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
司马辽太郎所著《项羽与刘邦》
一个日本人,将楚汉相争这部历史大戏描述地这样生动,人物形象鲜活,富于思考和启示,真是令我非常震撼。也为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汉族后裔,还没有通读过《史记》感到惭愧和遗憾。
故事段非常的集中,从刘邦拜韩信为将开始,到项羽在乌江边自刎,一尸五侯的悲壮结局嘎然而止,真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读罢很久,都很难从这样一种受到感染的情绪中走出,也很难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头一次觉得难以找出一个更好的题目来表达本篇读后感的体会,还是用原文吧,并尽量试图加以梳理。
——为何项羽败,刘邦胜?
书中其实给出了更多的启示,人们总是喜欢成功,崇拜成功者并希望向其学习;厌恶失败,同情甚至嘲笑失败者,并试图避免。项羽败在什么地方?败在个人英雄主义,太刚愎自用;败在太高贵,要堂而胜之,不耻旁门左道;败在出身名门,不知粮食的重要性,不知道带着饿得都跑不动的一群狼,原来也是打不过填饱肚子的一群羊;败在亲疏有别,黑白太分明……刘邦胜在什么地方?胜在对部下讲信义;胜在善于识人,敢于用人,团队作战;胜在胸怀宽大,五湖四海;胜在善于争取民心,始终知道要让士兵吃饱肚子最重要;胜在没有原则和标准,有利即合……
所以刘邦可以百败而完胜,只要他不死,力量越来越强大;项羽能百胜而不能一败,一败就身死国破,千古唏嘘。
——跟项羽还是跟刘邦?
书中其实也给出了启示。首先跟对人很重要,不要说张良、韩信、萧何、陈平这样的名臣,就是刘邦的车夫,争抢到项羽尸身的马卒也可以封侯,而跟随项羽的名将又有多少湮没在黄土中呢,难道他们能力不够吗?
挑领导也很难啊,如果你在韩信拜将的时候,你跟项羽还是刘邦啊?好像项羽势力更大些,待自己人也更好些啊。
跟了领导怎么出位也不容易啊,要么你就像夏侯婴这样浑身冒着傻气,但绝对赤胆忠心;要么你就得有点独到的本事,像韩信这样的,像彭越这样的,虽然刘邦很不喜欢,照样也得用。萧何、张良是最理想,但也要看到,人家是最早就跟着刘邦的,绝对的创业团队,早已建立了宝贵的信任关系。
还有一些感触,但一时也没有思考清楚,就不现丑了。
最后想提一下书中提出的“士”的形象,他们的形象非常鲜活,才华横溢,让人感慨那个英杰辈出的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荡气回肠的激昂和潇洒。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愿意为之奋斗、献身,那样一种人性的自由、高贵和光辉,即便经历千年岁月,也依然那么让人敬仰,熠熠生辉。
吾虽不才,心亦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