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那套社会制度是否还适用于当今社会?如果不行,请说明理由。谢了!

2025-01-07 20:33:4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儒家的社会制度肯定是不适合现在发展的。任何一种当时的制度只针对于当时,不可能用其来维护现在的社会发展。问题是,儒家当年所倡导的制度不适合,但是不能说明儒家的思想和文化不适合。因为儒家思想的 本质是不变的,那就是仁爱,忠义。但儒家所主张的制度实际上是不断发展的。
  比如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的核心内容是“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但其相应主张的政治制度是“礼”,是维护周礼,是其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到了战国的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孔子的政治见解明显就有不同了。孔子主张周礼,孟子主张民贵。是一种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西汉的董仲舒又对此加以发展,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出了新儒学,其主张的政治思想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又出现了新的政治主张,即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士族贵族的统治地位。因为那个时候的士族事实上市不断的消灭的趋势。
  宋代以后,理学出现,他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但是也算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发展。
  明代中期,王阳明又提出了新的儒家主张,“心学”。虽然说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但我不同意其走向了儒家思想的极端。因为其适合当时明代中后期以来的社会形式,当时城市化已经很高了,人们物质文化需求也很高。单纯强调理学的天理和人欲的对立本身就是教条主义。我认为心学在当时是适合明代社会的。
  明末清初,思想家辈出。比如李贽,他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比如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再比如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由上面儒家思想发展之历程来看,基本上也是在不断的适应社会变革而发展的。只不过是核心思想没有变,一脉相承地主张仁爱,信义等等。而变化的只是其思想中的表象,是为了适应社会而变,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当世之社会生活而变。

  所以你上面说的儒家那套社会制度,肯定是不适合现在社会的。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用当时的一种制度去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很多人一提到恢复儒家思想就是要恢复封建礼教。我觉得太可笑了,儒家思想在那个年代是封建礼教,但现在的儒家思想只要经过革新是一样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况且儒家思想从古至今也是在维护中心思想不变的情况下不断的改良的。

  我可以再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们30岁的时候,肯定不会去穿自己三岁时候的衣服。因为那已经不和我们的身体和审美了。但是30岁的衣服和3岁时候的衣服都是衣服。其功能没有变,材料和制作方法可能业没有变。
  还有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X年进行的,对秦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但那也是100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后来的秦统治者在统一六国后还保持着100多年前的商鞅变法的老思想不放,没有与时俱进的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结果可想而知。
  我举上述两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儒家思想其实和我讲的那个“衣服”和商鞅变法的情况是一个道理。主张恢复儒家思想的人,如果抱着老旧传统不放,布置改良,和秦国后来的统治者思维就差不多了。一言以蔽之,僵化而已。另一部分骂儒家思想是封建遗毒的人,在我看来就像30岁的人咒骂自己3岁时候穿过的衣服一样,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这种情况是不是很搞笑呢??其实不是衣服不顺眼,只是你现在的一切情况变了。衣服还是要的,但要适合现在的自己。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是需要恢复的,核心思想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仁爱等等。但其过去的主张的政治制度,自然是不可能恢复的。只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才能更好的指导社会的进步。只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儒家思想,中国的伟大复兴也就指日可待了。

回答2:

儒家思想所谓那套社会制度映射为封建社会,如何适用?
不过儒家思想的部分精华倒是对当今社会有助,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孔孟的思想主张和平,对促进世界和平意义重大;
第二,孔孟思想主张忠孝,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
第三,孔孟思想主张修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
第四,孔孟礼乐思想有助于提高民族的人文素质、精神素质;
第五,孔孟的诚信思想,对建立市场规范意义重大。
第六,孔孟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团结的重要纽带。

儒家强调道德,这对现在的道德建设尤其有意义。儒家在强调道德的同时,也强调规则、程序,而这正是法制的基础。

儒家的君臣父子讲的是有序、程序,和血统论根本无关。现代“血统论”、人情走后门登峰造极的年代,是文革彻底诋毁孔孟儒家的年代。可见,血统论、人情走后门,其根源在于诋毁孔孟思想和儒家道德。

儒家从未禁止竞争,学而优的原则,就是一种通过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的原则,就是,儒家主张正当的竞争。儒家所强调的秩序,其实就是反对混乱的恶性竞争,本质上是在保护通过正当手段竞争的人的利益。

回答3:

不能,一句话社会险恶,以前什么社会,你知道封建时期的阶级统治吗?上层对下层的绝对封锁,下层百姓只会碌碌无为,整天勤劳工作交高的离谱的税,学的还是儒家那套礼礼礼,那时候百姓的思想都被禁锢,都是一群满口说礼温顺羊群。儒家对君臣子这种阶级观念很强烈,各个阶级通过儒家那套思想迷信,一个围绕皇权的阶级梯队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可懂?

回答4:

肯定不行。

没人会学,学校也不会教你这些(研究则是另一回事),在当今大部分人看来,已经过时了,仅此而已—————————。。