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的异同,可有三种类型:
(一) 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日”“月”“手”等基本词汇
(二) 古今意义完全不同。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该”是应该的意思。
(三) 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这种同中有异的词又可分为词义范围的差异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其中词义范围的差异有三种情况,a,词义范围的扩大。例如“菜”古代汉语中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现代汉语中“菜”不仅包括蔬菜,还包括肉、蛋等在内。b,词义范围的缩小。例如“宫”上古泛指房屋,到了秦汉以后只有只有封建帝王的宫殿才能叫“宫”,如“阿房宫”。c,词义范围的转移。如:“暂”在汉代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说文》中有“犬暂逐人”就是这个意思。现代汉语中“暂”是暂时的意思。二者在表示时间范畴上,古今是有联系的,但具体的范围却发生了转移。
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两种情况,a,古今褒贬意义的不同。如:“爪牙”古代汉语中是勇猛的得力助手的意思,属于褒义。现代汉语中爪牙跟走狗差不多,完全是贬义。b,古今词义轻重的不同。如:“恨”古代汉语中恨是遗憾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恨是厌恶、怨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