的叛军。
接下去是新任始兴大守、长城侯陈霸先与王僧辩合力击溃侯景。湘东王萧绎在江陵即位,但不久被北朝中的西魏政权打得粉碎,陈霸先乘机代梁而为陈武帝,这也是南朝政权更替一个特点,总是大将夺权。
数年之中长江流域烽火漫天,岭南地区多赖冼夫人扶辑,安然无事。此时冯宝已殁,陈霸先笃念昔日并肩作战的友谊,遣使拜冼夫人九岁的儿子冯仆为阳春郡太守。
不久,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叛陈,天高皇帝远,陈霸先鞭长莫及,冼夫人就近连络百越首长;合力攻打欧阳纥而数平叛乱,冯仆因母亲平叛有功被陈霸先封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太守。冼夫人也被册封为“石龙太夫人”,权职待遇一律照比刺史。
陈霸先即位之初,实力未允,对北朝采取和平邦交。三年后陈文帝嗣位,兵力日强,接连攻下长沙、江郢、巴蜀等地,南朝江山逐渐恢复旧观,再传到宣帝,又乘北齐内乱遣兵收江北各地,可惜到他儿子陈波宝手中,也就是陈后主,终日炕缅酒色,怠于政事,于是被隋文帝杨坚所灭。
南北朝时对峙的局面虽然由隋文帝统一,但岭南地区尚未归附,为了维持地方安宁,共推石龙大夫人冼氏出来领导,仍用陈朝封赠的仪仗及兵卫甲盾,每每前呼后拥巡视各州,真个是威镇南疆,简直就是个小王国的女皇帝了。此时她已经是六十开外的人,儿子冯仆已死,孙儿冯魂与冯暄随侍左右、大家都称她为“圣母”。
隋帝派遣韦洗前往岭南宣抚,并携带陈后主的亲笔书信,以及冼夫人先前呈献给陈后主的“扶南犀杖”作为信物,冼夫人目睹犀杖,知道陈朝已经灭亡,于是率众归附隋朝,长孙冯魂被破格提升为仪国三司,冼夫人被册封为“宋康郡夫人”。
韦洗仍旧滞留岭南,岭南人王仲宣连络各部族首领围袭隋朝派来的钦差大人,冼夫人既然接受了隋朝的册封,自然有救助朝廷特使的责任,于是派孙儿冯暄率兵往援,结果进兵不利,被俘下狱。冼夫人再派幼孙冯盎驰援,而且自己亲自披挂上阵以为后应,很快就消平叛乱。从此南疆一片安谧,朝廷政令直达海隅,隋文帝对此大加赞赏,追赠冼夫人的先夫为广州总管,追封他为谯国公,冼夫人被封为“谯国夫人”。谯国夫人虽然不是什么官位,但却比照总管衙门,设置幕僚机构和属官,并颁予印信兵符,全权指挥岭南六州兵马,且界予一项特殊权利,遇有紧急事故,可以不先奏报朝廷而便宜行事。
这是一项特殊的前所未有的荣耀,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夫人而言,总管岭南六州军政大权,朝廷视之为南疆柱石及屏障,隋文帝赏赐有加,皇后也刻意笼络,信使不绝于途,岭南各州风调雨顺,家给人足,形成有史以来最为富庶及安定的局面。
隋文帝定都大兴,也就是长安,勤谨节俭,减轻赋税,与民休养生息,岭南地区遵照朝廷指示,成效尤为可观,隋文帝曾降敕书慰勉谯国夫人:“朕抚育众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净,兆庶安乐。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直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以副朕心。”殷殷之意,溢于言表。
隋朝开国以后,改广州为番州,除了倚重谯国夫人坐镇岭南地区以外,更由朝廷派赵钠为番州总管,综辖地方政务,由于赵讷贪污不法,动辄苛虐番民各部族,使得怨声四起,纷纷上书朝廷,指斥赵讷的种种不法情事,有的甚至叛离朝廷而自立。隋文帝下诏谯国夫人就近惩治赵讷,并招抚诸部族。
谯国夫人此时已经年届古稀,犹自抖擞精神乘骑骏马,盛张锦伞,亲捧皇帝诏书逮捕赵讷,然后审问、正法,并一一列举罪状及受贿财物,派遣专使奏报朝廷,又风尘仆仆地巡行各州各郡宣达圣旨,所以岭南各地复归平静。
谯国夫人以边睡番族,明大体、识大义、安抚百姓、绥靖地方,岭南地安定繁荣达半个世纪;她虽然历事三朝,实因环境使然,她始终忠于她的部族,忠于她的职守,对一个女人而言,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隋文帝深感冼夫人有功于朝,封冯盎为高州刺史(当时“高凉郡”朝治已改制成“高州”,政治中心在今阳江市江城区一带。隋朝时期的“高州”不等于现在的茂名高州市!),赦免冯暄,并封暄为罗州(廉江、化州一带)刺史,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设幕府,署长吏以下官属。特准许她调六州兵马,遇非常事可先斩后奏。冼夫人奏请将宋康郡夫人衔转授冯仆妻冼氏,从此,冼夫人经常往来于罗州、宋康、高州之间(当时“高凉郡”朝治已改制成“高州”,政治中心在今阳江市江城区一带。隋朝时期的“高州”不等于现在的茂名高州市!)。
岭南故事 广府故事
岭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由大陆及岛组成,大陆部分包括广东和广西,岛屿布冯包括海南岛及海南诸岛。岭南虽不如江南那样温柔婉转,但是岭南以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多种多样,主要是桂系文化和粤文化,而粤文又分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非常幸运地,我生在岭南地区,从小享受着广府文化的熏陶。
从小的记忆就是广州有很多很多美食,稍大时,发现了食在广州这一招牌,细想之下也是。从一年之初到一年之尾到不乏特色小吃。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做各种各样的油果,炸得脆脆的、香香的,小时候,每当外婆与妈妈等一起做油果时,总会和表妹表弟等不慌不忙地蹭上一手,为每每这时候,我们总少不了挨几顿骂。可是,我们都是敢死队的成员,因此,转个身,又会继续我们的捣蛋大业,最后总是要让外婆出动杀手锏,抽出一根竹子对总着我们说:“你们谁想吃‘藤条焖猪肉’啊?”我们啊,也就识趣了,乖乖转身,停手,出去再疯一下下。现在,长大了,油果也不会做了,只负责吃,外婆也很少亲自动手做了,但在我们的哀求之下,还是会重出江湖的。没办法,谁叫我们那么贪吃呢?元宵时节,总少不了汤圆,不管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在这一天,我们必须要吃汤圆。有人曾说过:“元宵吃不到汤圆啊,这一年可不好过了。”尽管我不大相信,但从中不正说明了吃汤圆这一习俗的继承性吗?元宵吃汤圆,清明吃寒食,端午吃粽子等,一年中的大大小小节日总忘不了慰劳自己的肚子。而在节日中,餐桌上总少不了的一样菜肴便是鸡肉,人们总会说:“无鸡不成宴。”说真的无论是什么节日,餐桌上总会有一碟鸡肉,无论其他菜肴怎样变化。
习俗是岭南文化中重要部分,而每个地方的人生小吃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的猪肚鸡、河源的米线、梅州的柚子、潮汕的稞条、湛江的橙子、广州增城的荔枝等都是闻名中国的。苏轼也曾说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诱惑有多大啊!而我,非常庆幸地,生在荔枝之乡,长在荔枝之乡。每年夏季到来之时,我便可大口大口地享受我们家乡的荔枝。其实,闻名中外的荔枝是第二代的挂绿荔枝。挂绿荔枝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传说,挂绿荔枝以前也只是普通的荔枝,虽然也是很好吃的,可当然不能和挂绿荔枝相比了。传说有一天,天上的仙子何仙姑因眷恋家乡,遂回家看看,她的家是她还未返回天庭时在凡间的房子。她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等到天亮时,因天庭也是要早朝的,她匆忙之下,留下绿丝带在一棵荔枝树上。到夏季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棵树长很粗荔枝外壳上都有一圈绿色的类似丝带的外壳缠绕着,遂有挂绿荔枝之称。挂绿荔枝还特别肉质晶莹剔透。其实,不同品种的荔枝有不同的特点,趣味不同,趣味无穷。
岭南,我的故乡,一切都那么美好!
在永年广府城南,有个南桥村,南桥西侧,滏阳河北岸有一座吕仙祠(本地人叫吕公堂)。此处,风景如画,是广府名胜花园之一。每到春季,百花争艳时,周围群众来此赏花者络绎不绝。
在吕公堂西厢,有二乔牡丹,高四五尺,是清顺治六年从曹州买来的。这株牡丹,与一般牡丹不同,她一棵花上开两样花色;一是深红,一是浅白,又是两半平分,驰媚争艳,好像姐妹两个。因此,人们都赞她叫“二乔牡丹”。
一次,广府知府王桂,见到“二乔牡丹”花开得大如碗口,色艳喜人,即兴提笔写了一副对联,就刻在门柱两边,对联是:抛开三醉楼高,为渡众生来冀北;锁住二乔花好,已无夫婿在江东。
为什么人家都这样喜欢“二乔牡丹”呢?因为她有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本城东街有一名秀才叫武震天,学识渊博,乐于助人,人称“武善人”,整个广平府各地人们差不多都知道他,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次他一连三天作了三个同样的梦:他去曹州游玩,在花园西侧一颗未开花的牡丹株下立着两个仙女,频频有礼地向他要求,请他把她姐妹两人带到广府南桥吕公祠安家落户。
他觉得这个梦很奇怪,其中必有缘故,于是他给乡亲们说了。乡亲们都认为:仙人托梦,是个好兆头,要他亲自到曹州花园看个究竟。大家给他凑足路费盘缠钱,让他在清顺治六年三月清明节前,到曹州去一趟。
说也奇怪,武震天从未到过曹州,但他到曹州后,所有看到的一切,都和梦里看到的完全一样。他来到花园西侧,果然有一颗未开花的牡丹,枝叶高低也和梦里看到的一模一样。于是他找到花园里卖花的人,说要买这颗牡丹。卖花的说:“这颗牡丹长得将近十年了,不知什么原因,也不长棵,也不开花,因此,是什么颜色,花开多大,我们不知道。既然您老想要它,您随便给个钱就算了。”武震天掏出一些银子,交给卖花的,小心翼翼地把花抱回广府城,栽到南桥吕仙祠的西厢下。
牡丹花第二年就开花了,花开得不但朵大,而且非常鲜艳,又是一半深红,一半浅白,好看极了。这一下,把整个广府城的人都轰动起来了,全城男女老少,文人墨客,都争抢着去看牡丹,把广府十县的爱花者也招引来了,广平知府高兴地为这株牡丹贺号“二乔”。
后来,每年开花时节,祠堂总会有两个美女歌曲于花间,听则有声,视则有影,于是“二乔”越来越被人所敬仰和爱戴,招来四方赏花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